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弹性上下班”是对教师的尊重

文曲鑫教育:7月20日晚,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在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节目时透露,本市正在考虑通过采取教师弹性上下班等方式,关心关爱教师。(7月21日《北京青年报》)

考虑“弹性上下班”是对教师的尊重

一般情况下,老师和学生的时间是同步的,许多学校是实施坐班制的,对于老师到校离校的时间是严格限制的,这是对学生的负责,而考虑“弹性上下班”,无疑是个管理创新,这究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还是让老师更自由?

其实,考虑“弹性上下班”是对教师的尊重,这是本质。

当下,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长度”,即时间上已经延伸了。

学校承担“托管”,在课后服务的时间上,和家长下班时间结合,同时,还要暑期“托管”任务。毫无疑问,老师的工作时间在拉长。老师的教学教育工作很辛苦,这是公认的,再加上一些“非教学任务”,让老师喘不过气来。现在许多“非教学任务”被挡在学校门外,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但因为“托管”的任务增加,势必造成了老师工作量的增加,工作时间的延长。

如果再用老一套的管理办法,就是让老师上班更早,下班更晚。这对于老师来说是不公平的。

一方面老师也是普通人,上班时间过长,会对情绪、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从而会影响到教学教育质量,影响到“托管”质量,另一方面老师也有自己的家庭,也需要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包括老人和孩子,没有时间陪伴家人,这会造成老师的困惑,也会给教育埋下诸多安全隐患。

考虑“弹性上下班”是对教师的尊重

从严格的固定的作息时间到“弹性上下班”,这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份暖心的福利,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其实质就是体现了对老师的尊重,这边要求老师延长工作时间,要求老师更好地工作,那边却仍然是旧方式管理。这有点“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嫌疑。

考虑“弹性上下班”是对教师的尊重

考虑“弹性上下班”也是对学校管理的考验。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不走样,又要充分体现人性化,体现对老师的关爱。学校管理显然更具智慧。其实,要想教育高质量发展,善待老师是必需的。

老师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关乎学生的质量,如何让老师更专注于教学,这是学校管理的着力点。从家长角度看,对学生进行延时照顾,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这是一项人性化举措,但从老师角度看,却是工作量增加了,可能就不太愿意了。

考虑“弹性上下班”是对教师的尊重

有益的教学措施,不该以一味加重老师负担为代价;对学生及家长权益的保护,并非以让渡老师的权益为交换。更不是一方减负,另一方增负。唯有通过科学的安排,合理的调配,才能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才能促进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老师的压力如果得不到释放,势必影响教师的情绪和正常生活。

教育的人性化,既是针对学生,也是针对老师。爱护老师是爱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尊重老师,教育的未来只会更灿烂。考虑“弹性上下班”是对教师的尊重,也是为老师减负,为教育增光添彩。(王军荣)

考虑“弹性上下班”是对教师的尊重

文曲鑫教育,立志为考生提供考证升学的专业服务,努力成为职业教师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不仅为您提供最新的教育资讯,分享有价值的教育理念,更愿意成为教师心灵的休憩地,请关注 四川成人教育报考中心 公众号,助你早日成功上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之义   北京青年报   弹性   教师   马儿   工作量   负担   家人   情绪   权益   家长   老师   方式   时间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