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男生挥刀捅向父母,母亲当场身亡!是什么让他举起手中的刀

很沉重,又一个家庭毁了。而且就发生在我们福建。

是什么让他举起了手中的刀?

昨天看到一篇报道:3月10日凌晨1时许,厦门一位初二男生,因家庭矛盾,持刀捅伤其父母,致其母亲当场身亡,父亲受伤。目前,作为故意伤害案,这孩子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已被警方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厦门男生挥刀捅向父母,母亲当场身亡!是什么让他举起手中的刀

作为母亲,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生下孩子捧在手心,希望他茁壮成长。谁曾想自己的性命,竟然会断送在亲生儿子的手上!

厦门男生挥刀捅向父母,母亲当场身亡!是什么让他举起手中的刀

这些日子,我对亲子“矛盾冲突”的字眼特别的敏感。可能是我最近正在关注青少年自杀的问题。引起我关注这类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前些日子,看到悟空问答中的一个帖子:网上传有一学生不认真上网课,被家长训斥后跳楼自杀,你怎么看?我还认真地参加了讨论。这事件是因为学习的事情,引起亲子矛盾冲突。然后我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到我们国家青少年自杀率是世界第一,每年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非常的震惊。这不是比新寇病毒危害还大吗?

我们如果认真地分析这些青少年自杀和杀害父母的案例,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的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因亲子冲突导致青少年激情杀人或者自杀。有着非常显著的冲动、不理智的情绪特征。

激情杀人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

法律上有一种说法,叫激情杀人。杀人者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精神上受到刺激、或人身受到攻击、人格遭到侮辱后,处于难以抑制的兴奋冲动状态,失去理智。就会对于行为的性质、后果缺乏必要的考虑。是一种在强烈而短暂的激情推动下实施的一种爆发性、冲动性的犯罪行为。 它与有预谋的故意犯罪不同,行为人没有长时间的犯罪预谋,没有预先确定的犯罪动机,也没有事先选择好的犯罪目的,主观恶性不如有预谋的故意杀人大。 但也是属于故意杀人的犯罪行为。

厦门男生挥刀捅向父母,母亲当场身亡!是什么让他举起手中的刀

从理论上来说,能引起激情杀人的行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是因受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

而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理半成熟状时期,情绪情感非常不稳定、不平衡。容易动感情,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比较强烈,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开心的时候,内心温和、细腻;生气的时候,似狂风暴雨。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不太愿意与父母表露自己的内心,喜欢把喜怒哀乐隐藏在心中。因此父母经常不能读懂他们,而误解他们的想法。常常让他们感到委屈,痛苦和愤怒。

又因为思维灵活性尚未成熟,父母经常会感受到孩子固执,认死理,一根筋。如果遇上一个心理不成熟,也认死理而且是控制型的父母,每天不停地唠叨、说教、指责,这样的负性刺激时间久了,孩子的内心就象一座炸药库,容易一触即发。这时,如果刚好有一个事件发生,父母又开始说事,就会让孩子暴怒,情绪强烈波动,精神崩溃,做出极端的事情来。其实,发生矛盾冲突的事件本身也许不是什么大事,那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厦门男生挥刀捅向父母,母亲当场身亡!是什么让他举起手中的刀

家长一定要懂得按下心理“暂停键”

做为家长,要了解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科学养育孩子。为了避免家庭悲剧的再一次发生,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当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不教育孩子

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对孩子说教的越多,孩子的问题就越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父母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比较差,当发现孩子有一些他们觉得不满意的行为的时候,就控制不住地开始生气、发火。当人的情绪处在这种状态的时候,他们自身的能量很低,思维混乱,指导也是不到位的。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批判性增强。他们马上就能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攻击和否定。随后自动进入逃避或者反抗的行为模式。因此,不但教育效果不好,还很容易出现争吵,情绪失控的状态。

所以要想教育孩子,一定要等自己心情平静,比较理性的时候再与孩子交流意见。

2、当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不教育孩子

当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家长要做的是关心和理解,给孩子心理支持,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如果这时候去教育孩子,是火上浇油。就是我们成年人,如果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是希望能找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来慢慢收拾糟糕的心情。这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觉察孩子的情绪,关爱孩子的精神世界。


厦门男生挥刀捅向父母,母亲当场身亡!是什么让他举起手中的刀

3、教育孩子时,要形式多样,态度温柔而坚定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孩子时,可以使用惩戒方法的,但是要少用。只有少用,才能有用。惩戒不等于打骂,是有很多方式的。比如,规劝;禁止某些权利;打手心;罚站或罚坐等等。

使用惩戒时,一定要注意做到提前告知。就是要提前制定家规。建议开家庭会议,充分讨论。让全家人都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适用什么规则。制定家规,目的是为了孩子遵守家规,少犯错。通过家规制定过程,就是对孩子很好的一种规则教育。规则定好后,要形成文字,人手一份。不过要记得,制定家规的时候,除了惩罚以外,一定也要有奖励的方案。而且条款不能太多,一次最好不超过三条,要有重点。这几条做得较好了,再换内容。孩子就会有信心做到,不断地进步了。制定规则,还要考虑到孩子不同的年龄段,要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这样效果才好。

我们家长的失误,往往在于对孩子的教育无计划,随意性。比如,同样是玩手机,父母心情好时,可能就没事。但是哪天心情不好了,就批评个没完。让孩子捉摸不透,不懂得如何去做才是对的。所以就容易焦虑不安。这也就影响了父母的权威性,教育的效果就不好了。

我们说,关注是有能量的。关注什么,什么就成长了。我们家长如果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对孩子耐心、宽容、鼓励。孩子就越自信、阳光,上进。反之,如果过多地关注孩子的缺点,强化缺点,孩子的问题就一定越来越多了。这是教育的一个秘密。

教育是一门艺术,家长要多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更好的自己。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我是坚守在家庭教育领域的灵老师,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父母   行为人   家规   厦门   青春期   教育孩子   青少年   手中   冲突   矛盾   情绪   家长   不好   母亲   男生   激情   孩子   心理   心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