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中和女儿一起学英语,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过去两年中和女儿一起学英语,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刚过完元旦,在这个除旧迎新的日子里,回顾过去两年我同女儿raina学习英语的历程,总结过往经验,从而知道我们过去做对了哪些事,以及还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我自己的英语水平一直比较弱,和很多中国学生一样,我只能看懂一些简单的文章,但无法听懂,也无法开口与人交流。我知道在缺乏语言环境的国内,要想学好英语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正因为知道这份艰难,我更加重视孩子的英语教育,为了做好孩子的英语启蒙教育,我从raina3岁时开始主动营造一个类似双语的环境,就目前来看,这种主动出击的做法起到了显著的成效。

孩子差不多从3岁开始用中文和我交流,在此之前,她一直在自我训练听的能力,直到某一天,她开始大量的说话,仿佛一夜之间突然学会说话一般,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感受让我印象深刻。当我发现孩子开始用语言和我进行交流后,我觉得可以开始营造双语环境了,因为在这个阶段,我和孩子说英语,如果孩子听懂了,她就可以通过中文或特定的行动带给我即时反馈,我需要的正是这种有效的即时反馈。

从那时开始,我逼迫自己只能用英语和孩子说话(你没有听错,是只能用英语说。),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个要求过于高了,以至于我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开口和孩子说话,但这样做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我从单词开始说起,然后开始说简单的词组,接下来才是说一些简短的句子。虽然我还无法听懂那些哪怕是最为简单的英文资料,但是我能看懂它们的意思,只要看懂了,我就能够说出来,哪怕发音并不完全正确。

后来,raina成为我最佳的口语练习对象,因为和孩子说英语,根本不用担心孩子会嘲笑你的发音,也不用担心孩子会纠正你的错误。于是,我可以放心大胆的尽情的在孩子面前说英语,这样一来,我的口语能力就提升了,我开始觉得说英语也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说自己的母语一样。

我想,对于其他家长来说,同样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放心大胆的用英语和孩子说话,不用担心孩子是否听懂,也不用担心其他家长会笑话,更不用担心自己说错了。随着我和raina英语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发现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从孩子4岁开始,我用英语和她说话,她就会用中文回答我。当raina5岁时,她的英文听力已经累积到一定程度了,于是,她开始用英语和我交流,这个过程和当初她学中文的过程如出一辙。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孩子学习语言的方式和我完全不同。raina学习语言都是从听开始的,她先训练耳朵的听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训练自己的嘴巴,即开口说话。后来我发现,原来不是孩子不想说话,而是她太小了,听力优先发育,声带和口腔肌肉发育滞后,因此,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是先学会听,再学会说。这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就没有这种困扰,我们可以同时训练自己的耳朵和嘴巴,边听边说!这样可以同时训练我们对声音的辨识度和对口腔肌肉发音的准确度,这种训练方式的核心就是:“模仿”,正如孩子模仿和辨识大人的发音一样。

在此之前,我只知道过去学校教育流行的那套学习语言的方法,现在看来是走了弯路,按以往的学习方法,很难突破英语。通过以往的实践和总结,我发现口语和听力是相辅相成的,并不能独立来看待,在我读书的那个年代,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来学习语法和阅读训练,以及背诵单词,却很少花费时间来听英语原声资料,更不会花费时间来练习说英语。

据我了解,我身边很多长辈的孩子中,那些正在就读高中和大学的孩子,他们的听力训练也仅仅是在听力考试之前突击训练一番,口语方面基本上也是“哑巴英语”,他们学习了多年的英语,但并没有将英语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在这一点上,raina要做得更好一些,她把英语看作是一门语言,而不是一门科目,而会听和会说是最基本的语言功能。从她3岁能看动画片开始,她每天都会花费5~10分钟时间观看英文动画片,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尽可能和她用英语说话,遇到不懂的,就马上查电子词典,边查边说!这样一来,她就不会觉得英语离她很远,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能用到的东西。

在她5岁进入纯英语教学的幼儿园之前,她已经能基本听懂英文动画片,她的听力水平已经超过了我。由于之前积累了足够的听力基础,就在她进入这所幼儿园的第一个学期期末的时刻,她的英文口语能力开始爆发了,突然有一天,她开始在中文中夹带单词,很快她开始时不时蹦出一些短句,直到最近的一天晚饭时,在餐桌上,她毫无预兆的用英语和我说了一大堆话,说得我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这种感受真是似曾相识。

随着女儿的英语水平大幅度提升,我反而有了进一步提升英语的动力了,以前是我一个人唱独角戏,现在好了,终于有人能和我用英语交流了。这个时候,我积累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了,我需要进一步加强口语和听力的训练。同时,我需要进一步纠正发音,我虽然不追求所谓的“地道发音”,但我通过测试,我发现纠正发音可以帮我在口语和听力方面实现有效的进步,而不是做无用功。

为什么说是有效的进步呢?因为我之前在训练口语和听力的过程中,做了很多无用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效果甚微。这里面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如果忽视了这些细节,训练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首先是听力训练的问题,有的人喜欢把英语原声资料作为背景声音来“磨耳朵”;有的人很少精听一段音频,而是跳过那些听不懂的,只听那些能听懂的;有的人听不懂还硬听,反复听还是听不懂;有的人光听,不跟读,不朗读,总之,这些方法基本都是无效的。然后就是口语的问题,我们要么对照文本资料,边看边说;要么就是同时对照音频和文本资料,边听边看边说。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最终我们耳朵听到的声音和自己嘴巴说出来的声音并不是一回事,如果我们有仔细听那些音频的话,我们会发现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英语词典上的音标发音和耳朵里面听到的真实发音,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我们总是忽视自己听到的声音,我们习惯根据自己看到的东西和理解的东西来学习外语,raina学习外语的过程与此有根本上的区别,她由于不识字,看不懂文本,因此她是根据自己听到的声音来理解这个世界的。

基于这些问题,我采取的方式是:针对特定的视频资料进行精听,并且边听边说。我选取的学习材料是raina喜欢的一个动画片,选择它的原因一是为了便于和女儿交流,二是因为这个动画片对我来说有难度,需要努点力才能消化掉,但又没有难到够不着的程度,这种难度可以让我处于“学习区”的最佳状态。动画片非常有趣,里面的台词也很简单,要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是要想听懂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你真的仔细听的话,你会发现老外说的英语和我们中国人说的英语不是一回事,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老外说话的语调、节奏、连读、浊化音等发音规律,甚至很多单个单词的发音和我们平时看着音标读出的发音都不同。我不仅需要能够听懂这些发音细节,还需要通过跟读的方式,让自己的发音尽可能和原音保持一致,只有这样做,我才能跟上老外说话的节奏和速度。

如果我们只会放慢音频速度来听,就只能听懂慢速发音,而无法跟上老外正常的说话语速;如果我们训练听力不听细节,我们就无法听懂老外在说什么;如果我们说话时,不模仿自己耳朵听到的这些真实的声音,那么我们就很难听懂老外的发音,因为口语发音会影响到听力的准确度和适应度。

当我遇到难以听清的句子时,我会通过分段按暂停键的方式来听细节发音,每一次重复听,我只会听想要关注的那一小段,这样逐字逐句的听清楚,搞明白,听力和口语就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并且这种提升是可感知可累积的,而不是做无用功。从目标效果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目标不是每天花了多少时间来学习,显得自己有多努力,而是需要清楚的知道我们最终掌握了多少能力。

根据我目前的测试,在正常情况下,一集24分钟的动画片,30分钟内要听完一遍并不算难,但如果按照逐字逐句精听和跟读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所谓的针对性的训练类似于“刻意练习”的方法,就是针对自身听力和跟读的难点及弱点,进行重点训练,逐个突破。),播放7~10分钟的视频内容,需要耗费50分钟的训练时长。

在英语口语和听力的训练中,我总结的经验是:快就是慢,慢就是快。虽然我的学习进度看似缓慢,但效果是显著且真实的,通过这样的训练,我更容易听懂英语的原声音频,能够跟上老外说话的节奏,并且可以马上把学到内容用于日常交流中,发音也变得更加地道。

我还会利用每天接raina放学回家的时间,在路上和她分享各自当天学到的单词、拼写发音和句子,学习交流也就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我的学习进度是同raina保持一致的,目前她在学自然拼读,我也从她那里学会了很多拼读规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和他人进行交流。

对比之前的学习效果来看,我的感受是每天1个小时的训练效果是能够被真切的感受到的,在此之前,无论学了多长的时间,都没有明确的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在听力训练方面,我还需要补充一点,在我们还不熟悉视频内容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边看字幕边训练听力和口语,字幕和其他所有文本资料都是很好的辅助工具,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也帮助我们适应原音播放的发音规则、节奏和语速,但是当我们熟悉这些细节后,需要抛开所有的辅助工具,能听懂无字幕的原音播放,这样我们的英语听力也就上了一个台阶了。

目前,raina和我的英语学习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将会继续提升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在不远的将来还会涉及到英文的阅读和写作,争取在两年后通过剑桥少儿英语的等级考试( Cambridge Young Learners' English Tests)。

明年,我还会和大家分享我和raina学习英语的心得体会,我们相信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学习这件事上一劳永逸,走得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英文   英语   发音   动画片   听力   口语   老外   说话   女儿   声音   效果   努力   能力   语言   方式   孩子   时间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