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多吃这4种金牌水果,孩子少生病!聪明的妈妈都收藏了

转眼间,已经进入了大雪的节气。


随着温度越来越低,晨妈有一个很直观的感觉就是:喉咙很干燥,有时候早晨起来嘴巴都有点起皮。


面对冬天这种干燥的天气,补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除了日常要多喝水以外,还要记得给孩子安排上这些水果哦~


梨子中含有大量的元素。如:苹果酸、柠檬等有机酸,还有葡萄糖、蔗糖、果糖、烟酸等。


并且,梨的味道香甜,水分多,口感脆,很多孩子都很喜欢吃


《神农本草经疏》记载:


“梨,能润肺消痰,降火除热,主热嗽止渴,气喘热狂,胸中痞塞热结等。”


由此可见,梨不仅可以解渴,还可以降火、润肺等,在冬天多给宝贝们弄一些梨子吃是不会错的。


冬天多吃这4种金牌水果,孩子少生病!聪明的妈妈都收藏了


梨子还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就是吃法很多。
它不仅能生吃,还可以煮着吃,蒸着吃,和冰糖一起炖着吃。


晨妈在这里教大家一种最简单的梨的做法:银耳梨子粥。


银耳梨子粥


材料:银耳20克,梨30克,胡萝卜40克,枸杞适量,红枣3枚


调料:陈皮2克


做法:


甘蔗


在晨妈的印象里,一到过年,家里的餐桌和茶几上就必备瓜子和甘蔗。


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被称为“糖水仓库”。


虽然甘蔗不是很好啃,但是甘蔗也是冬天补水的一个金牌水果。

冬天多吃这4种金牌水果,孩子少生病!聪明的妈妈都收藏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写道:


“蔗,脾之果,其浆甘寒,能泻火热,消渴解酒。”


甘蔗不仅能够解渴补水,还能够解酒。除了这些之外,甘蔗还有一个作用——炼糖。


我们常见的块状的红糖,就是由甘蔗榨汁后,浓缩形成的带蜜糖。(黑糖也是红糖的一种)


这种块状的红糖能润肺、补血、化瘀,是女性们补血的好东西,所以宝妈们可以多吃一些~


对于孩子来说,牙齿发育尚未完善,直接食用甘蔗会有些费劲,所以最好的食用甘蔗的方法就是榨汁。


柚子


柚子中富含很多天然微量元素,热量低,糖分少。


柚子中的水分很多,每100克大概含有80%的水分,在干燥的冬季,可以带着孩子吃柚子补补水。

冬天多吃这4种金牌水果,孩子少生病!聪明的妈妈都收藏了


如果孩子觉得柚子味道有些苦、酸,晨妈也可以教大家一招柚子的做法:蜂蜜柚子茶。


蜂蜜柚子茶


材料:柚子一个,蜂蜜250克,冰糖100克,盐5克


做法:



做好后的蜂蜜柚子茶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泡水喝,没有了柚子的苦味和酸味,还有甜甜的蜂蜜味,孩子们一般都不会拒绝~


另外,柚子皮自带一种天然香氛,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去味。


吃剩的柚子皮放到冰箱里,可以去除冰箱里的异味,而且,柚子皮还可以防止冰箱里的食物串味。


砂糖橘


要说冬天的年货里有什么必不可少的水果,我想除了晨妈前面提到的甘蔗外,就是砂糖橘了。


沙糖橘,又名:十月橘。沙糖橘鲜美而极甜,无渣,口感细腻,冬季必吃的水果之一。

冬天多吃这4种金牌水果,孩子少生病!聪明的妈妈都收藏了


砂糖橘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维生素C,水和维生素C对我们的身体来说,都是需要补充的物质,所以在冬季可以多吃些砂糖橘。


在砂糖橘中,还含有挥发油、柠檬烯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利于痰液的排出,起到化痰的作用。


而且,砂糖橘不仅味道好,价格还不贵,宝妈们可以多买一些,也不会觉得心疼~


吃水果的几个疑问


晨妈相信,很多家长对于吃什么水果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是对于如何吃水果还是有些小疑问。


1.

冬天吃水果可以加热吗?


一些家长在冬天给孩子吃水果的时候,怕孩子拉肚子,会把水果加热后再给孩子吃。


高温会破坏水果中的维生素C,因此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不宜加热,如:橙子、猕猴桃、草莓等。


2.

可以空腹吃水果吗?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不要空腹吃水果,因为水果会让他们有饱腹感。


这种饱腹感的存在,会减少他们的饭量,影响正常饭菜的摄入。


3.

水果当饭吃?


任何食物再好,都不可以过分的食用,水果亦是如此。


晨妈前面提到的水果,虽然对身体较好,但是也不能取代正常饭菜的营养。


在给孩子吃水果的时候,不可以把水果当饭,要适量食用,才可以保证营养平衡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冬天   水果   孩子   梨子   银耳   砂糖   红糖   柚子   甘蔗   红枣   胡萝卜   蜂蜜   水分   维生素   金牌   做法   聪明   妈妈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