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如此露骨的“偏爱”,“奥林匹克精神”难道只是噱头?

愤怒、谩骂、不满。一时间,中国民众的情绪被激发到了一个极点。

原因是此次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被裁判在众目睽睽之下给“黑”了。

裁判如此露骨的“偏爱”,“奥林匹克精神”难道只是噱头?


在男子体操个人全能决赛中,中国选手肖若腾整场比赛发挥稳定。却在最后关头被扣除了0.3分。理由竟然是,落地动作结束后,没有向裁判示意。而日本选手落地后脚步有移动,却依然获得高分,以0.4分的优势夺冠。

裁判如此露骨的“偏爱”,“奥林匹克精神”难道只是噱头?

裁判如此露骨的“偏爱”,“奥林匹克精神”难道只是噱头?

此事一经发生,愤怒的中国网友纷纷发文宣泄自己的不满。言辞之中都能感受到那压抑的火气,更是讽刺道:终于知道了什么是“东盗主”。也纷纷留言支持肖若腾:“你就是我心中的金牌和冠军”。

裁判如此露骨的“偏爱”,“奥林匹克精神”难道只是噱头?


看到此处,你是否和我一样有很多问号?堂堂奥运会裁判,竟然如此“儿戏”?可还记得,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

“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是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奥运会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可是裁判的这般操作,可谓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也让我们对“公平竞争”有了全新的认识。

裁判如此露骨的“偏爱”,“奥林匹克精神”难道只是噱头?


除了这场比赛,羽毛球,水球,乒乓球,甚至在擅长的柔道方面,全部往有利于自己的队员方向判罚。这般“黑瞎”操作,真的是为“友谊长久”做出了“巨大贡献”。

裁判如此露骨的“偏爱”,“奥林匹克精神”难道只是噱头?


反观2008年的中国奥运会,在一场女子柔道比赛中,有个裁判偏向中国。在对方提出异议后,为了友好,为了大局,中国官方宣布把金牌让给对方。真正的展现出了实力强国的风范。

我们都知道,奥运会一直强调的都是“公平、公正、公开”。可是裁判这般露骨的“偏爱”,简直是刷新人们的三观啊。直接把金牌递过去不是更省事儿?

由此,我不由得陷入深思:奥运会是否还有公平存在?

裁判如此露骨的“偏爱”,“奥林匹克精神”难道只是噱头?


2018年的韩国平昌冬奥会、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上都有黑幕的影子。

裁判如此露骨的“偏爱”,“奥林匹克精神”难道只是噱头?

再到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一场比赛两块金牌事件。以及1988年的韩国汉城奥运会上群殴裁判的事件。哪一件没有成为流传的“美谈”?

裁判如此露骨的“偏爱”,“奥林匹克精神”难道只是噱头?


尽管有种种黑幕,可是奥运会还是有令人感动的存在的。

肖若腾对最后的结果表现得相当大度,不仅对他们表示出了祝贺,还发文请求大家不要攻击运动员。在采访中还说到:“我不恨冠军,我们都只是运动员”,这便是王者风范。这不禁让我们想到:奥运会还有“团结友爱”的精神存在。

裁判如此露骨的“偏爱”,“奥林匹克精神”难道只是噱头?


这些真正优秀的运动员,都在用自己的实力诠释奥运精神、展现自身的强大。你们才是真正的强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奥林匹克   里约   盐湖城   裁判   汉城   精神   柔道   友谊   露骨   噱头   发文   黑幕   中国   运动员   金牌   奥运会   愤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