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是决定健康的“大因素”

故事

细节是决定健康的“大因素”

一个平凡的日子降临。这天,勤耕耘像往常一样,早晨6:20从家里出发,天气有一点变凉了。她穿一件灰黑格子毛呢大衣,还感觉冷飕飕的。她最不应该忘记的就是带水杯。
因为,这一整天她都要在外边逗留。这会儿,十点钟刚过,她做完礼拜出来,从教会拿一支纸杯倒了点儿水,喝完后,就匆匆上路了。要怪就怪她今天预约了一个“读书会”,这就意味着她要晚上黑天才能到家。在路途中,她想:“买一瓶水带上,还是不买呢?”
她摸了摸书包,里面有一袋儿牛奶和一个苹果,于是她就决定不买瓶装水了。
在乘车去“读书会”现场之前,她吞下了一块面包,喝了一袋牛奶,就当午餐了。这和她平时吃得有菜、有饭、有水的午餐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疾病此时正在悄悄地向她袭来,她还浑然不知。勤耕耘草草地吃了这顿午餐后,就奔“读书会”的现场去了。
在幽静的图书室里,她坐在高腿座椅上面读了一个多小时的书。又吃了一个苹果,才开始参会。
诚然,一场著名作家的精彩分享会使她忘记了“渴”。再说,她心目中的著名作家写过《耶路撒冷》,并回答了她提出的诸多问题;她的心情也是亢奋。

细节是决定健康的“大因素”

她就一直坚持两个多钟头、直到被签书后,她才离开“读书会”。当她走在路上时,才感觉肚子空唠唠的;她害怕血糖低,便吃了一块儿阿尔卑斯糖块。
勤耕耘挨到家已经是晚上六点多钟了,她才饱饱地吃了一顿,有菜、有米饭、有水的晚餐。
当天测血压,142~90。她以为睡一宿觉血压就会降到标准值呢。结果,第二天早晨起来一测血压157~83,遛弯回来,中午再一测量,160~90。晚间血压升到181~72。即便是她遛弯儿回来也没有使血压降下来,反倒升高了。
这样,一个独居在郊区的勤耕耘,她再也隐瞒不住了。她把自己血压居高不下的事实告诉了儿子。她的儿子当机立断,说:“妈妈,快去社区医院瞧病啊,我这就赶到。”
瞬间,他给母亲的微信账户打了一笔资金。勤耕耘也不敢耽搁了,很快去了附近社区医院,挂了“急诊”,前边有六七个患者排队。
她也在半个钟头后,排到号、瞧了病。女医生一测量勤耕耘的血压:188~90。她问:“你迷糊不迷糊?”
勤耕耘说:“我不迷糊。”
她说:"那你要做两件事。第一,你得吃药、控制住血压,第二要带一个24小时血压监测仪,好吧。”
勤耕耘又来到了挂号处,男大夫说她医保到线了。150元处置费减掉了34.25元,只需交115块6毛6即可。另外要交200元的“24小时血压监测仪”押金。
这时,勤耕耘心想:“多亏儿子打来的钱多。”
回到家之后,儿子也摸黑赶到了母亲在郊区住的家。他把妻子让他带来的降压药递给了母亲;时间是晚上9:02时。

细节是决定健康的“大因素”

儿子刚刚坐在床上,儿媳妇儿就发来视频,嘱咐婆婆要做好四件事:“一、季节变化,不要那么早四点半出门,要八点半以后出门。二、三餐后运动。三、吃饭盐不要太多。四、不要长时间的低头写字。OK?”
勤耕耘的儿子把此嘱咐传达给了母亲,他自己正抓紧完成备课工作计划。
本来,若不是母亲生病,他会在家里忙得不可开交。这下可好,没有穿暖和衣服就赶到母亲这里陪护了。
还好,她的母亲吃了药后,血压降到了147~82。儿子嘱咐母亲回自己屋里睡觉时,说:“妈妈,《读者》合集八本书您也没空看,我明天带走给学生看;好吗?”
他的母亲说:“好吧”。
在勤耕耘回屋睡觉后,她想:“儿子那么忙,冷冷哈哈地为了自己跑一趟腿儿。他平时不仅对双方老人好,对他的学生也是爱人如己。每年给他的学生花钱买书是家常便饭。人家教起点高的学生,他教起点低的普通学生;但他任劳任怨。使最初的低分学生都能赶上来。……”
勤耕耘怀着愧疚的心情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勤耕耘的儿子要早一点上班去,在他亲眼过目母亲的血压是138~70后,才离开这里。
勤耕耘按医生嘱咐去了社区卫生院,在座位等到8:30时,她挂上了24小时血压监测仪。
勤耕耘在散步时翻看了手机上的微信,她发现基督徒朋友嘱咐她不要在写作上太用力了,也有按照基督教信仰方式为她祈祷的。一切爱都汇成了一股战胜疾病的洪流。
这时,勤耕耘才知道,一个人不仅是“社会关系总和”的一份子,也是亲人、朋友的重要细胞单位。这就促使她开始重新计划自己的生活了。
这天晚上勤耕耘戴上了24小时血压监测仪,真的很艰熬。
儿子在校乘车要来陪母亲,都坐了两站地了;被母亲坚决劝回到了他自己常住的家。
勤耕耘当着儿子的面测量的血压值在139~78正常了。儿子才勉强同意了母亲的建议。
她吃饭、散步不碍事,就是人体躺在床上无法翻身。一宿没有睡踏实觉。清早一测血压,146~82。
勤耕耘的儿子和朋友先后打来电话,询问了有关血压的问题。她如实回答、并说:“一会儿去医院听医生的就行了。”
大约在2021年10月21日早晨8:50,一年轻女护士拿掉了勤耕耘身上的24小时血压监测仪。她还建议勤耕耘再挂个号、去找医生确诊。她还顺便把押金单据签了字,递给了勤耕耘。
一位女医生坐在第三诊室问:“您得的是什么疾病?”
勤耕耘递上用A4纸打出的“动态血压报告”给女医生看。她仔细看后说:“没事”,你的血压都很正常。”

细节是决定健康的“大因素”

勤耕耘听了这话,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她问:“大夫,我的血压在戴'24小时血压监测仪'之前可是188~72啊。”
女大夫说:“那是由于你情绪激动,或者是睡眠不足引起的一时血压升高”。
勤耕云问:“是不是一时血压高?吃一次药以后就得总吃啊。”
女大夫说:“你可以在血压值高的时候吃点儿降压药。”
勤耕耘又问:“那吃一顿降压药物以后,没有依赖性吗?”
女大夫说:“不会的,只要你注意勤喝水、饮食、睡眠和情绪不波动;就不会有事的。勤耕耘谢了女大夫拿回了“动态血压报告”,离开了社区医院。
她走在回家的路上,似乎感觉太阳照在身上更暖和了。她心想:“多亏了上帝预备的儿子、儿媳的指导,若是依着自己还在家里的做法,那可要出大岔子了;细节也是决定健康的“大因素”。她一想起儿子、儿媳为她操心,就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勇气。自己每次遇险都是儿子第一时间来到家里陪护、治疗、卖药,还有亲人一奶同胞的问候,信徒朋友的一句句鼓励,都折射出中国是有爱的大家庭。

细节是决定健康的“大因素”

(全篇完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降压药   读书会   大夫   午餐   迷糊   测量   血压   细节   儿子   晚上   因素   母亲   小时   医院   朋友   学生   健康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