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笑晚:六个子女,五个博士,一个硕士,他是怎么做到的?

作者|东林富

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在"读书无用论"的年代里,他远见卓识,把六个儿女培养成五个博士,一个硕士,并在各自领域成为精英人才。

他被誉为"人才魔术师",鲁豫称他为"博士老爹",他的家教理念被视为家庭教育的"孙子兵法"。

他就是蔡笑晚。

他把父亲作为一项事业来经营,正如他的名字,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子女们都成人成材,他笑在了晚年。

蔡笑晚:六个子女,五个博士,一个硕士,他是怎么做到的?

一、 注重家庭教育,而不是完全依赖学校教育的先进理念。

蔡笑晚被誉为“家庭教育家”。

蔡笑晚自己的求学之路颇为艰辛。他生于1941年浙江瑞安,因为家庭出身原因,他考上重点高中后却被学校除名,然后回家开始自学,用一年的时间修完了高中课程,并参加了当年的高考,还是因为家庭出身,他未被大学录取。

蔡笑晚:六个子女,五个博士,一个硕士,他是怎么做到的?

之后,蔡笑晚在家乡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因为工作出色,他被评为先进个人。

后来,在学校的推荐下,蔡笑晚以三科满分的成绩考入杭州大学物理系,也就是如今的浙江大学,因为家境贫困,中途退学回家学医,养家糊口。

正是因为自己在学业上的遗憾,他特别在意子女的学业和教育问题。想让每个子女都能学业有成,将来有出息。

1、 蔡笑晚的"执念":让孩子们成材。

1967年,大儿子降生,蔡笑晚有了把孩子教育当作毕生事业的理念,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蔡笑晚",寓意是好好培养孩子,让自己笑在晚年,幸福在晚年,他做到了。

蔡笑晚一生有六个孩子,五位取得博士学位,一位取得硕士学位,并都事业有成。

大儿子蔡天文,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并任美国国家基金会审稿工作。

二儿子蔡天武,考上李政道主办的CASPEA留美博士班,后成为美国高盛公司副总裁。

三儿子蔡天思,美国圣约翰大学博士,现在国内开办实业。

四儿子蔡天润,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博士,现创办私立医院。

五儿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现在中国建设银行工作。

小女儿蔡天西,18岁就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28岁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

蔡家第三代长孙子,长孙女儿,也都考上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如果说把一个孩子培养成才是偶然,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还是偶然,那么蔡笑晚把六个孩子都培养成才,那一定是有规律可循了。

蔡笑晚在家庭教育中的成功绝非偶然,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2、 温馨自在有爱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才的良好土壤。

孩子们个个有出息,并不是蔡笑晚家庭条件有多好,相反,他们一家8口曾经很清贫,住得房子也很老旧。

孩子们小时候,一家人租住在乡下的一个老屋里,共二层,各16平米,作为一个乡村医生,一层是用作蔡笑晚开诊所办公,二层很小的空间住着一家8口。

但就是这间老屋,承载着孩子们童年的欢乐时光和远大理想。

蔡笑晚在这间老房子里,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娱乐,他从来不逼孩子,而是身体力行,牺牲掉自己的交际和娱乐时间,陪孩子读书。

他为孩子们抄写卷子,整理资料。

蔡笑晚:六个子女,五个博士,一个硕士,他是怎么做到的?

蔡笑晚:六个子女,五个博士,一个硕士,他是怎么做到的?

一家人晚饭后一起读书,孩子们读古今中外经典书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孩子们小时候蔡笑晚夫妻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书籍,等孩子们长大后可以自主阅读后,就大人看大人的书,孩子们看孩子们的书,几乎不看电视。

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不用说教,孩子们就自然沉浸其中。

卡耐基夫人说:"不要太注意家庭的外观及形式,最主要的,是要注重家庭里特有的,充满了爱、温暖与明朗的气氛。"

作为家长,如果把刷手机,追剧,逛街,应酬等时间多给孩子一些,给孩子多一些高质量的陪伴,孩子也会变得更优秀。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考入清华大学的武亦姝,武亦姝的爸爸是一名律师,他也很注重女儿的家庭教育和培养,武亦姝的爸爸每天下午四点半之后,都会雷打不动地关掉手机,专业陪伴女儿学习。

冰心说:"一个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给孩子营造一个欢乐、和睦、有利于学习的家庭氛围,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必不可少。

3、 浓厚的家族使命感。

蔡笑晚年轻时候就立志好好培养孩子,立志振兴家业。他也会用为家族争光来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和积极向上。

二、 注重孩子的早教,这一点和蒙特梭利早教不谋而合。

蔡笑晚认为,天才既不是遗传,也不单靠勤奋,而是早期良好教育的结果。早期教育能更深地挖掘出孩子的遗传基因,也会使后天的勤奋更加有效。

蔡笑晚在他所著的书《我的事业是父亲》中写道,科研表明,人脑发育成熟后,那些没有来得及开发的神经元很难充分利用,要想挖掘大脑潜力,要抓住孩子出生后到大脑发育成熟前的发育旺盛期进行早期教育。

蔡笑晚在大儿子还在襁褓中时,就会用手在儿子下巴下点一下,嘴里念"1",划两下,念"2",或者是拍着孩子的手来数数,在孩子八个多月时,孩子就能从1数到5,一岁多就能认识1到10。

"一般的家长只从一教到十,但我一直教他们念到千位数,让他们对大数字也很熟悉。等到他们会写的时候,再教加减乘除法,因为有了大数字的基础,多位数的运算就便利一些了。一个级学生最多就是进行两位数的运算,但我的孩子在上学之前就会算四位数的加法了。"

蔡笑晚的几个孩子有早入学、跳级的经历,这和蔡笑晚早期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有很大的关系,他的小女儿天西,14岁就进入中科大少年班,22岁就拿到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蔡笑晚注重孩子早期教育的理念,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一个父亲,他有预见性,懂得从小就为孩子谋划,未雨绸缪。

蔡笑晚:六个子女,五个博士,一个硕士,他是怎么做到的?

在《我的事业是父亲》这本书中,蔡笑晚写道:"常有家长问我,你的孩子个个成才,你有什么秘诀吗?我想,其实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的准笚更早更长远,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头脑,的确如此。"

三、 尊重孩子,不专制,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

很多人觉得,蔡笑晚的每个孩子成绩都这么优秀,他采取的一定是严厉教育,但事实恰恰相反,蔡笑晚对每个孩子都很尊重,采用的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温和教育方式。

很多家长对早上叫醒睡懒觉的孩子十分怵头,经常因为叫醒睡懒觉的孩子而闹得家里鸡飞狗跳,亲子之间关系紧张。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几乎每天早晨都是妈妈强行掀开我的被子,逼我赶紧起床吃早饭,并不时催促我赶紧上学。

蔡笑晚家则不同,每天早上六点,他就在楼下拉二胡,孩子们被二胡声唤醒,纷纷起床,然后,蔡笑晚就开始在家里放英语、日语广播节目,使孩子们逐渐对外语产生了兴趣,后来,蔡笑晚干脆就用外语广播节目叫孩子们起床。

这样孩子们不但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外语,还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

1、对孩子因势利导,不专制。

蔡笑晚也遇到过孩子青春叛逆,不听大人话的困境。

上世纪80年代,《少林寺》、《霍元甲》等武侠片风靡全国,蔡笑晚的四儿子天润崇拜李连杰,天天嚷嚷着要去练武功。

蔡笑晚:六个子女,五个博士,一个硕士,他是怎么做到的?

虽然蔡笑晚也担心,也觉得四儿子想法幼稚,但他并没有用家长的权威强制儿子,强行掐断儿子的武侠梦想。

他真把自己的儿子送去少林寺学武,并告诉儿子,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但四儿子天润刚去了2个月,就发现自己错了,想回来继续学习。

蔡笑晚还是让儿子坚持在少林寺学习了一个学期,因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想去就去,想回就回。

从少林寺回来后,四儿子天润学习更刻苦,后来天润考上了重点大学。

武志红在《为什么家会伤人》一书中说,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青春期必然叛逆,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心理上急于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走向独立。

因此,孩子在进入青春叛逆期后,不要再把"听话"作为判断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而是要理解孩子,因势利导,让孩子平稳地渡过青春期,走向成熟。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阔眼界,不做书呆子。

蔡笑晚在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乐于带孩子们到全国各地旅行,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增长孩子们的见识,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蔡笑晚就带孩子们去大连、沈阳、哈尔滨、北京、秦皇岛、上海、杭州等地旅行,让孩子们在阅历、眼界上更高一筹。

蔡笑晚:六个子女,五个博士,一个硕士,他是怎么做到的?

在《我的事业是父亲》这本书中,蔡笑晚写道:"如今,六个孩子个个成才,成绩不俗,多少人投来艳羡的目光,多少人称我们的孩子为天才。但是,我心里很清楚,人的智力相差无几,真正决定成才的,是经常为人们所忽略的非智力,诸如意志、道德、健康、社会交往能力等素质。我的六个孩子,之所以个个成才,而不是成为书呆子,关键在此。"

3、 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

蔡笑晚认为,道德教育绝非简单的说教,而是家长要以身作则的言传身教。要孩子做到时,自己首先要做到。

道德教育要越早越好,坏习惯一旦沾染,很难纠正。

四、 对孩子进行励志教育。

蔡笑晚注重孩子们的励志教育,让孩孩子们有榜样,有目标。

蔡笑晚家里墙上贴的不是年画,也不是影视明星的美照。而是像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牛顿这样的科学家的画像。

在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小女儿天西5岁的时候就说,她要当"中国的居里夫人"。

蔡笑晚还用《荷马史诗》中的话"莫辜负你一片聪明美质,你须抖擞精神,留个芳名在青史",来激励孩子们。

蔡笑晚:六个子女,五个博士,一个硕士,他是怎么做到的?

五、 培养孩子自学能力。

蔡笑晚重视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

他认为,自学能力的强与弱,是衡量一个人成就大小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教育是有限的,个人自学的知识却是无限的。

从本质上讲,所有教育都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蔡笑晚说:"自学在本质上是培养思考能力,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自学。"

他认为:"高徒从名师那里得到的其实不只是知识和学问,最重要的是出奇制胜的思维方式和所向无敌的气魄"。

在《我的事业是父亲》这本书中,蔡笑晚总结了自己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十一条经验,非常实用和有道理。

蔡笑晚:六个子女,五个博士,一个硕士,他是怎么做到的?

蔡笑晚的小女儿蔡天西说:"父亲很疼我们,可同时也很严厉,尤其是在学业上。如果说要总结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我想也许可以用六个拼搏过描述:早教、立志、自学"。

在提到父亲写的书《我的事业是父亲》时,蔡天西说:"而父亲之所以想写《我的事业是父亲》,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此书来唤起整个社会的父教意识,让天下更多的父亲明白家庭教育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蔡笑晚:六个子女,五个博士,一个硕士,他是怎么做到的?

蔡笑晚因为在家庭教育上的卓越成就,受到了央视等媒体的多次采访,并做客《鲁豫有约》,与大家分享他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经验。

蔡笑晚说,他的六个孩子成才之后,很多人慕名去他家里,请教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这也让他萌生了把自己多年育儿经验成书的想法,于是《我的事业是父亲》这本书就诞生了。

这本书集中了蔡笑晚多年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理念和经验,不打鸡血,不灌鸡汤,满满都是干货,读后让人醍醐灌顶,并有学习的可操作性。

比如对早教、对智商情商、语言训练、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艺术教育、财商培养、隔代教育、心理疏导、旅游设计、立志教育、专业选择、时间管理等等,都有详细的实例和具体的做法指导。

这本书思想性和前瞻性都很强,干货满满,也是很多家庭的必备书。

如果您即将成为父亲或是母亲,或者是您目前正在为人父,为人母,您可以读一读家庭教育家蔡笑晚的这本《我的事业是父亲》,会让您对养育孩子,如何培养孩子成才,有一个全新的、震撼内心的认知。

点击下方"去看看",即可查看和购买这本正版好书。

现货 我的事业是父亲 正版 蔡笑晚 ¥4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居里夫人   麻省理工学院   博士   美国   少林寺   家庭教育   晚年   子女   硕士   注重   父亲   理念   儿子   家长   事业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