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闻“警”即起,终于完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他的“警枕”却少有人知。


司马光闻“警”即起,终于完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相传,少年时,司马光的功课并不好,他背课文记生字总是很慢,因而受到先生的责罚和同学的嘲笑。


在先生的谆谆教导下,司马光决定勤奋学习,一篇课文别人背两三遍,他要背五六遍。放学后,别的同学都回家了,他还要再读会儿书。


司马光闻“警”即起,终于完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由于晚上他也读到很晚,结果,第二天他常常睡过头,耽误了晨读,又挨先生的骂。


为了早点起床,他想让母亲喊醒自己。但母亲心疼他,不想让他读书这么辛苦。


司马光想出一个主意,睡觉前,他特意灌满一肚子水。不料,他没有被憋醒,反而尿床了。他很是苦恼。


一天,司马光看见院子里有一段圆木头,他灵机一动,有办法了!他把圆木头擦干净,放在床上当枕头。枕着圆木头睡,只要稍微一动,圆木头就会翻滚,将司马光惊醒。这样,他就不会睡过头了。


不久,母亲在司马光的床上发现了这段圆木头,正打算扔掉,司马光慌忙上前阻止,并告诉母亲这是他的“警枕”。母亲心疼之余,又非常感动。


由于司马光学习勤奋刻苦,15岁时,他就无书可读了。


成年后,他当上宋朝大臣,开始主持编撰著名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为了监督自己写书,司马光再次用圆木做了一个“警枕”,提醒自己不要贪睡。“警枕”硬邦邦圆滚滚,很容易惊醒司马光。醒来后,他立即起床,执笔写书。


司马光闻“警”即起,终于完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司马光每天都写至深夜,第二天五更又起床写作。他夜以继日,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写书上。他根据大量史料,考证事实,增删润色。书成后,光是在洛阳存放的未用残稿,就堆满了两大间屋子。


司马光耗费十九年之久,终于编撰完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他也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勤学##自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资治通鉴   史学   残稿   编年体   圆木   谆谆教导   灵机   生字   夜以继日   巨著   课文   心疼   床上   母亲   著名   同学   司马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