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老实人的恶毒

读书笔记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第一节

看了《围城》一书第一节,并没对书的故事情节有太多的痴迷。反而觉得文章中有很多句子写的非常的精妙。让人细思它来觉得既有道理,又描写得特别贴切。

其中一句十分喜爱:“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吃饭时突然吃到了一粒沙砾、吃剔了刺的鱼肉时吃到了鱼刺。这些本来都是很小很常见的事。

可是,当真的遇到这些情况时,不免都会有些许的不愉快。有时也可能竟会因为这些而放弃整顿的饭菜。

因为一开始,固定思维里觉得米饭里是没有砂砾;鱼肉剔了刺就不应该有鱼刺了。

而事实却真的遇到了不应该发生的情况,就破坏了固有的思维。这样就会产生所谓的“不期待的伤痛”。

钱钟书先生说“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就如同这种“不期待的伤痛”。仔细想来,很是贴切。

在大家的惯性思维中:“忠厚老实人”就应该是没有坏心思的、不会干坏事的。

突然有一天这个“忠厚老实人”干了一件坏事。大家是不是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不可能呢?

可是,如果同是一件坏事,而是另一个劣迹斑斑的人做的。大家是不是会不以为然了了?

之所以不相信“忠厚老实人”会干坏事,就是因为它给了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这比坏事的本人更让人难以接受。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当年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杀人”事件。

在这件事没有发生之前,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马加爵是一个:成绩优异、为人善良、并且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而他自己的座右铭就是:“宽宏大度忍为高,遇事三思乃英豪。流言蜚语由他去,忍气饶人祸自消。”

从各个方面来看,可以说马加爵算得上“忠厚老实”。

可是,就是这样“忠厚老实”的孩子却连续杀害了好几个同学。比起事件本身的恶劣性,让人难以相信,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样的一位“好学生”怎会做出那样的坏事情。

但是,如果大家设想一下。马加爵一开始就是一个不学无术,平时坏事做尽的坏学生。发现他杀害了同学。

这时大家会不会想:“这样的坏孩子,干出此等伤天害理之事也是迟早的”呢?

所以很多事情产生的影响与事情的本事或许没有太大关系,关键是做这件事情的人。

往往就是你意想不到的人,竟然做了那样的一件事,会给你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故 钱钟书先生说的非常好:“忠厚老实人的恶毒,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就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忠厚   老实人   恶毒   砂砾   都会   忠厚老实   鱼刺   沙砾   鱼片   鱼肉   坏事   伤痛   思维   事情   期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