围棋文化带来划时代的智慧传承

琴棋书画,一直被人说道的中国四大古老的文化艺术,棋自然就是围棋。一黑一白的色彩搭配,圆润的棋子,细细琢磨,落子无悔,旁观者观棋不语。自成一境。围棋文化,就是绵延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当中一颗不可磨灭的明珠。

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围棋就逐渐传播开来,并已相当普及了。三国两晋时期,围棋发展兴盛。梁朝的沈约在《棋品序》中说:”汉魏名贤,高品间出,晋宋盛土,逸思争流”。可见当时围棋兴盛,高手辈出。那时已出现了关于围棋的著作。

围棋文化带来划时代的智慧传承

唐代国力强盛,统治者为粉饰太平,也为自我欢娱,建立了棋诗诏制度,设有棋待诏和棋博士。约在隋唐棋间,围棋文化开始传入朝鲜和日本,后来,日本、朝鲜棋手还多次访问我国,交流棋艺。

宋代张拟撰写的《棋经十三篇》,是一部流传很广的系统论述棋艺的著作。该书仿《孙子失法十三篇》,结构宏大,说理精巧,充满了朴素的辩证道理,对我国围棋理论及实践都有较大的影响。唐宋时期围棋发展比较快,除专业棋手外,文人墨客不少也热衷于下棋,留传下不少关于围棋的珍贵史料及文学作品。

围棋文化带来划时代的智慧传承

到了元朝,出现了围棋棋艺集大成著作《玄玄棋经》,作者严德甫、晏天章,全书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分编为六卷,收录了张拟的《棋经十三篇》、班固的《弈旨》、刘仲甫的《棋决》等专门理论著述,可贵的是还收录了许多围棋的死活研究和定式基本图型。

明代,围棋活动更为广泛,知名棋手屡见于史籍。明末著名国手过百龄,不但棋艺精湛,还著有《官子谱》、《三子谱》、《四子谱》,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围棋文化带来划时代的智慧传承

直至清代以后,围棋有了划时代的进展,达到我国古代围棋的顶峰。清代,无论是棋手的数量,还是棋艺水平都是空前的。

围棋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哲理智慧与思辨意识的结晶,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中华厚实且独具韵味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围棋文化是中国思维形式甚至是中国人形象的代表与缩影,所以说围棋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现象。

围棋文化带来划时代的智慧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围棋   孙子   汉魏   朝鲜   棋艺   文化   棋手   日本   兴盛   清代   中国   著作   时期   智慧   理论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