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人眼中的农村葬礼

正在上课的我,被父亲叫出来,同龄的堂弟也跟着我们回家了。爷爷今天下葬,我们却没有悲伤的情绪。小孩的心思,成年人是不懂的。

我和堂弟被安排在院子里搭好的灵堂两侧,灵堂是用雨布搭建而成,花圈层层叠叠堆放在灵堂的正中间。有纸人,纸车,纸房子。这些都是要在下葬时,烧给在另一个世界爷爷的。院子里人来人往,个个面带悲戚,腰间系白布,头顶系白带。缓步走到灵堂边,鞠躬,磕头。我和堂弟被大人指导着,跪下回礼。我看着滑稽的场面,心里想笑,却死死忍着没有笑出声。暗暗地咬舌头,默默地在心里念叨,这样的场面应该悲伤,棺材里躺着是我的爷爷,我的亲人。大伯和父亲等哭声四起,我也应该哭。可是,悲伤就是没有在我心里激发出来。

我和堂弟,跪在一个四方桌子两旁,方桌上摆了一个猪头,燃着香。我跪在东边,他跪在西边。大伯手里举着小酒杯,缓缓的把酒顺着方桌的下方挥洒出去,酒慢慢地顺着他的手,化成一个弧形洒在地面上,打湿了桌底的一片泥土上。他对着灵堂磕了一个头,一脸严肃,仪式感很神圣。我和堂弟学着他的样子,举起手中的酒杯,也挥洒出杯中的酒,缓缓的磕头。许多人都在看着我们的举动,院里挤满了人,有小孩爬到树上,看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事后,有同龄人笑着对我说,你怎能脸上带着笑容呢?难道我没能忍住?我有点尴尬。他也没再继续嘲笑我。

葬礼是神圣而庄严的。全村老少,几乎沾着亲带着故的,都来悼念已故的老人。堂屋棺材里,躺着安详的爷爷,周围哭声不断。爷爷的女儿很是悲伤,哭的死去活来。爷爷的儿媳妇们,一边哭一边安慰他的女儿,节哀顺变。葬礼上,如果你不哭,你就是不孝顺。好像一场表演,看谁哭的声音大,谁哭的用心,至于是不是真心的,只有自己知道。外人看在眼里,议论纷纷,他的儿女真是孝顺呀。是么?我心里怀疑,如果真孝顺,为什么生前没见人在床前照顾?为什么生前没有好好报答自己的老父亲呢?

我和堂弟,规规矩矩的,重复着一个动作,倒酒,挥洒,磕头。终于哭声大作,盖棺了,沉重的打钉声,把悲伤的情绪感染给每一个人。年轻力壮的人,把棺材抬出了堂屋,缓缓的走向已经凿好的墓穴。我和堂弟,缓缓的紧跟着方桌,去了田地里。一路上,人群挤满了道路,如同一条长蛇。哭声一路响彻云霄,鞭炮齐鸣,唢呐哀鸣,土枪声震撼着每个人的心。

棺材终于被人们缓缓的放进了土坑里。爷爷的女儿表现得过于激烈,如果不是人们拉着,她们就要跳进土坑,与老父亲同赴黄泉。人们看到这一幕,心里很是感动。对她百般赞扬,真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呀!终于,老坟旁,多了一个新坟。让这片古老的坟堆,重换新颜。它在默默地迎接着一个又一个的家族成员。

许多年后,我又听到这样的声音。一个小姑娘对着自己的爷爷说,爷爷我想趴桌(趴桌在农村指吃酒席,婚丧嫁娶都要办酒席的)你什么时候死呀,到时我就可以趴桌了。这样的话,曾经在我心里也有过,童言无忌呀。她的爷爷,一脸笑容地说,今天就死,明天就可以让你趴桌了。小姑娘高高兴兴地宣布,我要趴桌了,爷爷要死了。

生活物资如此丰富的今天,小孩子们依然没能明白,亲人去世了,以后就再也看不见他们了。为了趴桌,这样说自己的爷爷,是多么无知呀,家教何其悲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葬礼   土坑   堂屋   方桌   堂弟   灵堂   大伯   酒席   棺材   哭声   酒杯   生前   爷爷   童年   悲伤   眼中   女儿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