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 青少年抑郁,真的不是“戏多”

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 青少年抑郁,真的不是“戏多”


最近,B站一则关于“抑郁症患者”的短片火了,片名叫《灯火之下》,借一个患抑郁症的高中女孩纯子之口,表达抑郁患者的心声,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短片由3个人大附中的00后制作完成。


为了搞清楚青少年患抑郁症的现状,他们仨不仅拍了短片,还做了一系列研究:


走访抑郁症患者、咨询心理专家、发放问卷、分析数据......


这份研究成果最终获得了China Thinks Big 2019-20全国站Top5%的好成绩。


上周,我们对这个00后小组进行了采访。


他们调查发现:


抑郁症群体比想象中更庞大,其中青少年患者的数量更是惊人。而整个社会对抑郁症患者的忽视,加深了他们的绝望。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能给予这个群体更多关注,少一点质疑,多一分陪伴。


01

精神疾病更多是无形的较量


《灯火之下》的主角纯子,是高三学生,也是一名抑郁症患者。


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 青少年抑郁,真的不是“戏多”


对于自己究竟何时患病的,她也说不出个具体的节点来:


“其实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一开始就是单纯的心情不好,后来时间长了,就会因为一件小事持续难受一两周。”


而导致她心情不好的原因也很复杂,“家庭氛围不好,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也有,加之进入高中后学业压力陡然增加......”各种因素叠在一块儿,慢慢就崩溃了。


她有时甚至会因为丢了一支笔而大发脾气。


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 青少年抑郁,真的不是“戏多”


临近诊断的那个月,大概是纯子最难熬的一段时间。


那时她还不知道自己患了抑郁症,只是精神、身体都到达了无法承受的状态:


“每晚都会失眠,到凌晨四五点才会迷迷糊糊地睡着。早上六点半就要起床去学校,到了学校就趴在桌子上半梦半醒地发呆。”


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 青少年抑郁,真的不是“戏多”


更令人后怕的是,她那时候精神已经有些恍惚,上下学路上经常会崴脚、摔跤不说,过马路时甚至不知道躲车,经常被车主骂。


“那时候脑子里会有些奇怪的想法出来,后来会仔细地思考这些想法,比如死亡。”


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 青少年抑郁,真的不是“戏多”


慢慢地,纯子的身体也出现了预警,比如会消化不良、头晕等,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向外界求助。


纯子对老师倾诉:“老师,我真的很难受,我真的活不下去了。”


老师的回复是:“小姑娘花样年华,有什么活不下去的,操场跑两圈就好了。”


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 青少年抑郁,真的不是“戏多”


老师如此轻描淡写的安慰,进一步加深了纯子的绝望,“当时我就很无语,也很绝望,就是眼泪都流不出来的那种空洞洞的绝望。”


也正是这一次失败的交流,让纯子决定自救。


在某个冬天的早晨,她独自前往北京六院(北京最好的精神病医院)就诊。


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 青少年抑郁,真的不是“戏多”


确诊之后,纯子的父母即使看到了明白无误的诊断证明,也迟迟不肯相信,“他们不太理解我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


再之后,纯子虽然被允许大部分时间在家休息,但同学间的一些流言蜚语却还是传到了她耳朵里,“他们说我就是戏多、想偷懒。”


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 青少年抑郁,真的不是“戏多”


尽管纯子知道周围人大多都不是出于恶意,但无处不在的误解还是让她窒息。


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 青少年抑郁,真的不是“戏多”

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 青少年抑郁,真的不是“戏多”


短片最后,纯子说:


精神疾病更多的是一个无形的较量。


在这个艰辛的过程中,患者、医生、亲人、同事、朋友,都可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我希望大家可以给予这个群体更多的关注,同时少一点质疑,多一分陪伴。


而她的呼吁,也正好是制作这则短片,人大附中这3个00后想传达给大众的心声。

02

关注青少年抑郁症,

是父母的必修课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抑郁症正在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截至目前,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病。


每5个孩子就有1个抑郁!: 青少年抑郁,真的不是“戏多”


而这其中,根据2008年中国健康委的数据显示,中国有接近3千万儿童和青少年(小于17岁)有抑郁情况。


2012年,中国大陆25个地区2679名青少年(10-25岁)抑郁比例为20.3%。也就是说大约5个孩子中有1个有抑郁倾向。


可以说,我国青少年抑郁问题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虽然孩子导致孩子抑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与孩子天生的性格气质有关、与一些创伤性事件有关、与学业压力有关等。


但研究发现,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功能健全的家庭里,发生抑郁的几率会大幅降低。


一般来说,功能健全的家庭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 相互平等。


父母和孩子对彼此的付出是平等的。在父母有困难时,给孩子参与帮助的机会;当孩子有需要时,父母也积极回应。


② 交流与连结。


家里没有冷暴力。所有家庭成员都能安全地表达情绪,能自在地聊天。


③ 和谐大于冲突。


虽然有冲突,但家庭主旋律是和睦开心的。


④ 好的情绪氛围。


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温暖的,充满爱的。每个家庭成员都发自内心想回家。


总结来说,这四个方面其实就在讲一个“爱”字。


爱彼此并让彼此感觉到爱。


当孩子出现抑郁的情况,一定要先从自己、从家庭功能上寻找原因,看看这个家还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吗?


青少年抑郁,它可能随时或者已经发生在我们周围,甚至我们自己家里。


它不是个案,已经发展为一种社会问题。


作为父母,关注青少年抑郁症已经成为必修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抑郁   青少年   孩子   氛围   患者   短片   群体   绝望   情绪   不好   父母   人大   老师   家庭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