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你的舒适区,可能就是你的禁锢之地

文/学乃身之宝

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位服刑人员,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他就是图书管理员老布。

老布在监狱服刑50年,虽然到了被假释、重见天日的那一天,但他却挟持狱友,企图制造一场犯罪。因为他不想出去,他不想再次踏进社会,他只想在监狱里度过余生。

自我成长:你的舒适区,可能就是你的禁锢之地

为什么呢?

难道监狱比外面的世界更好吗?

对于老布来说,是的!因为监狱是他的舒适区。离开监狱,他就相当于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人,回到阔别50年的新社会,会让他心生恐惧,惶恐不安。

其实,我们普通人也是如此,有时也不敢离开舒适区,但真正的成长,一定要走出舒适区,否则,舒适区,就会成为我们的“监狱”。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如何走出舒适区,获得自我成长。

自我成长:你的舒适区,可能就是你的禁锢之地

1.让你痛苦的人或事,或许是你成长的时机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但其实,“害”又是无法避免的。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开篇说的:“人生苦难重重。”这就告诉了我们,痛苦或挫折的必然性和彻底性。

而从自我成长的角度来说,让我们痛苦的人或事,或许是我们成长的时机。

比如,当我们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我们就可以借此机会去深入了解,看看到底是什么让自己这么痛苦(或是在意他人的看法,亦或是想改变他人的做法,再或是其他等等),这样我们就会更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或明白自己的沟通能力有待提升,再或是其他方面需要提升或改善;

再比如,我们和伴侣总是争吵,很苦恼,这时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去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会争吵不断,矛盾的背后是什么,以及怎样减少争吵,或把恶性争吵转变为良性争吵等等,这样我们也是在成长。

可见,当我们把痛苦看作自我成长的契机时,痛苦就不单单地给我们带来不舒服,而是在帮助我们克服这种不适,进而获得成长,而这就是在走出舒适区。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通过让自己痛苦的人或事,直面痛苦,认清现实,了解自己,进而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

自我成长:你的舒适区,可能就是你的禁锢之地

2.你的舒适区,可能就是你的禁锢之地

前面说了,如果我们能够积极看待痛苦,就可以通过痛苦获得自我成长,但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就像影片中的老布,他没有勇气或能力让自己适应监狱外的生活,最后不得已悬梁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然,老布选择这条路,也是需要勇气的。

但我想说的是,身为普通人的我们,更多的是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考虑,因为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否则我们就成为了一只温水里的青蛙。

自我成长:你的舒适区,可能就是你的禁锢之地

影片中还有一段经典台词:

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正如我们的生活,如果一直习惯了不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这个让我们习惯的日子,或许也成了我们的禁锢之地。

所以,我们应该有点儿危机意识、反思意识,以及成长意识。

自我成长:你的舒适区,可能就是你的禁锢之地

3.真正的成长,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其实,我们对“舒适区”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很多人认为,既然“舒适区”有可能成为自己的“监狱”,那就跳出舒适区,让自己快速成长。

但这样是不对的。

因为好的成长,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有关“舒适区边缘”,心智探索者周岭老师在《认知觉醒》一书中曾有过详细的解释。

他认为,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舒适区边缘)——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可见,避免让自己的舒适区成为“监狱”的做法,就是找到与自己现状相匹配的舒适区边缘——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易适中的地带。

自我成长:你的舒适区,可能就是你的禁锢之地

而这就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最佳承受范围在哪里。

说到了解自己,又回到了让我们痛苦的人或事,可见,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

挫折或痛苦——让我们了解自己——走到舒适区边缘——自我成长——再次遇到问题或困难——更加了解自己——再次进入与自己状态相匹配的舒适区边缘——获得更高层级的自我成长。

关于直面痛苦,我们还可以借鉴意义疗法创始人弗兰克尔的做法,即从生命的意义这个角度去理解苦难。

他认为,当我们能够积极对待不可改变之命运时,我们主要关注的就不是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而是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也就是说,我们找到生命之意义的方法之一,可以是忍受苦难。

自我成长:你的舒适区,可能就是你的禁锢之地

写在最后:

其实,成长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因为我们人类的大脑(人的本能脑和情绪脑)天性急于求成、避难趋易,喜欢待在舒适区,逃避真正的困难,所以我们想要实现自我成长,除了拥有面对痛苦的积极态度外,还要在认知上觉醒。

认知觉醒,才是我们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清楚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就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

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

自我成长:你的舒适区,可能就是你的禁锢之地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克尔   舒适   自我   借此机会   监狱   认知   苦难   边缘   做法   困难   痛苦   意义   习惯   能力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