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欺负了”,孩子挨打不还手,唯有正确的教育能解决问题

文|麒麟妈妈(文章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走在路上偶然听到这么一段对话。

“你的胳膊怎么肿了呢,又被人欺负了?”

“妈妈,是小强他今天推了我一下。”

“推你一下能伤成这样吗,是不是被欺负了,你们班级那个小强个子明明比你矮,被他欺负了你怎么不知道还手啊。”

一段对话听得我内心五味杂陈,作为家长,面对被欺负的孩子,自然是害怕、紧张又心疼。担心孩子遇到校园暴力,成为被凌霸的对象。在这种心情之下,家长很容易说出像这位妈妈一样的话。

其实每一个家长都不想看见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欺负,也真心的希望能帮孩子解决问题,但是这个前提是,家长一定要先认清,孩子是不是真的被欺负了。

“又被欺负了”,孩子挨打不还手,唯有正确的教育能解决问题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孩子正在被欺负

从年龄上来判断,似乎是一种很准确的方式。但是我们从各个频道的新闻报道中不难看出,即使是相同年龄的孩子,也会发生激烈的碰撞。

孩子被欺负,家长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具体的来分析,孩子到底是不是正在遭受暴力。

1.从心理上来看

在一般情况下,孩子之间出现摩擦是常有的事情,家长大可不必为了孩子间的小打小闹而伤神。因为这种情况孩子自己就能处理的很好,即使是小伙伴之间有了小的矛盾,他们也能很快用自己的方法解决。

但是如果孩子心理上发生了转变,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比如孩子在被欺负后出现了沉默、情绪低落等现象,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去解决问题了。

2.从环境上来看

环境有相对安全和相对不安全的区别,什么是相对安全的环境呢,就是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们的年龄都相差无几,外在环境也没有什么能伤害到孩子的东西。这时候家长的精神就可以松懈一些,不妨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玩。

相对不安全的环境就是说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们的年龄差比较大,身高和体重都比较悬殊,或者外在环境有发生危险的可能。

那么家长就要提高警惕,或带孩子远离这样的环境,或者给予孩子高度的关注,避免孩子受到欺负又没有还手的能力。

“又被欺负了”,孩子挨打不还手,唯有正确的教育能解决问题

除了观察孩子被欺负的现象,家长还要分析孩子被欺负的真正原因。

总挨欺负的孩子,有哪些“特质”

1.孩子的性格使然

有些孩子性格胆小内向,即使被欺负了,也不会寻求帮助,而是自己默默忍受。久而久之,那些欺负他的人会越来越嚣张,将欺负当成平常事。

朋友的孩子班级里就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导致孩子形成了胆小自卑的性格。班里有几个男孩子专门欺负这个女孩子,总是让她帮着写作业、收拾卫生,如果不做,就会被弄乱头发或者被打。

2.家长懦弱怕事

有些家长信奉“吃亏是福”的道理,即使孩子被欺负了,他们也不会帮孩子争辩,认为孩子受些欺负是小事,如果自己出手帮助孩子,将会造成更大的麻烦。

孩子受到了欺负却得不到家长的帮助和维护,使得孩子更加惧怕被欺负,受到了欺负也不敢反抗,变得越来越懦弱。

“又被欺负了”,孩子挨打不还手,唯有正确的教育能解决问题

3.孩子身体虚弱

身体上的原因也是孩子受欺负的一个主要原因。有些孩子和同龄人相比,个头比较矮小,身形比较瘦弱,给人一种好欺负的感觉。

那些调皮的孩子会认为,这样的人肯定打不过我,即使我欺负了他他也没有办法,抱着这样的想法,一些孩子开始了他们的“霸主”之路。

面对孩子被欺负又无力还手的境况,家长要做的不仅是帮孩子撑腰。一时的帮助解决不了长期的问题,家长必须在教育方式上用心,用正确的教育让孩子远离伤害。

让孩子告别挨打不还手,正确的教育是关键

1.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心理学家哈洛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恒河猴实验,给小猴子准备一个有奶瓶和“铁丝妈妈”,一个没有奶瓶的“绒布妈妈”。他发现,小猴子只有在饥饿时才会到“铁丝妈妈”那里去,一喝完奶,马上回到“绒布妈妈”身边。

“绒布妈妈”给了小猴子安全感,让它宁愿冒着食物被拿走的危险也要留下来。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孩子需要家长为他提供安全感,需要家长站在他的角度为他考虑。

这种安全感的给予并不是无限的溺爱,而是陪伴和尊重。当孩子受到欺负的时候,家长要问清楚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不是一味的责备孩子。

当孩子说出被欺负的原因,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情况,并表示自己一定会站在孩子的一边,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慢慢变得强大起来。

“又被欺负了”,孩子挨打不还手,唯有正确的教育能解决问题

2.放弃极端式教育

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被欺负这件事上,表现的太过极端,或者让孩子忍气吞声,或者让孩子完全暴力回击。

不论在什么时候,极端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就像同事张哥,他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一句名言,就是“没关系,谁打了你就打回去,打住院了爸爸帮你报销”。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自然是无所畏惧,只要别人有一点点冒犯的地方,孩子就对其拳打脚踢,有几次真的把对方打进了医院。

这种极端的教育不仅伤害别人,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也是十分不利的。对于被欺负这件事,忍气吞声不可取,过激的暴力行为也不可取。

家长应该让孩子在避免自己受伤的基础上,适当的反抗和回击,给对方一定的教训,让对方不敢再实施欺负的行为就可以。

3.教孩子学会观察环境

学会观察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如果欺负自己的人又高又壮,这时候回击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除非孩子练习过武术,否则只能被欺负的更惨。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当环境对自己的非常不利的时候,逃跑也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闺蜜阿芳曾给我分享过一个有趣的方法,她说在教孩子学会观察环境的时候,可以用演练的方式,就是家长把可能发生的情况想好,然后和孩子分别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如何观察环境。

如果担心孩子不会观察环境,家长可以应用这种方法,陪孩子进行提前演练,把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告诉孩子,让孩子在面对问题时心中有数。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家长教会了孩子观察环境的方式,孩子在面对欺负的时候,自然会处变不惊。
“又被欺负了”,孩子挨打不还手,唯有正确的教育能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孩子面对欺负打不还手,忍气吞声的情况其实是非常常见的。孩子的胆小怯懦,家庭环境的影响,都有可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

当家长发现孩子面对欺负沉默不语、逐渐走向消极的时候就应该提高警惕了,这种直接的反应很可能是孩子受到了欺负自己又无力回击。

在这种情况之下,家长要懂得帮助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教孩子学会观察环境,让孩子明白自己应该用什么养的方式去回击。指导孩子慢慢的走出被欺负的阴影,在充满阳关的世界中长大。

今日互动:大家的孩子会打不还手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

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麒麟妈妈,让我们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长大。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麒麟   孩子   绒布   忍气吞声   奶瓶   胆小   安全感   性格   家长   年龄   现象   正确   妈妈   情况   方式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