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你现在的情绪失控,或许都是原生家庭的痛

文/学乃身之宝

德国著名心理医生斯蒂芬妮·斯蒂尔在《突围原生家庭》一书中指出:“在原生家庭中,如果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重视和理解,那么,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会采取一切手段,做更多的事情来弥补自己缺失的东西,以至于变得失去理智,情绪失控。

其中,基本心理需求指的是,关系需求、独立和掌控需求、快乐需求、自我价值和渴望被认可的需求。

也就是说,上述四种需求会对成长中的孩子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这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所以,很多时候,容易情绪失控的我们,很可能都是原生家庭的痛。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重点说说委屈感、控制感和孤独感,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心理学:你现在的情绪失控,或许都是原生家庭的痛

1.脾气好的乖孩子,内心很可能藏着一个憋屈的灵魂

如果父母爱的能力有限,或者共情能力欠缺,很少体会孩子的感受和愿望,那么孩子就会把自己的基本心理需求放在一边。

就像电影《孔雀》里的姐姐,在贫瘠压抑的家庭氛围中,根本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和爱,而她也变成了那个看似顺从,脾气很好的孩子,只是她内心的痛苦无处诉说。

当伞兵,是姐姐的梦想。报名落选后,她伤心地躲在屋子里,不想吃饭,但是,在那个家里,吃饭是必须的,她没有选择不吃饭的自由,于是一家人“齐上阵”,直到她被迫吃下一口馒头,家人才“放心”地撒手,此刻,她的内心是委屈的、愤怒的。

心理学:你现在的情绪失控,或许都是原生家庭的痛

影片中这样“强迫”和“压抑”的镜头有很多,在那样的家庭里,压抑是常态,甚至想哭都是需要克制的。

虽说生活中,像影片中那样的家庭不多(有较强的时代背景,讲述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的故事),但那样的父母却很常见,他们经常忽视或呵斥孩子,导致孩子殷勤地去满足父母愿望,以让父母满意。

为了更好地适应父母的要求,孩子会压抑自己和父母相悖的感受和愿望,变得乖巧懂事。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逼孩子听话,相当于给孩子喂毒。

因为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道该怎样合理处理愤怒的情绪,在内心的冲突中,经常感到疲惫。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一个脾气好的好人,但内心却藏着一个憋屈的灵魂。

心理学:你现在的情绪失控,或许都是原生家庭的痛

2.对控制感的强烈渴望,很可能是内心缺乏安全感

原生家庭的痛,除了会给孩子带来委屈感之外,还会带来过度的控制欲。

那些独立和掌控感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长大后会极度缺乏安全感,他们会通过控制别人来让自己感到安全。

就像电视剧《黑冰》里的郭小鹏,在被执行死刑前的那番话,道出了他为什么贩毒的原因,其中他的不幸童年是一个主因。

心理学:你现在的情绪失控,或许都是原生家庭的痛

他说自己小时候犯了错,继父惩罚他的手段不是打他、骂他,而是让他挨饿,而且一罚就是好几天不给吃的,所以他平时会攒一些食物,藏在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地方,他不相信任何人,这让他的性格扭曲,同时,他将自己的学识和才智变为反社会、反人性的报复行动,他对权力有种充满变态的渴望,直到找到控制人最彻底的手段,那就是毒品。

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童年没有被好好满足掌控需求的孩子,长大后会有极强的控制欲,因为在他们看来,被自己控制的东西就像一根救命的稻草,只有紧紧抓住它们,自己才感到安全。

心理学:你现在的情绪失控,或许都是原生家庭的痛

3.总觉得孤独的孩子,或许是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

原生家庭中,还有这样一些父母,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他们一般都很强势,自以为是,缺乏共情能力,不会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总是把孩子推向孤独和恐惧的深渊。

就像电影《春潮》里的母亲纪明岚,她对女儿总是没有好话,也不给好脸,她想通过打击来“激励”女儿,让女儿找一个体面的人,过上好的生活。

但作为女儿的郭建波,身为一家报社的新闻记者,工作能力强,只是回到家之后,她在妈妈眼里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女儿,也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经常用抽烟排解内心的孤独和压抑。她渴望得到母亲的理解和安慰,但母亲没有满足她自我价值和渴望被认同的需求,而是各种打击,总是在外人面前贬低她,所以她一直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和爱。

心理学:你现在的情绪失控,或许都是原生家庭的痛

正如斯蒂芬妮·斯蒂尔说的:“最深的孤独,是父母不懂你。”

另外,被过度保护的孩子,也是在承受原生家庭的伤害。因为在那些溺爱孩子的原生家庭中,父母会给孩子留下这样的信念: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并不需要为此付出多少努力,而这会导致孩子对悲伤的容忍度比较低,抗挫能力差。

总之,在原生家庭中,当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很可能对他们的性格和成长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

心理学:你现在的情绪失控,或许都是原生家庭的痛

写在最后:

我们强调原生家庭的伤害,并不是在否定父母的心血,也不是想让他们为自己在成人阶段的问题负责任,而是想要深度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影响。

因为我们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看清现状,并将过去留在过去,重建自我。

当然,我们也要知道,没有完美的父母,就算再爱我们的父母,或多或少也会对我们造成伤害。

或许还有人疑惑,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只谈父母的伤害,不谈父母对孩子的爱呢?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基因决定论的角度来回答:

我们生来对坏消息的记忆就比好消息要深刻,记忆时间也要长。究其原因,在生存的过程中,警惕危险比记住美好的回忆更加重要。

心理学:你现在的情绪失控,或许都是原生家庭的痛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斯蒂芬   情绪   家庭   憋屈   心理学   委屈   脾气   愿望   内心   孤独   父母   女儿   母亲   需求   孩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