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有度,万事周全

原创 文/晓斐

你的善良有分寸吗?早上上班的地铁上人很多,看到一位抱着孩子的男人上了车,于是起身让座,并随着下一站要下车的人走到了另一节车厢。因为如果总是站在接受让座的父女身边,这两位一定会有些心理压力。就像刚启动不太好走开时,那位爸爸会要求才两三岁的女儿表达对我的谢意那样。他们有压力,我也觉得有点无所适从。

善良有度,万事周全

于是,让座后走的稍微远一点成了我的习惯。尽量让对方以为自己马上就要下车了才站起身是最自然的状态。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没有类似的感觉。有的时候,帮助别人可以做到让对方不知道或不挂碍,其实是一件很舒心的事儿。

就像昨天谈到的能量消耗的观点一样。并不是说只有负向的,消极的思想或感受才会造成能量消耗。而是尽管是积极的,亢奋的状态依然会造成能量的消耗。有的时候,善良本身也会因为没有把握住度,而造成不好的感受产生能量消耗。

善良有度,万事周全

行善事不为人知,这种内涵和气度才是大家应推广的行事作风和榜样。话说回来,这种态度和作风,不仅对于接受者是一种尊重,对于施行者也是一种能量的守恒与保护。

为何这么说呢?古人有云:一口米恩人,一斗米仇人。这个典故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吧!一个人落魄穷困时,你曾经给过他一碗饭,对方可能感恩铭记于心,总想着有机会能还上。

可是如果你可怜他,每天都给他一碗饭,时间久了,他会慢慢习惯,并开始觉得这是应该的,从而想要的更多。如果有一天你不给这碗饭了,没有满足他其他的要求了,他大概会觉得你无情无义,这点忙都不愿意帮,你就是个满嘴仁义的大骗子。结果可能因此而变成仇人。

善良有度,万事周全

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尊的,受的一点恩惠他还得起,对于他来说无论啥时候,只要有机缘他愿意偿还,因此也可以彰显自己也是知恩图报的人。可是如果他受到的恩惠太大,思来想去无力偿还时,那种长期形成的被施舍的自卑,会让他没有办法去化解深深的负疚感。这种长期巨大的压力会造成对方用愤恨,攻击,甚至指责发难的方式去对抗,以削弱自己内在强烈的负疚感。

人真的是一个有着奇怪思想的高等动物。每一个生存着的人,都希望自己能有生而为人的自尊和骄傲。不管是老总还是工人。所以,当我们了解了深层次的人性,那就更明白,即使是行善,也要给对方留有被尊重和理解的空间。

善良有度,万事周全

但行善事,莫问前程。这后面呀可以加一句:行善有度,适可而止。这个止不是说忘记了要去付出和坚持的决心。而是时刻提醒自己,用什么样的方式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去协助他人。

这几天追剧,在《觉醒年代》的蔡元培先生的身上就看到了这个影子。蔡先生协助他人的每一个环节,从细微处无一不显示出他谦逊有礼,尊重各方文化思想,集他人之所长,助他人之所短的以尊重为基础的一代学者大家的风范。

善良有度,万事周全

我们也会从最近突然爆出的国产运动品牌的冒出而产生思考。河南特大洪水灾难,某企业捐资5000千万。背景是这是一家亏损近2亿的国产品牌。没有宣传,没有推广,只是因为从媒体平台看到官方相关捐资数据时,国人哗然。才有了后面的网友国民支持国货。后来直播间卖货卖到空仓。

这何尝不是一个在尊重所有受灾群众时的一个善举。没有报道推广,但是人民的心是雪亮的,真正尊重他人的举动和行为,也一定会受到大家所有人的尊重和回馈。

善良有度,万事周全

这种善事,好事,才是行善之人要去推广的理念和方式。

你要去行的这个善事,不要让对方感受是因为你而美好。而是让对方感觉这个世界本来就很美好,而所有的一切都值得。

~end~

(图片来自网络,原创者可以自行删除或联系撤回。感谢,感谢,再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舒心   善良   善事   恩惠   仇人   作风   万事   消耗   能量   习惯   状态   压力   思想   感觉   方式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