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是否已经成为你的人生模式


逃,是否已经成为你的人生模式

你是不是经常会冒出这样一个想法——如果我能逃离现在的婚姻、家庭、工作,甚至换个城市,该有多好啊?可又没有勇气付诸行动。


于是总是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不够好,幻想着能有一处属于自己的伊甸园。


曾经有一位出家人,总觉得寺院里的一些师父很严苛,不知该如何相处。于是,她换了好几座寺院,但情况都一样,心里很痛苦。


从一家企业换到另一家企业,从一个单位跳到另一个单位,也有人从一段不如意的婚姻换到另一段婚姻,是很多人会想到的方式。但很少想到一位出家人也会从一座寺院换到另一座寺院。其实,这都是一个人的内在模式出了问题,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


逃,是否已经成为你的人生模式

然而,只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你便逃不开生活里一切,更避免不了一切和你产生关系的人和事。而这些关系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你生命的幸福指数,所以,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世界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人际关系是一个双向的事情,所以你和他人以什么方式相处,是由每次接触时你的行为反应决定的,也就是说,行为由思想决定,一系列的思想形成了思想模式,最后决定了你的思维体系,如果模式不改变,换多少新的人都是一样的结局。因为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逃,是否已经成为你的人生模式

如果一直想要寻求通过改变外界来让自己舒适的方法,那么,你一定会以挫败收场。抱怨外部环境并不能解决问题。真正的根源在于,自已的内心。


对任何人、任何事,期待越高,往往失望就越多。自己的人生,终究还是要靠你自己去走好。


被误解是人生常态,人生的无奈之处往往就在于,你被人所看到的往往不是自己最真实的那一面。有时候,你说得越多,做得越多,反而越容易被误解,因为别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部份,没有谁,能够真正的懂你。


逃,是否已经成为你的人生模式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切身体会。对他人期望越高,失望只会越深。不求感同身受,只愿冷暖自知。无论何时,爱别人都不该超过爱自己,更不要把期待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到最后,可能真正伤害你的并不是他人的绝情,而是你不切实际的幻想。要想保持平常心,就要学会慢慢减少依赖,降低期待,看淡得失。


人生本就难有圆满,该忘的要忘,该放的要放。遇到歧视和误解时,不必太强求,有人懂固然幸运,没人懂亦是生活常态。生命中所有的遇见,都只是过客一程,最终的人生路,还是要靠自己慢慢走。


逃,是否已经成为你的人生模式

遇见一个人时,多看他的优点,遇到一件事时,多看它有价值的一面,加强自已的能力,提高自我的价值感,为自己建立一个正向循环的内在模式。当你内心的能量足够强大。有足够的安全感,有能力去面对和抵御生活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时,一些小事便不足以让你心惊胆战,情绪崩溃。


每个生命都可以奇美无比,就像每个生命都可能平庸无奇一样,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察并看见自己的人生模式,并为了追求更好的人生而做出不懈努力,所以,当我们感叹人生不如意,抱怨命运不公之时,不妨问问自己,我是如何创造今天这一切的? 我内在的哪种模式让世界如此对我?


与其选择做生活中的受害者,不断逃避。不如当一个建设者,勇敢的去建设你的人生蓝图。当你成长了,有力量了。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人生处处可以建成伊甸园。


每个行为背后,都一定的自身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人时   模式   人生   出家人   常态   寺院   伊甸园   不如意   误解   失望   婚姻   期待   思想   关系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