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不会说不重要,各有各的智慧

原创 文/晓斐

会说很重要吗?

人们总以为会说话的人一定好过不会说话的,认为喜欢说话的一定比不喜欢说话的强。那是因为,这个时代让人们感觉需要显摆自己,表现自己。让人们更加的想要获得他人的关注。

会说不会说不重要,各有各的智慧

那么,是这个世界怎么啦?还是你自己怎么啦?而事实上,你所看到的世界,真的是你想要看到的样子。因为这句话,开始放下所有期待。开始意识到,在你有期待时,就会创化出对应这个期待的现象出现。

比如说你期待能够协助到更多的家庭,让更多的孩子幸福快乐。但反过来说,因为内在的期待,现实中会呈现出对应你期待的那个事实。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潜意识影响着你的命运的原理吧!

当你期待的时候,就代表着内在的你的缺失和匮乏,因为没有所以期待。而真实情况是,这个世界本就圆满具足,你相信它就已经存在了。因为你觉得没有,所以它才会呈现出没有的状态让你看到。

再回到我们讲到的说话的问题。爱说话,会表达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优势的地方和优点。而不会说话,不喜欢说话同样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缺点或是不好的。

这种认知也是顺应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发展到某一个状态所呈现出来的社会现象。爱表现才能被看见,不会表现就算再能耐也不被人认可。

会说不会说不重要,各有各的智慧

在追逐表现的路上失去了智慧

故而,越来越多的人追逐说,都想要会说,多说。其实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大家的认可,让自己被看到。

只是人们慢慢的遗忘了,咱们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教导的:谨言慎行,多闻数穷。忘记了:静能生定,定能生慧。这少说话,不说话的背后蕴藏了太多的大智慧。

你在不停的说的时候,气是上扬的,外耗的,那么不能沉下气,心中的感觉和神经中枢都处于工作状态。它们没有更多的能量场链接身体其他感官的感知,同样也没有机会感受到。

少言者就如同一场战役中,狙击手的重量。虽未见其人,未闻其声,但是当你感觉到时,大概也是要见上帝的时候了。而他们执行的任务,往往是在战役中可以起到关键性作用的。

有的人经常会感觉到外界的聒噪,当自己真正把心静下来就会感觉到:是自己的心无法安住,心生烦躁,外界只是你内心的投射而已。

所有你看到的,听到的,见到的都是心识幻化的结果。所以,如果你觉得喧闹,先把自己的心稳下来,静下来。如果你觉得外面很冷漠,那先让自己的心热起来,温暖起来。

所以,不爱说话,不喜欢说话,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去沉思。与人沟通,说话只是最浅显的方式。深入的沟通有时不需要说话。

而当你耐不住寂寞,耐不住清静,耐不住两人的沉默时,你才会不断的用语言去掩饰,去填补你自己心里的那个尴尬。

会说不会说不重要,各有各的智慧

该不该说源自于内心的感受

几年前曾经有一位老师问说:在一辆小汽车上,有你的两个同事或朋友,一般你是在不断找话题交流的,还是不会特意想要跟对方说话,只是静静的保持沉默?

大家可以感觉一下,大多数人都会说不管怎样都会找一些话题,找一些可以相互聊的话题,以免干坐着很尴尬。

这样的一个特定环境,人与人之间又有一些关系,但是又不是特别好的关系,这种状态其实是最考验自己的时候。你心里静,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的时候,就能做到不说话挺好。

如果你心里不安静,总觉得不说点啥就觉得气氛不太对劲儿,觉得不合适,那你就会感觉到憋不住不说话,一定要说点什么才觉得合适。

所以说你看到的,都在于你自己的感觉。你感觉到了什么,外在就会呈现出什么,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能量场是互动的。

这也可以引申到,你的能量场的波动注定你会遇见什么样的人。所谓的同频共振大概也就是这个感觉。

所以说,想遇见什么样的人,首先让自己成为跟对方同频的人。

这么再看,并不一定会说就好,也并不一定不说就不好。会说不会说,一定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充分的了解自我,在不同的场景里,让自己多层面的状态随机而发,说或不说都有各自的智慧。

~end~

(图片来自网络,原创者可以自行删除或联系撤回。感谢,感谢,再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多闻   这个世界   战役   外界   能量   内心   尴尬   说话   不好   现象   状态   期待   智慧   话题   感觉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