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宝宝怎么养更科学?点开学习育儿干货!了解宝宝成长!收藏

#育儿图文打卡挑战##育儿##畅谈家庭教育##育儿经##7月打卡计划#

5个月宝宝怎么养更科学?点开学习育儿干货!了解宝宝成长!收藏

前言

前言

Hello!亲爱的宝爸宝妈们!宝宝已经五个月了,这150天里虽跌跌撞撞的成长中!让我们体验育儿的艰辛与快乐!持续关注宝宝未来成长 ,5个月的宝宝已经相当可爱了!下面我们分一般情况、智力、运动、认知、语言、社交发育情况五个部分介绍5月龄宝宝的养育干货。

一、一般情况

150天时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体重:7.01~7.06千克;

身高:63.8~65.1厘米;

头围:41.2~42.1厘米;

胸围:41.3~42.3厘米;

前囟:2厘米*2厘米;

出牙:0~1颗。

动作发育:

01.5月的身高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口水流的更多了。如果让他仰卧在床上,他可以自如地俯卧位。坐位时背挺的很直。当大人扶着孩子站立时,在床上处于俯卧时,很想向前爬,但伸手腹部还不能抬高,所以爬行受到一定限制。

02.5个月的孩子会用一只手够自己想用的玩具,并能抓住玩具。但准确度不够,做一个动作需反复好几次。玩玩具的时候,如果玩具掉到地上,她会用目光追随掉落的玩具。

03.5个月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厌其烦的重复某一动作。经常故意把手中的东西仍在地上,捡起来再扔。也把吊的一件物体拉到身边,推开、再拉回。反复动作,这是孩子在显示他的能力。

感觉发育:

01.5个月的孩子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区别家人的声音,能识别人和陌生人,对陌生人做出躲避的姿态。

02.与上个月相比,这个月的宝宝的成长非常显著,有了认物本领。大多数宝宝能认识一件物品,而且醒来时,总是想翻身,经过一段时间,偶尔能一下子从仰卧翻到侧卧。手的活动也相当自由了,能主动够着面前的吊球。把宝宝抱到膝盖上时,宝宝会双脚并拢,越跳越欢,还能发出辅音。认物、够吊球、翻身、扶掖蹦跳等是本阶段宝宝最适合的游戏。妈妈要细心地为宝宝创造进行游戏的条件。


5个月宝宝怎么养更科学?点开学习育儿干货!了解宝宝成长!收藏

智力发育

二、智力发育:

01.5个月龄的婴儿能比较熟练地从仰卧翻到侧卧位,再翻到俯卧位。

可以背靠着坐片刻,独坐时身体前倾。仰卧时抬起双脚蹬踢。

02.手摸、摇晃、敲打东西,趴着抬头挺胸环顾四周。

望着镜中人笑,会藏猫猫玩。对那些直接满足机体需要的物品如奶瓶和小勺等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会抱住奶瓶。能听懂责备与赞扬的话,能发出喃喃的单音节。

03.开始认人,能认识妈妈。

对周围的人持选择态度。知道认生,不喜欢生人抱,能辨认出妈妈的声音。听见妈妈的声音,表示高兴并发出声音。当父母离开时会转动头和眼寻找。


5个月宝宝怎么养更科学?点开学习育儿干货!了解宝宝成长!收藏

运动发育

三、运动发育:

01.靠做。

婴儿能够自由翻身了,这时大人要扶他做一会儿。这说明运动机能发育已从头部进入躯干。到5个月时,躯干肌肉已可支持脊柱直立片刻。练习靠坐时,将婴儿放在有扶手 的沙发上或小椅子上,让他靠坐着玩儿。或放在床上,身后放一些棉垫练习靠坐,以后慢慢减少他身后靠的东西,使婴儿仅有一点支持即可坐住,或是撤开你的支持独做片刻。注意此时婴儿肌力弱,不能坐很久,以免他们脊柱弯曲变形。为了练习肌力,此阶段可先练习爬的动作。

02.直立跳跃。

新生儿在扶成直立位时,有自动迈步的动作,这是一种先天的原始反射动作,以后这种反射消失,接着婴儿开始有了主动的支撑和活动。练习直立跳跃时,家长取坐位,双手扶住婴儿的腋下,使婴儿的双足在家长的腿上一蹿一蹿跳跃,每次一分钟左右,每天可练习1~2次。这既是一种肌肉力量的锻炼,又是婴儿欢快情绪的体验,为早期学习站立做准备。


5个月宝宝怎么养更科学?点开学习育儿干货!了解宝宝成长!收藏

认知发育

四、认知发育:

01.玩是宝宝的正经事。

随着婴儿的成长,玩耍逐渐成为他们的活动的重要内容,父母和他们打交道不仅在于生活料理,而是开始同他们一起玩耍。对婴儿来说他们要在玩耍中学习运做和感知等心理能力,会对客观事物产生认识和感受,不断探索了解外部世界,玩耍本身也是一种运动锻炼。

父母应该知道陪婴儿玩耍有多么重要。事实上父母逗孩子玩就是在教育他们。向他们提供玩具,就是与他们上学时提供学习用具有同样的意义。父母陪他们玩的内容,也与学童上学的课程同样重要。这个年龄的婴儿最喜欢与父母一起玩,父母的微笑和声音对他们有很大吸引力。有父母在婴儿面前,他们可以做许多他们独自不能、或不敢做的活动。因此,父母要花一定的心思和时间陪孩子玩,选择一些能引起和维持他们兴趣以及适宜他们年龄的游戏。

02.在与婴儿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001.根据婴儿的情绪调整玩耍的种类。玩耍的首要目的是让婴儿体验愉快、欢乐和感觉有兴趣,技能训练和知识获得不是第一位的。父母要记住,组织婴儿参与任何活动,都是为了让他们处于快乐的体验中。

002.控制与婴儿玩耍的速度。婴儿的反应要比成人缓慢得多,与他们玩时,应配合婴儿的步调。比如,父母拿出一个玩具,等他费尽力气来拿时,父母已经等得不耐烦,而把玩具塞到他的手里。这样做,实际上忽略了孩子的主动性,较好的做法是给他时间,让他自己伸手去拿,让他成功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这样才能使他提高自己的能力。

003.玩耍要适合婴儿的性格。对每个婴儿的游戏刺激都要适度,应该使他们感到有兴趣。有的孩子喜欢剧烈活动,而有的孩子喜欢父母安静地面对他们,给他哼一首儿歌、讲故事或看图画。

004.选择合适的玩具。婴儿需要通过玩具了解世界上更多的事物。玩具可以使他们认识物体的特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意识到他们自己和物体的关系,加深自己行为和与其结果的认识。

005.准确把握。经过第四个月的练习,婴儿这时已经能比较准确抓到面前的物体了。但仍然要继续练习抓握动作。成人可抱他在膝上,面对桌子,前面放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东西,让人他练习一下准确抓起来。可把玩具放在不同的距离(一定是经过努力可以够到的位置),让婴儿凭自己努力去够取玩具。还可将玩具放入一个大筐(盆)内,让婴儿到里面去抓取,需要什么自己取到什么,这样锻炼婴儿手眼协调能力。

006.学习自己玩。婴儿这时能抓到玩具了,但不能独立地玩玩具,需要成人教他玩。婴儿在自己玩的过程中,看看、摇摇、摸摸、听听,这不仅可以发展视、听、触觉等感知和手的动作,也会发展认知能力。这时玩具特点最好是能发响的玩具。成人要以愉快、亲切的表情选一个玩具给婴儿看,同时给婴儿讲玩具的名称,并教给他如何拍拍或敲打小玩具,使它发出声音,如摇动花铃棒,反复做示范动作引起婴儿兴趣,鼓励他模仿,或把着手教他玩。当婴儿做好某一动作,要适时亲亲或搂抱宝宝,同时以赞扬的语气加以鼓励,以强化婴儿的行为。经过几天或一段时间的训练,就会自己玩了。婴儿自己玩,有助于发展婴儿的感官、注意力及手的动作,而且激发对玩具的兴趣,也为从小培养婴儿独立活动打下基础。

007.观察环境。婴儿于4个月以后睡眠常在夜间进行,白天清醒时间延长,这标志着大脑的生理成熟。这使得婴儿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事物,获取信息。这么大的婴儿头能竖立,视野扩大了,他们的视觉敏感度已接近成人的水平,不像以前只能看较近的物体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发展,抓握和摆弄物体的能力也增强。此时期的婴儿已成为热切而积极的学习和探索者。成人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观察环境,提高丰富的环境刺激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又为婴儿知觉、注意、记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素材。

如何引导婴儿观察环境呢?成人可以让婴儿看周围环境,从室内到室外,从人到物进行观察,如母亲教他认识室内接触到的物品、玩具、尽管婴儿还不会说话,也要让他在看的基础上,听到物品的名称、颜色,并让他看家里人的活动。到室外观察,婴儿也是最高兴的。他充满着好奇心,有兴趣地东张西望。活动着的人、汽车、花草、树木、小动物等都可让婴儿观察,成人可用语言及动作来启发引导他观察。

008.藏猫猫。5~6个月孩子对“藏猫猫”的游戏很感兴趣。 在宝宝吃饱喝足以后,很希望和成人玩。让孩子坐在爸爸或妈妈的膝盖上,用一块手绢蒙住自己的脸问孩子:“妈妈(爸爸)在哪里?”当孩子寻找时,突然拉掉手绢露出你的笑脸,并叫一声“喵儿”。此时,孩子就会高兴地笑。然后将手绢蒙住孩子的脸,让他学着将手绢拿开,大人叫一声“喵儿”,全家都会笑起来。反复这样做,孩子就会反复笑。

婴儿喜欢“藏猫猫”游戏。表明婴儿的智力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小于5~6个月的婴儿,对外界的东西,只有在他看到时才存在,一旦物体消失,他就认为东西不再存在了,所以他不会去寻找,而将视线转向别的物体上去了。这是因为外界的物体(一种形象)在他的头脑里没有形成“表象”(表象:物体在头部中的形象,如我说“长城”,你的脑子里就有长城的形象。)婴儿到5~6个月左右,对外界物体在他的头脑里形成形象即表象,可以保留一个短时间。藏猫猫的游戏让孩子意识到,爸爸或妈妈的脸虽然被手绢挡住了,但仍然存在,他会等待再出现。当真出现时,他显得特别兴奋。如果改变方式,你将脸从手绢的一边探出来,并说:“喵儿”,反复几次后,孩子就会用他的目光等待你常探出脸的那一边,说明他已经记住了。如果你换到手绢的另一边露出脸时,他就会感到惊讶或疑惑,但是,这种表现很快会消失,以后就不再惊讶,物体总是存在的。

“藏猫猫”游戏不但可以哦诶眼婴儿愉快积极的情绪,也有助于他想象力的发展。


5个月宝宝怎么养更科学?点开学习育儿干货!了解宝宝成长!收藏

语音发育

五、语言发育:咿呀学语。

01.婴儿经过了发元音、发辅音的阶段,对语音的感知更加清晰,发音也更加主动,好像已开始咿呀学语。

有时他会自动发出一些不清晰的音节,如啊—吗—吧不等,家长可有意识地教他(她)发一些音,引导婴儿模仿发出一些声音,甚至可以是咳嗽声、咂嘴声等。这阶段仍主要是与婴儿多说话,一边干一边说。看到什么说什么。特别是对一些经常接触到的事和物要反复说,说的同时指给婴儿看,或拿着婴儿的手去指,让婴儿更多的感受这些语言,并逐渐认识这些事物。

02.对自己名字有反应。

首先要将孩子的名字固定,最好从一开始就用正名称呼而不用小名,如果家长一会儿称呼他宝宝,一会儿称他正名,或是其他什么爱称,孩子就不知道大人到底在呼唤谁。

当你想和宝宝玩时,可以在一旁呼唤他的名字,孩子听到呼唤的声音转头看时,可以说一声“在这里,在这里”,和孩子逗着玩。妈妈呼唤多次以后,他就知道是呼唤自己的名字了。以后再呼唤他的名字,他就能立刻做出反应。

经过这样训练的孩子,在第5个月能听懂自己的名字,不然,可能要晚2个月才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5个月宝宝怎么养更科学?点开学习育儿干货!了解宝宝成长!收藏

社交能力

六、社交能力:

01.照镜子游戏。

镜子可以作为婴儿时期的一个学习工具。不知家长们是否会有些顾虑?过去,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从老一辈传下来的说法,认为给孩子照镜子不好,甚至说婴儿会做恶梦,今天看来这种说法根本是没有道理的,镜子可使婴儿第一次看见自己,尽管他(她)还不能认识自己,他(她)会把镜中的自己当作另一个人来与之微笑,玩耍。镜子中还可使他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五官,此时家长可教婴儿认识眼睛、鼻子、嘴巴等。这一年龄段的婴儿不一定能指对,只是家长指着这些器官反复对婴儿说,使他(她)初步的接受这些概念。

02.认人。

孩子认人是个逐渐发展的过程。3个月婴儿见到成人的面孔,在他的脑中已形成清晰的影像。这时任何人面对他笑和说话时,他都会报以微笑。但在晚上或哭的时候,只有母亲抱起才能立即停止哭闹,而别人抱时则不能,这是由于他已经熟悉了母亲的语气和气味,也可以说他开始认识了母亲。到5~6个月时,随着对面孔辨认的细致程度增加,他对母亲更加偏爱,而对陌生人显出警觉和回避反应。这就是会认人了,就是说孩子感知、辨别和记忆力提高了。这也是婴儿社会性的重大发展。

03.此时应训练他和成人交往,认识更多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先教他认识家庭成员及与他的关系和称呼。如认识妈妈、爸爸和奶奶等。结合成人的活动来训练,如奶奶来了,可指给他看,并叫着他的名字:“亮亮,奶奶呢?”,“奶奶抱!”。妈妈给他喂奶时,可以说:“来,找妈妈!”,爸爸出门上班时,成人可以拿着他的小手招招手,说“亮亮,说爸爸再见!”平时还可以训练他认找“爸爸呢?”……以后可以逐渐扩大范围。外出看见阿姨、小哥哥时,可以指给他看,或拿着小手向他们招一招。经过训练,虽然婴儿尚未能发出称呼,但可使他逐渐辨认自己的家人。

04.宝宝见生人害怕时,应让孩子逐渐和陌生人接近,不要让他一开始就单独和陌生人在一起。

只要父母能从容面对陌生人,孩子便会很快消除顾虑,这是因为孩子对陌生人的好奇心超过了他们的惧怕。

05.培养积极的情绪。

愉快的、积极的情绪对婴儿的认知活动,能起到支持和加强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对婴儿的学习则会起干扰的作用。快乐有助于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快乐的笑容是最有效的和最普遍的社会性刺激,它是人际交往的纽带。孩子从成人那里得到快乐,使他相信成人。这对孩子的健康个性成长极为重要。帮助儿童成为心理功能完备的人。愉快的情绪还可以使婴儿健康地生长发育。

5个月婴儿的情绪和情感已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成人要有意识地培养婴儿的积极情绪。

成人时时都要以愉快、亲切和温柔的态度和情感照看婴儿。婴儿5个月时,已认识母亲的脸,爱听母亲的声音。母亲要多和婴儿说话,逗引他发声,激发婴儿积极愉快的情绪。成人每天要多次用婴儿喜爱的玩具、好听的音乐培养婴儿愉快的情绪。这阶段的婴儿视听及运动等能力已进一步发展。婴儿看到色彩鲜艳的、好看的、发光的、又会发声的玩具,就会高兴地手舞足蹈,或目不转睛,并伸手抓握和玩。婴儿对玩具有很大兴趣,由此激发他们的积极愉快的情绪。婴儿有了愉快的情绪,就会注意外界环境的刺激,接受更多的信息,促进大脑发育。

06.寻找掉下的东西,培养观察能力。

学习寻找从实现中突然消失的东西,培养观察能力。用一个滚动能发出声音的玩具从桌子一头滚到另一头,让他自然落地而发出声音,看看孩子能否用眼睛随着声音发出的方向寻找。5个月的孩子开始对突然消失的东西产生寻找的欲望,有了看不见的东西并非消失的意识。于是他会伸头去桌旁观察发出声音的地方,是否有他的玩具。平时母亲可以故意把金属勺子、小汽车等掉到地上,发出声音,看看他是否会伸头去寻找。当他看见勺子时,母亲要用夸奖的语气说:“啊,在这儿,宝宝会替妈妈寻找,真棒!”通过表扬,使孩子更加愿意寻找失落的东西,发展这种观察能力。

07.拉线团,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先将会滚的红色或绿色线团用带子系上,让线团从桌子近端滚到远端孩子够不到的位置,家长把带子一拉将线团拉回来。让孩子模仿抓带子一头将线团拉回来,使宝宝认识线团和绳子之间的关系。

一手抓一个,练习双手抓握能力。抱宝宝坐在桌前,在桌面上宝宝的手能够到的地方,放两个核桃或两个小玩具,孩子会伸手抓取一个,家长可帮助他用另一只手抓住另一个。事前,要清洗玩具,因为孩子抓住东西后,会马上放入嘴内啃咬。

旋转在音乐声中练习身体位置变动和平衡能力。在音乐伴奏下,家长抱起孩子按音乐的旋律跳舞旋转身体,使宝宝转动360度,并向上下移动身体。孩子非常喜欢这种运动,不但不哭,反而会开心地大笑。有时会活动四肢表示快乐。在乐曲声中活动使孩子学习按照音乐节奏活动的能力。


最后

请根据宝贝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早期教育!宝宝健康快乐就是最大的满足!希望我的干货能对你在育儿路上能有所收获!家长是孩子最的好的榜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内容仅供参考无需强迫按照指标执行。家长在鸡娃的道路上心态平和方可长久持续输出,阿弥陀佛。

请大家多多关注支持我!叫我有动力分享更多的干货!写贴不容易且写且珍惜!

5个月宝宝怎么养更科学?点开学习育儿干货!了解宝宝成长!收藏

关注支持我!谢谢!

一个90后新手宝妈!

朴实的文字分享和记录木木夕、大嘴、小满一家人的珍贵时光。

希望能温暖你!给予正能!

多多关注支持我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宝宝   干货   手绢   物体   婴儿   成人   情绪   家长   父母   声音   玩具   动作   能力   东西   妈妈   孩子   收藏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