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经济论坛技能分类框架”聊聊我对孩子成长的想法

从成为父母的那一刻开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希望未来我的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了。

在孩子没有完全具备他的独立成长意识之前,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我们养育行动的指导原则;

如果孩子已经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那这个问题的答案仍然会是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话题,甚至可能依然是主题。

从“世界经济论坛技能分类框架”聊聊我对孩子成长的想法

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不管出身如何,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如何,对自我个体,对这个社会,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包括对现在的认知,也有对未来的一些预判;所以绝大部分负责任的父母都会按照自己的认知,以自己认可和接受的方式,开始孩子的教育历程,开始有意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包括运动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等。


我当然也不例外,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开始,这个问题就断断续续的一直在思考中,一直没有一个成型的答案。参考自己的成长经历,考虑可以参考的其他案例,我其实希望可以提炼出来一个基本的能力或者素养框架,可以帮助我从大处开始着手,系统,科学的开始我的陪伴和教育过程。


思考的时候有很多的困惑,困惑来源于这个飞速变化的社会,来源于不断进化的人本身。

这个时代和我们成长的时代已经截然不同,这是一个越来越智能化的时代,科技在飞速进步,每一天都有层出不穷的新科技面市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大量新知识的涌现,以及全新的学习方式,还有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在不断刺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大多数的个体偏好(生活里的方方面面),以及人与人的相处方式都已经发生明显的改变,并且一直在保持变化。

因为持续不断的变化,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为对这些不确定性缺乏掌控感,所以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焦虑。人在其中,无一幸免。


生为家长,焦虑更甚。大多数的家长不但有自身的职业焦虑,还有对孩子的各种教育焦虑,关于成绩,关于升学,关于补习等等。

那么面向未来,从父母的角度,我们到底需要帮助培养孩子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或者素养,才可以让他们在未来从容面对?

对孩子来说,成绩和升学会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吗?成绩好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未来吗?我一直对此持否定态度,所以在鸡娃的事情上,从来没有行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更加坚定了我的认知。


所以这篇文章,我想聊聊,我希望培养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从“世界经济论坛技能分类框架”聊聊我对孩子成长的想法


谈养育,谈成长,那一定是面向未来的,因为目标都是希望孩子在未来有一个良好的归属,有一个幸福的生活。

培养面向未来需要的人才,首先需要判断未来社会是什么样,这个问题,有太多种视角可以去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对于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或者说未来社会的人才需具备什么素养,倒是有一些权威的资料可以参考。

世界经济论坛新近发布了一份报告《构建工作技能共同语言:全球分类学》,该报告提出了一个全球技能分类框架,明确了具备什么样技能的人才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

这个报告为人才识别、评价、培养等提供了一个对标工具,对于具备什么样技能的人才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虽然在不同的国家和经济体可能会有所差异,但这份全球技能分类至少提供了一个对照参考的框架。

我想我们的养育目标,也可以参考一下这个报告。


报告提出的技能框架分为5个层级。其中1-3级为基本框架保持不变。

从“世界经济论坛技能分类框架”聊聊我对孩子成长的想法


从“世界经济论坛技能分类框架”聊聊我对孩子成长的想法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来解读一下


从L1曾经来看,其实就是我们通常关心成长的三个方面:

(1) “能力”分类,主要指健康的身体,包括各种基本的认知学习能力和人体的感觉功能等;

(2) “态度”分类,主要是指健康的心理特征,包括自我认知相关的部分(比如自我意识,主动性,抗挫能力等等),和社会认知相关的部分(比如沟同理心,与人沟通和合作等等);考虑到全球化趋势,所以这一部分加上了全球公民责任的建议。

(3) “技能与知识”分类,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一些更高的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相关的,比如语言能力,各种思维能力,数字技术能力,商务能力等等。


在我看来,上面提到的“能力”和“态度”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培养的,当然在“技能与知识”分类里面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我重点关注和希望帮助孩子养成的。

从“世界经济论坛技能分类框架”聊聊我对孩子成长的想法

结合这个分类来聊聊,我希望帮助孩子培养和建立的几种能力或是人格特质。


(一)健康的身体是所有成长的基础,就像框架里面提到的“能力”部分一样。孩子如果出生没有生理缺陷,所有的感官知觉都是正常的,那就需要我们家长基于孩子的各种生理特点,开始有意识的培养一些基础的学习能力,包括语言,记忆,听觉,视觉,阅读等等,这些都是孩子日后具备更进一步学习能力的基础。

当然,这些所有的健康的“能力”基础,都离不开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运动习惯都是必须的。


(二)基于框架的后两种分类,既“态度”分类和“技能与知识”分类,我把希望重点培养孩子的几个特质和能力分成了两类,一个是跟自我认知和人格养成相关的,一个跟学习能力相关的


先来说说关于自我认知和人格养成方面的(没有和框架对应,都是自己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大致有以下几点:


(1) 客观而清醒的自我认知

孩子从出生到三岁左右开始有清晰的自我概念,到青春期逐渐完成自我同一性的认知,直到成年以后彻底走入社会,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这个过程中认识和找到真正的自我。

我是谁,我想要的是什么,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对我来说重要的是什么,我的人际边界在哪里,我擅长什么,我喜欢什么,我和别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在哪里,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我希望自己的是什么样的……等等。

以上总总的问题,就是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完成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孩子只有对自己有清楚而客观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才可能在未来漫长的人生路上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属。

良好的自我认知是孩子自尊,自信的基础。

如果孩子没有对自我真实能力和价值的真正了解,就容易陷入自卑或者自大的误区。

找寻和认识自我,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能做的,是提供指导,接纳,尊重,支持与帮助选择,良好的亲子关系会给孩子带来最大的安全感,可以让孩子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有勇气面对各种困难。


(2) 良好的情绪控制

情绪是行为的基础,没有好的情绪控制力,孩子的成长会有很多变数。

情绪是人类的本能,从出生起,我们就拥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但通常我们都喜欢正面的情绪,而排斥负面情绪。其实情绪本身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你怎么面对情绪,怎么引导情绪之后的行为

如果没有良好的情绪控制力,因为情绪的问题导致的恶果,简直不要太多,我自己故事就有一大筐,所以这是我重点想强调的。

情绪控制是指个体能够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这个能力可不是天生的。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专门的教育和培养,是很难养成良好的情绪控制力的。


(3) 以好习惯为基础,培养良好的自控力(自律)

人生的结果,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无数习惯的总和,习惯的力量超乎我们的想象。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纯粹靠自控力督促自己,需要大脑的持续投入,需要依靠个体强大的意志力,人就会很累。但人天生就有趋利避害的属性,所以自律在某种程度上是反人性的。也因此,对几乎所有人来说,长期自律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但习惯就不一样了。习惯是大脑自动遵循的行为模式,属于无意识行为,就像肌肉记忆一样。一旦养成,就是固定的行为模式,就像吃饭睡觉一样,简单方便。

一开始孩子需要首先养成的是一些固定习惯,因为固定习惯带来的好结果,让孩子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再跟孩子谈自律,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和执行。

所以好的习惯其实是自律的基础之一。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养成很多的习惯,比如

生活上面:保持个人卫生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运动习惯等等;

学习上:阅读习惯,书写习惯,记笔记习惯,错题本习惯等等;

个人品格修养上:文明礼貌的习惯,守时守约的习惯等等。

好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


从“世界经济论坛技能分类框架”聊聊我对孩子成长的想法



(4) 保有好奇心,培养内驱力,能够发现并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目标

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

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其实就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目标,一旦一个孩子真正找到自己的目标,就会从内心激发出无穷的动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自驱力的本意是“自我”驱动做事的能力,只和孩子自己有关,其他人做的事再怎么有帮助,那也只能叫做“外驱力”,也许会暂时有效,但是长远来看,却不是孩子成长的真正动力。

这其实就相当于一辆车子因为没油熄火了,外部力量固然能生拉硬拽地将这台车往前拖,可车子自己跑不起来的事实并没有改变,一旦撤掉了外力,孩子就依然是那台趴窝的车。

拥有并发展自驱力,是属于孩子自己的成长任务,我们当父母的其实帮不上太多,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给于孩子信任和自由,耐心等待和帮助孩子去发现,发现那个他心中真正的目标,真正的内驱力。


(5) 乐观,坚强,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言放弃,坚持努力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安吉拉·达克沃斯在TED演讲中提到:

在我们做的所有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一个特质能够很好的预测成功,它不是社交能力,不是美貌,不是健壮的身体,也不是智商,而是坚毅。

坚毅就是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热情,即便经历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品质就叫做坚毅。简单来说,坚毅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驱动努力的热情。

热情就是孩子的内驱力,而有了热情,就需要孩子的坚持和努力。

人的一生,困难重重,我们的下一代会面临更为严峻的社会竞争环境和挑战,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没有乐观的精神去面对种种不如意和失败;而在每一次的大小失意(失败)之后,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努力,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那怎么可能希望孩子走得更远更高呢?因为困难和失意会是常态。


(6) 培养同理心,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同理心,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和对方的沟通,能够从对方所处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包括心理活动、对事物的理解等,从而感知和理解对方当前的感受、需求,以及未来可能采取的行动等。

未来社会的分工必定会越来越细致,对个体的能力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是基本职业素养之一,而具备同理心是团队合作能力的基础之一。

孩子的成长中,从幼儿开始,到各级校园,都是在集体中成长,一个具备同理心的孩子,通常都是人缘好,大家都愿意接近和合作的孩子。同理心的养成不但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对他人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


框架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能力建议,比如“主动学习”,“责任意识”等等,都是很重要的能力。


从“世界经济论坛技能分类框架”聊聊我对孩子成长的想法

再简单聊聊关于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

老实说,因为经历和时间都有限,我目前的学习和关注点更多的还是集中在以上的部分,也就是分类表里面的“态度”部分,至于“技能和知识”部分,因为更多的是和具体学科学习相关,和未来的就业技能相关,目前我的学习和理解得还不深入,所以简单聊聊自己的心得。


有三点,我可以简单谈谈想法。


(1) 语言能力

我想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对我们家长来说,就不用多加描述了。不管是从孩子目前面临的升学压力来说,还是考虑未来世界公民的角度,或者从孩子就业的角度,都需要具备过硬的外语能力,这是沟通和思考(阅读文献资料)的基本工具之一。

我经常给儿子开玩笑,如果语言能力过关,单词量足够牛,再不济,还能去当个英语老师。(笑脸)

不过,未来如果大家语言能力都好了,这个老师估计也不好当了。


(2) 培养各种思维能力

现在的社会,从各种早教班开始,到各级不同的课外辅导班,有很多打着各种思维培训旗号的培训班在努力的收割着韭菜。

分析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计算机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是分类表中提到的五种思维类型。

我在平常的陪伴中没有刻意地去强调某种思维模式(除了批判性思维之外,下面会提到),我的基本思路是,对于思维模式的训练和培养,数学其实是最好的工具,所以我们一直在结合数学学习做一些锻炼和培养。


(3) 学会提问,学会思考,重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为什么单独要强调批判性思维?因为现在以及将来的社会,信息量巨大,而且是越来越海量;信息源越来越多,人们接触各种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但是真正对我们的有用的信息怎么找得到?或者怎么判断?

这就需要从小开始慢慢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教会孩子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正确的,真正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这是强调批判性思维的一个最大的出发点。

拥有批判性思维,孩子才可能具备真正的独立思考能力。



小结:

“全球技能分类框架”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帮助我在原有的思考基础上,不管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了不少提升。

养育孩子是父母这一生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很多父母眼里甚至是唯一。

在我的眼里,它虽然不是唯一,但也是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两项工作之一,另外一项是自我实现。

我不知道我能在做父母这条路上做得有多好,因为这是一生的工作和责任,需要用一生去考核,去评判。

我只希望,每天可以陪着他们一起微笑面对生活的所有,不管有多少困难,即使有一天他们不再需要我们,我们依然是他们最坚实的后援,如果他们愿意的话。



参考文献:

(1)WEF.Building a Common Language for Skills at Work: A Global Taxonomy[R/OL].(2021-01-25)[2021-01-28]. 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Skills_Taxonomy_2021.pdf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框架   技能   孩子   批判性   认知   情绪   想法   思维   父母   习惯   自我   目标   能力   未来   基础   社会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