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夺冠》热映背后,郎平的教育观值得所有人深思

当下最热门的电影,《夺冠》必属其一。


在经历了更名、春节撤档、重新上映、提档等一系列操作,命运多舛的《夺冠》终于赶在国庆前上映了。


电影《夺冠》热映背后,郎平的教育观值得所有人深思


这部由陈可辛导演的体育传记电影,以几代中国女排的故事为背景,时间跨度近40年。从1981首夺世界冠军,到2019年拿下第十个世界冠军,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


“通过一支球队去拍一部时代史,这是除了中国女排之外,很少有其他运动队能承载得了的,碰到这个题材是我们的幸运。”


曾有人不解:中国乒乓球和跳水都傲视全球,为什么成为时代精神的却是中国女排?


网友的回答是:“中国乒乓球独孤求败,中国跳水难逢敌手,而中国女排却不一直是统治冠军,而是不管高峰、低谷都从不放弃,顽强拼搏,打出了很多铁血时刻。”


一句话,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女排,从来都赢得不太容易。


当然,电影《夺冠》里除了一些超燃的场面让我们内心澎湃、传递的女排精神让我们热泪盈眶以外,其中所透露出来的教育启示,也值得我们深思。


因材施教才是教育之道


郎平在因伤退役,告别运动员生涯的日子里,无论在哪个国家执教,她总是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迅速带领一支弱队崛起。
在2009—2012年期间,中国女排再次陷入低谷,开始沦为一支二流球队。郎平2013年临危受命,再次出任国家队主教练。她向体育总局提了一个条件:“必须保证我对女排选人用人的话语权”。
于是,她开始全面启用新人,从各省征调有潜力的队员,组建了一支前所未有的“大国家队”,每次集训名单多达二三十人。通过扩大集训名额,她希望促进队内的良性竞争,也给新人更多机会。
“大国家队”战略,使朱婷、袁心玥、张常宁等一大批大家今天所熟知的排球女将,有机会展露头脚。


当然,这也离不开郎平的“慧眼识英雄”。


电影《夺冠》热映背后,郎平的教育观值得所有人深思


可不是么。今天的“MVP女王”朱婷,曾是河南二队的一个队员,郎平在一次全国联赛上见过她。那个时候的朱婷,年龄小,水平也不高,却给郎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年后,朱婷个头长到了一米九,但是营养差,“两条胳膊像麻杆”,郎平却坚信,这孩子是个苗子,可以慢慢培养。就这样,朱婷的名字被写进了试训名单。


同样,被国际排练评为“世界十大新星”的袁心玥,也经历了不拘一格的选拔过程。当时的国家队没有副攻,郎平听说八一队有个孩子,袁心玥,身高两米。郎平希望能将她调过来试试。但是她的各项系数很差,助理教练很不理解,“这也太软了吧?这得什么时候能用上啊?”郎平倒是不着急,“慢慢练”。这就样,郎平重新教袁心玥扣球,一点一点纠正技术动作。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些女排姑娘的幸运之处,不仅在于遇到了伯乐郎平,更在于遇到了一个懂得如何因材施教、挖掘个人潜能的教练。
为了能更好地指导这群充满个性的90后姑娘,郎平会做非常充分的功课,并对这支年轻的队伍充满耐心。
《体坛周报》曾报道了一个细节。2013年,新组建的国家队在体育总局排球馆进行第一次集训。郎平初见姑娘们,就带来了一张详细的调查问卷:

从“队员的性格和技术特点”,


到“你认为国家队在里约奥运会周期的奋斗目标应该是什么?”


再到“你能为球队做哪些贡献?


你希望教练在哪些方面给你更多帮助......


她希望通过这张问卷,更深入地了解队员,做到因材施教。


其实,早在90年代,郎平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
在美国读研究生时,她曾学过运动心理学,明白对待不同性格的队员,应该采取不同的办法。因此,在执教时,她会从性格开始,非常仔细地观察每个队员。无论训练场还是赛场上,队员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郎平都了然于胸。
“新队员刚来是一种什么心情、打替补是什么心情、打主力是什么心情、打好了是什么样的心情、打得不好会担心队友有什么看法……有时候她们虽然不说,但是她的表情和表现,瞒不过我。”
除了对队员心理的准确把握,郎平还知道,什么样性格的队员,要用什么样的训练方式,比如:对待性格大大咧咧,火爆直爽的队员,她会非常直接地指出对方身上的问题,将队员一下子“点醒”;对于那些自我要求高、内心却又敏感的队员,她总是以鼓励的方式,缓解队员内心的焦虑。


总体上,郎平对队员们一直都是不厌其烦地谆谆教导,无论表现如何,从来不曾打压、打击队员。她对人才培养充满耐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位优秀的教练员,更像是一位深谙教育心理学的老师。
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越优秀越好,但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全能型人才毕竟很少。因此,对于教育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尊重不同人才身上的特点,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配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这,才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电影《夺冠》热映背后,郎平的教育观值得所有人深思

好的教育一定是有温度的教育


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它的工作对象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是独立的有意义的生命体。授业解惑只是老师需要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更多的是老师要学会关心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陪着学生一起成长。只有这样,老师才能为“师”。


电影中,让我感动落泪的一个细节,是1981年世界杯前,因为我们国家很落后,女排技术也跟不上,中国女子排球队时任主教练袁伟民,对女排的姑娘们苛刻冷血到极点:


受伤也不能停止练球,错了就要以数倍训练量惩罚,大年三十的晚上在训练场上练到大年初一。


当姑娘们训练结束,到食堂吃饭时,看到冷血暴君般的袁教练,不知什么时候,已偷偷把他们的家人都叫来一起团圆。


姑娘们在委屈感动中,和家人拥抱,泪流满面。

电影《夺冠》热映背后,郎平的教育观值得所有人深思


我想,无论是袁伟民,还是陈中和,抑或后面的郎平,他们能成为国家级的排球教练,带出一个又一个出类拔萃的排球运动员,赢得他们的尊重,迎来自己职业的高光时刻,并不仅仅是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还源于他们对手下每一个球员发自内心的爱。


同样,作为一个老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从自己的工作中感受到价值和意义,对学生的爱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热爱,是事业最好的助推器


无论从事怎样的事业,热爱都是最好的动力。热爱教师职业是教师走上优秀之路的前提。不热爱自己职业身份的好教师是根本不存在的。


唯有热爱,才能让我们不顾一切地付出,甘之如饴地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电影里,郎平问女排队员:“你们为什么打球?”历经沉浮后,郎平对着新一代的队员说出了她的答案:“姑娘们,好好地享受体育本身。”找到所热爱的事业,成为最想成为自己,拥有值得付出的机会,本身即是幸运。


戏中的郎平因为热爱献身排球事业,而戏外的扮演者巩俐也同样因为热爱而投入角色。电影上映后,许多人对巩俐的表演印象深刻,评价她“像素级神还原”郎平。就连和郎平朝夕相处多年的女排姑娘们也说:“她第一天走进来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惊呼,真的好像。”这样的“完美复制”,源于巩俐对郎平长时间的观察和体验,这一切,都是源自一个专业演员对职业的热爱。

电影《夺冠》热映背后,郎平的教育观值得所有人深思


一直以来,关于拼搏与激励的“女排精神”,我们谈得很多,但是指向自我学习、不断突破和创新的“女排精神”,我们却谈得不多。


因此,当电影《夺冠》带我们重新回味中国女排的蛰伏和登顶之路,我们也不妨从“教育者”的角度,去看待郎平,去体会更全面、立体、丰富的女排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伯乐   因材施教   电影   女排   排球   国家队   中国女排   队员   教练   所有人   内心   性格   事业   老师   精神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