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答全国政协委员:根据需要将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

2020年,教育部进一步加大对编程教育的扶持,多个省市将人工智能代入课堂,甚至是中高考;


12月9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172号(教育类297号)提案答复的函》,针对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稳步推动编程教育纳入我国基础教学体系,着力培养数字化人才的提案》予以回应。

教育部答全国政协委员:根据需要将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


《答复函》称,教育部高度重视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已制定相关专门文件推动和规范编程教育发展,培养培训能够实施编程教育相关师资,将包括编程教育在内信息技术内容纳入到中小学相关课程。


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
下面几则新闻,一定让你对编程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知,因为从现在起:
编程教育不再是普及阶段,而是成为了必修课程!

020年11月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初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规定信息技术考试中包括程序设计。
编程正式进入中考模式!

教育部答全国政协委员:根据需要将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


初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用于学生初中毕业认定和学校自主招生。

2020年8月

厦门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精神,深入实施《厦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厦门市将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试点。
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教学,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并确保每学期不少于16课时。
厦门市表示,鼓励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编程教育,小学阶段可开设Scratch等趣味编程教学,初高中阶段可安排学习Python等人工智能编程语言。

教育部答全国政协委员:根据需要将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

2020年9月

湖北省武汉市教育局发布通告,今年秋季在部分中小学试点开设人工智能的编程教育课程。

教育部答全国政协委员:根据需要将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


除此之外,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编程的身影——

教育部答全国政协委员:根据需要将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

(2019高考全国卷1理科数学真题)

教育部答全国政协委员:根据需要将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

(天津2019高考文科数学真题)
从整个教育发展来看,中国教育体系改革越来越注重思维过程,加重考察创造力、想象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从趋势来看,人工智能、、科技教育、编程教育等领域仍然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创新”与“实践”在将来也会成为重要的评判标准。
由此可见,让孩子学习编程已然不是兴趣所需,而是逐渐成为与语数外同等重要,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知识了。
编程时代已经来临,学习编程成为了时代热需,学习编程不是为了让孩子以后成为程序员,而是让孩子在未来的科技时代拥有足够的竞争力。

为什么学编程

1


编程是一门面向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世界性的语言。


学会编程,虽然不一定能保证孩子未来获取财富的能力远超同龄人,但他看待世界的眼光和思维逻辑,必将高出同龄人。
编程能带给孩子不一样的体验,就仿佛从房屋居住者变成房屋建造师,这种从使用到创造的奇妙变化,更能让孩子体会到编程的魅力,深刻地感受到,编程赋予自身的变化。
时至今日,孩子学编程不再是一种附加技能,而成为了教育“刚需”。

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2


1、有助学学习成绩提升
编程含有很多在学校课堂上接触学习到的知识点,例如循环、判断、随机数、坐标、变量等数学知识。
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找到逻辑关系或利用数学知识(如基础数论、组合数学、计算几何等)去构建数学模型,这就有效训练了孩子的数学思维与解题能力。


2、增强未来竞争力
2018年,有一则新闻在朋友圈刷屏了很久。
一名15岁的初三学生温铠瑞,凭借着在编程赛事中优异的成绩,获得清华大学高考加60分录取的优惠,被清华提前锁定。


教育部答全国政协委员:根据需要将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


这样的新闻,随着这几年信奥赛如火如荼地开展,已经屡见不鲜了。所以说,让孩子学习编程,不仅仅只是获得了一个新技能,更重要的是比同龄人拥有更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在简历添上厚重一笔,助力升学。
在未来,编程将是一个基础的能力。而编程教育是一门语言、一种思维习惯和一种表达方式的养成,最适合从小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教育部   中小学   厦门市   海淀区   信息技术   北京市   人工智能   同龄人   政协委员   思维   阶段   能力   课程   数学   未来   孩子   学生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