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必须直面的这个问题,你有吗?

很多宝妈们

产后只关注身材的恢复

却忽略了盆底肌的修复

妊娠和分娩不仅对形体带来了变化

还对女性的盆底肌造成了“重创”

而盆底肌的健康与否

恰恰是女性能否性福的关键


据统计,我国己婚育的女性,45%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很多产后妈妈都会有漏尿、阴道松驰、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等现象,这些都是盆底肌受损的表现。



什么是盆底肌?

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产后妈妈必须直面的这个问题,你有吗?

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尿失禁、阴道松弛、盆底脏器脱垂等。


产后妈妈盆底肌为什么会松弛呢?


在十月怀胎的过程中,孕妈妈的激素水平、体重以及腹腔体积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之盆底肌会因为子宫的增大而持续受压,从而逐渐松弛受损。


产后妈妈必须直面的这个问题,你有吗?


分娩过程中,胎头对盆底肌肉的持续挤压,也会使得盆底肌肉过度的拉伸达到一定极限,肌肉高度扩张,对盆底肌、神经等周围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

需要强调的是:妊娠和分娩确实会对盆底肌造成严重损伤,但这并不代表着“不生育=不受损”。在日常生活中,受年龄增长、地心引力、长期慢性腹压增加(慢性咳嗽、长期打喷嚏、经常提重物等)、肥胖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盆底肌受损。


产后妈妈必须直面的这个问题,你有吗?


盆底肌松弛有什么影响呢?


◆压力性尿失禁

打喷嚏、大笑或运动(如跑步、跳绳)时有尿液不自主漏出。这是因为盆底肌力衰弱,当腹压瞬间升高时,无法瞬间产生对抗压力的动作,就出现了尿失禁。


◆盆腔器官脱垂

在盆底康复中有一个名为“干船坞学说”的理论——

在一个船坞中,我们的盆腔脏器,就是停泊在此处的“船”;牵拉其的“缆绳”就是我们的筋膜、韧带;而负责承托起船只的“水”,就是我们的盆底肌。


产后妈妈必须直面的这个问题,你有吗?


当盆底肌受损,“水位”下降,“船”为了继续保持正常位置,“缆绳”就需要承担固定“船”的力量。长期以往腹压的增加,再加上地心引力等影响,盆底肌的支撑力越来越弱,“缆绳”就会受损甚至断裂,导致“船”的位置下沉——出现盆腔脏器脱垂。


◆产后腰痛

妈妈们生完孩子后,子宫和盆腔组织状态很难快速恢复。而在此期间,接连骨盆的韧带、盆底肌还处于比较松弛的阶段,不能帮助固定腰椎、骶椎,神经被压迫导致准妈妈产后腰痛。


◆性功能障碍

因盆底肌受损导致阴道松弛,或盆底肌肉紧张出现性交疼痛等情况。


产后妈妈必须直面的这个问题,你有吗?


预防盆底肌松弛,从孕前开始


很多妈妈生完孩子后忽视了盆底肌的修复,错过了产后盆底肌修复的黄金时期。修复盆底肌,及早开始及早受益,不仅是产前的修复,孕前的预防依旧重要!


周口妇产医院治疗维养区针对产后妈妈、已育女性、更年期女性出现的尿失禁、阴道膨出、子宫脏器脱垂、阴道松弛等盆底障碍问题,开展孕期保健、盆底肌松弛修复等诊疗项目,提供针对性、个体化的指导和治疗。


备孕期间:进行盆底肌力评估,判断其受损情况,进行盆底肌训练,增强盆底肌力,帮助减缓子宫增大对盆底肌的损伤。

孕期:加强盆底肌训练,如凯格尔运动等,预防孕期漏尿的情况,为后续生产提供产力。

产后:再次进行盆底肌力评估,根据孕妈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盆底康复方案,进行盆底肌松弛修复治疗,通过电磁刺激、生物反馈训练等唤醒被损伤的盆底神经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预防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产后   妈妈   缆绳   船坞   脏器   盆腔   孕期   松弛   阴道   子宫   损伤   肌肉   位置   情况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