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声听不见,大声还很吵,为啥?

我们常常以为耳聋患者都听不见声音,一起交流时会不自觉提高自己的音量,但其实我们大声“吼”出来的话,在他们听来可能是难以忍受的“噪音”哦。

小声听不见,大声还很吵,为啥?

1、耳聋并不是听不见

所谓耳聋是指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耳聋不是单纯地听不见,如轻度听力损失患者在安静环境近距离交流中,基本没有问题;但若是极重度听损,大部分声音都听不到。

再比如很多患者会出现能听见声音但听不清的情况,这是因为听力损失发生后,人对声音的时间处理、频率和强度分辨能力会减退,导致对言语的识辨降低。

小声听不见,大声还很吵,为啥?

2、听力损失患者可能更“怕吵”

听力中常说的“听觉动态范围”,是指人耳能够听到的最小声和不能忍受的最大声之间的差。正常人的听觉动态范围很广,比如一个正常听力的人能听到最小5dB的声音,能够忍受的最大声是110dB,那他的听力动态范围就是105dB。

而听力损失患者的听觉动态范围相对较窄,他们可能最小40-50dB的声音才能听到,更严重的要89-90dB才能听到,如果同样能忍受的最大声是110dB,那他们的听觉动态范围就很窄了。

有时甚至会窄到不足5 dB,也就是减小5 dB听不见,加大5 dB又受不了。因此许多听力损失患者比正常听力者还怕吵。

小声听不见,大声还很吵,为啥?

3、响度重振或加重患者的“怕吵”

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者的听觉动态范围减小,常表现为响度重振,即随着刺激声强度的增加,响度感觉相较于正常人异常快速增长的现象。

比如当我们说话的声音放大1倍和10倍时,正常人的听觉就会相应地放大1倍和10倍。但对于伴有重振问题的听力损失患者,说话的声音放大1倍时,他们的听觉可能会放大10倍、20倍甚至更多。

小声听不见,大声还很吵,为啥?

4、听力损失患者“怕吵”怎么办

助听器作为听力损失替代治疗的方式之一,不仅能将声音放大,帮助听力损失患者听到微弱的言语声和环境声,还可以帮助患者除噪,保证不将强声放大到不能忍受的程度。

由于人说话时语音抑扬顿挫,因此跟语言有关的输入信号是随机变化的,但跟噪声有关的输入信号是稳定持续的,助听器对收到的声音信号中的言语和噪声比,进行精确统计与评估,适时改变噪声信号所在通道的增益,达到降噪又不降低言语理解程度的目的。

知道听力损失患者“怕吵”后,再和他们交流就不要扯着嗓子大声喊话了,可以适当加一些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帮助表达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大声   响度   助听器   听觉   噪声   正常人   听力   患者   言语   信号   损失   程度   说话   声音   动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