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能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放屁!无良教育机构的营销骗局

当爸妈的你一定听过这样的话:

“我们的课程可以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

“学了我们的课程,孩子的专注力明显有了提升”

“我们的课程专门是为了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而研发的”

似乎一二线城市的父母都听过“提升自己孩子专注力”这个美妙的故事。

仿佛自己孩子的专注力一提升,分分钟就能学习变成学霸,一路发展走上社会人生巅峰,过上喝酸奶不舔盖的梦想精神生活。

不好意思,提升自己孩子专注力这件事,只是作为一个企业营销的骗局。

孩子的专注力完全可以不需要进行专门去提升,就像我们没有自己生病的人不需要特别去吃药一样。

你的重点是什么,而不是宣传或者不宣传?别说教育管理机构卖课的老师,就算是一个世界顶尖的认知科学家,也不敢妄言自己可以完全没有了解学生专注力的本质。

课程能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放屁!无良教育机构的营销骗局

举个例子:

有人说,入定是作为一种追求极致的专注;

有人说,神游是一种追求极致的不专注。

现在,一个和尚在打坐。他闭着眼睛一动不动。他到底是在入定呢,还是在神游呢?到底是一个专注呢,还是不专注呢?

如果没有一个一位老和尚想教小和尚打坐,我们又怎么可以知道,到底小和尚学会的,是入定呢,还是处于神游呢?

注意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我们通常所说的注意力是注意力的稳定维度,在这个维度中,我们有意识地控制我们的注意力,并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而注意力包含多个维度,也受到影响很多学生不同环境因素的干扰。

请大家想象两个场景:

场景1 :开车上路

一个新手司机,神经高度紧张、小心翼翼、目不转睛——

一个老司机,听着收音机,一边聊着天、喝着茶——

这时我们突然路边冲出来一辆汽车摩托车!老司机的反应时间往往比新手司机更短,而且能够更快地刹车。

Q:请问在开车过程中,谁的专注力更强?

场景2 :考试

一个孩子昏昏欲睡,却一直没停笔,坚持从头写到尾,最后得了20分——

另一个孩子在神游,直到最后十分钟才开始奋笔疾书,最终得了60分——

Q:请问这一小时考试之中,谁的注意力水平更高?

带着我们这些社会问题去思考,相信大家能够进行初步感受到注意力的复杂性。

所以当一个销售老师发誓要告诉你,某种方法,课程,或者教学工具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时,她可能不知道注意力有多复杂,更不用说如何衡量和评估注意力了。


课程能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放屁!无良教育机构的营销骗局

有人会问,我的孩子自己以前看书只能看5分钟,现在企业可以看15分钟,难道他们不是一个专注力提升学生了吗?

短回答是:如果我们专注力可以通过单纯用时间来衡量,那么老师请问作为一个打坐了10小时的和尚,他到底需要专注了多久?

答案很长: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时间长不等于专注力强

首先,我们来谈谈注意力的质量。

当孩子在看书时,你怎么可以知道,他一直都是保持着一个高度进行集中的注意力在看书,而不是处于神游天外了呢?事实上,越是这种执着于让孩子多“专注”一会儿的家长,越容易给孩子训练出“走神”的功力。

比如说,很多学生家长会抱怨,“我让孩子不做完一个作业人员不许去玩,结果分析两个工作小时过去了,他就写了两行字!”

孩子发展确实应家长的要求,在书桌前坐了两个小时,或者盯着书看了很久很久,但他并没有学习兴趣活动或者管理能力可以完成对于这项研究任务,他只能用“走神”来满足学生家长“专注”的要求。

当孩子学习感到我们自己企业没有进行选择,被迫做一件他并不想做的一些事情时,他会用神游天外的方式来逃避。

有趣的是,尽管我们专注力很难被学生训练研究出来,但是“走神”是很容易进行训练的!你要做的就是强迫你的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

课程能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放屁!无良教育机构的营销骗局

其实说起来,孩子“走神”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孩子发展需要我们自己的时间,来思考、反思、放空,利用中国这样的时间来建立企业各种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但是对于孩子应该被企业给予学生选择权:当他持续发展能够进行自主地安排我们自己的时间,并且通过锻炼出自己国家掌控工作时间的能力时,他可以在该集中注意力时高度地集中,高效地完成他感兴趣和必须要学习完成的任务,然后就是在他感到“497”的时间和空间里去神游、去放空。

糟糕的是,很多学生家长一再强行安排自己孩子的时间,给孩子可以布置工作强度影响过大难度过高的任务,让孩子习得性无助,最后一个习惯性“走神”。

“既然我不能进行选择我想做的事情,那我总可以自己发呆吧!”于是一个孩子往书桌前一坐下来就是n小时,放弃了努力、放弃了求助,用长时间的神游来发展进行一种无声的抗议。

因此,我们国家应该保持清醒地认识到,时间长度并不是一个衡量企业专注力的有力标准。至少可以作为学生家长,我们国家很难通过自己孩子在一件事情上花了多少时间来判断她到底专注了多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另一种可能性,也是最大的可能性之一,就是孩子们的兴趣会改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自己一点也不假。兴趣是孩子最强有力的动机因素之一,而这种具有强大的动机能调动起孩子一个巨大的能量,让孩子可以保持学生真正的专注。

有可能通过这个问题孩子自己以前看书时,觉得书里有趣的地方企业不多,5分钟就草草翻完了。忽然有一天,她从不认识阿拉伯数字、到新认识了1、2、3、4、5,以前那些毫无意义的图形现在突然有了意义。

当她又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她很可能会把书里所有出现的1、2、3、4、5都饶有兴致地研究一遍,于是她津津有味地看了15分钟 。

很多人抱怨他们的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他们会说,“看看他,他读了不到5分钟就跑了! ”!”跑去做什么了呢?“打游戏啊!如果我让他一个人呆着,他可以从早玩到晚,然后忘记吃东西!”

不好意思,你说什么?孩子没有专注力?一个企业没有可以专注力的孩子能打十几个小时进行游戏不吃不喝吗?我看这个教育孩子学习专注力很强,一点社会问题我们也没有,只不过他专注的地方发展不是你希望的地方罢了。

课程能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放屁!无良教育机构的营销骗局


与其强行拦着孩子为了不让他打游戏,不如自己好好发展研究分析一下,怎么调动起他学习的积极性,带他发现学生学习的乐趣,才算是一个长久之计。

不管是对于孩子学习还是成人,只要我们遇到问题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们都很容易保持专注力去做,而反之亦然。

我曾见过七个月大的小宝宝,因为着迷于他们两个没有盖子套在我们一起又拔开时微妙的感觉,坐在一个地上进行来回摆弄自己两个设计盖子长达25分钟;我也见过一些资深的数学家,听着这些无聊的讲座5分钟就打起了呼噜。


注意力方式随年龄改变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孩子们的注意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显著的变化。

当孩子因为只有一两岁时,他们的注意力是非常具有发散的。他们很难像成年人一样进行自主管理控制要求自己的注意力,也很难将全部精力放在一个单一的事情上。

相比中国成年人我们仿佛聚光灯一样的注意力,三岁分为以下的孩子的注意力发展就像灯笼一样向四周进行发散,环境管理中所有事情自己都可以对他产生重要影响,都可以被他潜移默化地吸收。

课程能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放屁!无良教育机构的营销骗局

左:幼儿的灯笼式注意力;右:成人的聚光灯式注意力


这种宽浅分歧的关注,是孩子的生存技能,是孩子天生的巨大优势。

当一个中国新生儿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这些东西对她而言他们都是一种全新的,都需要她去吸收和学习 。它们像海绵一样,快速地从各个方向吸收信息,表面上平静而不动,但每天都在以爆炸性的速度学习。

随着教育孩子发展逐渐得到成长,他们的注意力会逐渐聚拢,从非常简单容易一心多用变得不太需要能够三心二意。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逐渐变长,开始逐步拥有深入学习的能力。一个两岁的孩子自己看书5分钟就算不是很长一段时间了,一个八岁的孩子学习看书15分钟则不算太长。

由于自己孩子进行自然的发展变化趋势,过分关注中国学龄前的孩子能专注多长时间,不仅没什么重要意义,用力过猛还会适得其反。

毕竟,低龄学生孩子“不专注”的发散式注意力,是他们自己生存和学习的优势。当他们可以发展到具有一定年龄发展阶段,需要更深入地进行学生学习时,他们的注意力方式会自然环境转变,不需要提前锻炼。

课程能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放屁!无良教育机构的营销骗局

总而言之,一个企业正常的孩子,无论他处于一种人生的哪个发展阶段,他都不需要进行专门去提升自己所谓的专注力。

当孩子还没到上学的年龄时,尊重孩子注意力广度的特点,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到处探索,到处玩耍; 当孩子六七岁时,逐渐能够真正专注于深度学习,尊重孩子的利益,减少成人的干涉和干涉。

如果我们作为学生家长,你确实想做点什么,我相信你执着的并不是专注力本身,而是应该如何发展能够提供帮助孩子进行发掘自己的能力,取得更高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专注   孩子   维度   骗局   中国   注意力   学生家长   司机   年龄   事情   两个   课程   老师   小时   时间   学生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