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材又出错!上海2年级女生发现一教材有误!出版社已回应

沪教版教材又出错了!

继英语教材被小朋友挑错后,美术教材也“翻车”了!

到底错在哪里了?

小朋友是如何找出错误的呢?

上海教育出版社又作何回应呢?

和指导君一起来看看吧!


沪教材又出错!上海2年级女生发现一教材有误!出版社已回应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上古化石“穿越”为现代陶艺?


“当时觉得这幅名叫《树叶》的作品很眼熟。”目前已经上三年级的吴叶凡回忆说,“这不就是我在自然博物馆里看到的海百合化石吗?”


其实,吴叶凡发现美术教材错误已经是上学期的事情了。早在今年年初,2021年开学的第一天,当时正读二年级的吴叶凡满心期待又好奇的拿出新领的课本来回翻看。当翻看到二年级第二学期的美术教材时,书上第13页右上角的图片吸引了她的目光——书中引用了一幅很眼熟的图片,下方文字标注为“《树叶》现代陶艺作品”。


沪教材又出错!上海2年级女生发现一教材有误!出版社已回应

(图片来源:021视频)


她觉得这个“艺术作品”眼熟,并不是因为她是艺术发烧友,相反,她其实是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资深”小会员。每逢假期,她都会百看不厌的前去馆中探索,对古生物区的化石更是如数家珍。


对化石相当熟悉的她怎么看这幅图都觉得像是海百合化石,便去找父亲求证。而她的抽屉里也恰好有一块海百合的模型,父女俩根据书本的图片和模型进行了仔细的比对,又上网搜索资料翻阅家中的相关书籍,最终一致认为这两者确实相似。

博物馆:图片确实存在事实性问题!


第二天,父女俩就一起前往上海自然博物馆求证了。

经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现场考证及图片对比,证实沪教版二年级美术教科书上的那幅“《树叶》现代陶艺作品”图片确实存在事实性的问题。

工作人员介绍说,海百合是一种寒武纪时期的棘皮动物。数亿年前,海百合生活于海中,具有多条腕足,身体呈花状,由于其形态神似树叶人们常常将它误认为是一种植物,“海百合”也因此得名。“我们馆方认为,小朋友的判断是正确的,小学美术课本中的配图确实存在错误。”


沪教材又出错!上海2年级女生发现一教材有误!出版社已回应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而在吴叶凡发现该错误后,她便多次去博物馆向工作人员进行求证和分享。也赢得工作人员的表扬和认可:“她是我们自然博物馆合格的小会员!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面回应!


昨天下午,上海教育出版社相关负责人来到吴叶凡所在的学校,给她赠送了书籍,并对她能指出书中错误表示感谢。目前,出版社已第一时间将错误进行溯源并上报修订,并赠送一套书籍表示感谢和鼓励。


沪教材又出错!上海2年级女生发现一教材有误!出版社已回应

(图片来源:021视频)

这次“纠错”经历大大激励了吴叶凡,她开心地表示,能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自己很激动、很开心,“以后我会继续认真学习更多的知识”


教材出错非个例,各路学生显“身手”


沪教版英语教材出错!小生物迷纠错!


无独有偶,预习沪教版英语教材的12岁学生小崔也发现了教材上的错误。


来自沈阳的他从小就是个生物迷。而他在英语书上发现单词“Bee”上面的图片并不是蜜蜂,而是食蚜蝇!


沪教材又出错!上海2年级女生发现一教材有误!出版社已回应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小崔从小就喜欢生物学,在小学时,同学们就戏称他为“蚂蚁小崔”。他在家里养过10多种蚂蚁,观察他们的习性、种群内的分工。对于各类昆虫也是了如指掌。


教材发现问题后,小崔和妈妈给上海教育出版社打了电话反映问题。


而出版社经过专业的核实后,也确定了教材图片确实出现了实施问题,并表示因需向教育部报备、送审等问题,教材上的错误图片会在下次重印时再进行替换。同时,出版社也对同学的细心表示了感谢和认可。


上海初中生指出历史书钱币错误


而上海的初中生也不甘示弱。顾则行在翻看《中国历史地图册》第41页时,看到引用了两枚古钱币照片,文字标注为“北魏孝文帝时期的铜钱太和五铢和宣和通宝”。


可是根据他的历史知识,宣和通宝的“宣和”并非北魏孝文帝的年号。他随机上网查了宋徽宗、北魏孝文帝的年号,又参考查阅了其他古钱币书籍,确认“宣和通宝”是宋徽宗时期所造。并对教材提出了质疑。


沪教材又出错!上海2年级女生发现一教材有误!出版社已回应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而该教材的责任编辑张怀则表示,教材此处确有不妥。宣和通宝钱币在孝文帝时期存在过,只是时间很短,因此存在争议。出于教材需严谨、科学的角度,出版社会考虑在修改教材时将这一处图文删掉。


网友大赞素质教育


学生给教材纠错的事情不一而足,网友纷纷为当今孩子们广泛的知识面和严谨点赞,同时也赞叹家长、博物馆和出版社与孩子一起纠错的行动


沪教材又出错!上海2年级女生发现一教材有误!出版社已回应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更有网友感叹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发展个人兴趣,学习更广泛知识等方面带来的益处。


沪教材又出错!上海2年级女生发现一教材有误!出版社已回应

(图片来源:人民网新浪微博)


“双减”减的是过重的学科负担,而不是知识。能够让孩子们从课本学习中抽离出来,通过汲取更多自己喜欢的知识来扩充自己的学习面,发展更为广泛的兴趣,最终做到全面发展,快乐成长,才是“双减”的目标!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021视频、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新浪微博、网络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上海幼升小指导,版权归原公众号所有,若需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上海幼升小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通宝   上海   中国青年报   海百合   教材   北魏   陶艺   化石   新浪   树叶   博物馆   确实   出版社   错误   来源   年级   女生   发现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