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做一个宽容的人

从今天起,做一个宽容的人

俄国作家斯宾诺莎曾说过:人心不是靠武力来征服,而是要爱和宽容来征服。在这个信息化的大时代,人与人的互动交流愈加频繁,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而在沟通与接触的过程中,人与人的摩擦也在所难免,同事之间、亲人之间、朋友之间,都会产生矛盾,一味地争吵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吵完之后,是深深的伤痛,那么,为什么不能对自己说,宽容一点呢?

从今天起,做一个宽容的人

①待人宽容,收获智慧

我的顶头上司是一位非常可爱的女士,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没心没肺。我们部门一共两个人(我和她),可我们办公室的配置却是比肩董事长的,各个部门都喜欢调侃我们:XX部也出了一位董事长。其实,我的领导只是一位心性率真的人,想要把工作的当成生活,所以稍微追求了一下办公环境的品质。但是,我们当初刚刚认识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我对她的挑剔、摆谱、颐指气使都深恶痛绝,觉得被安排在这样一个部门,真是糟糕透了。但是通过长期的相处,我发现这位女士纯真可爱、有点“二”。她会经常记错时间,5点的会议记成4点,结果白跑一趟;总是将吃完的零食袋,放在离她最近的同事桌上,比如我的;还喜欢和修电脑的IT小伙子谈论人生,虽然小伙子可能还不太懂人生......她虽说有点迷迷糊糊,但在大事上确是毫不含糊。食堂的饭菜不卫生,她第一时间在公司群怒怼后勤部,为我们出气;公司的项目申报在即,当时我们俩都是新人,找不到部门配合,是她硬拉着董事长才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分管领导想卡我们的绩效奖金,又是她一个人舌战群雄,挣回了部门应得的利益。试问,这样一位女士,是不是“二”的有点可爱呢?

她是一位有着大智慧的人,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可以为我指点迷津,我喜欢上了这位可爱、善良、又毒蛇的领导,下决心和她同担风雨,如果我当时因为受不了她的挑剔、摆谱、颐指气使而愤然离职,可能就看不到她善良的一面,也就错失了一位重要的人生导师。

从今天起,做一个宽容的人

②待人宽容,收获幸福

有一个闺蜜,毕业结婚,第二年就生了孩子,结婚对象是大学里谈了3年的男朋友。说起来他们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闺蜜是山东人,她老公是浙江人,他们虽然相识于校园,但闺蜜是学校的学生,她老公是学校食堂打饭的小伙子,简称H。军训时闺蜜来打饭,H每次都会多打一点才给她,久而久之,俩人成了好朋友,再后来,闺蜜被H的善良打动,不顾周围异样的眼光,选择和这个食堂打饭的小伙子在一起,每天晚上下课,都能看到他们俩手牵手逛校园的场景。可是H只念到了高中,没有受过比较高等的教育,有时说话做事不够稳重,经常使小性子,恋爱时都是,闺蜜都经常哄着他。毕业之后,闺蜜不忍与H分离,毅然留在了读书的城市,只为两人能够相守。后来两人准备结婚,闺蜜的家里极其反对,一度把闺蜜锁在家里,不让男方进门,是H在旅店住了将近一个月,闺蜜的母亲才心软答应了。本来他们都以为是苦尽甘来,可是婚后,H并没有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姻缘,孩子出生以后,乡下的婆婆进城照顾小孙子,两代人观点不一样,加上闺蜜是城里的独生女,从小就被呵护,所以和婆婆相处的并不融洽,H起初也会维护闺蜜,但日子长了,也开始认同母亲的观念,闺蜜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还要忍受家里的矛盾,一度抑郁。有一次,我想约闺蜜出来逛街散心,H认为闺蜜应该待在家里带孩子,当场就给闺蜜脸色看,婆婆也在一旁数落:妈妈不照顾宝宝,只知道自己出去享受。闺蜜拉着我走进房间,默默的流眼泪......怕打扰她的生活,所以后来很少去找闺蜜了,再后来我们各自忙碌,好几年都未曾相约见面,只通过电话偶尔联系。再见面时已是三年之后,这段时间我也结婚生子,经历了柴米油盐,对闺蜜当初的心境更是深有体会,聊起各自的生活,我不停的抱怨老公、抱怨婆婆,仿佛三年时间,我已经成了一个被家庭琐事缠身的怨妇。反倒是闺蜜,和我想像中的大不一样,她总说老公经常给她买礼物,婆婆做的饭菜很可口,当天还邀请我去她家做客,我也是欣然前往。一顿饭让我明白了所有缘由,并不是她的丈夫和婆婆转性,是闺蜜用她的宽容,才促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老公依旧是孩子性情,但是闺蜜总是表扬他,让他的内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试想,如果自己的妻子逢人就夸自己,哪个男人会不开心,会不满足;她的婆婆也还是挑挑捡捡,饭桌上说菜咸了、淡了,可话一出口,马上就有两张嘴同时开口,妈/奶奶您别说了,这菜挺好。看到这一幕,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闺蜜将宽容当做桥梁,架起了老公和婆婆的心,将一手烂牌全部翻盘,是一种大智慧,因为宽容,让闺蜜收获了爱情和亲情。

从今天起,做一个宽容的人

③待人宽容,流芳百世

在安徽桐城,有条著名的“六尺巷”,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所在地为中国文化历史名城安徽桐城,这里名人荟萃,清朝时,在六尺巷附近有个著名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六尺巷的故事,就出在父子宰相之家。据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意思是说,张家与吴家比邻而居,谁都不愿让出住宅旁边的间隙,张家人写信问张英的意见,张英回信说:让他三尺又有什么关系呢?吴家看张家做出让步,深感惭愧,于是自己也让出三尺,故有了今日的“六尺巷”。

如果当初张家和吴家互不相让,两个世家大族在当地闹的沸沸扬扬,谁的脸上都不会好看,可是各让三尺,让出了美德、让出了尊重、更让出了流芳百世。

宽容是桥梁,连接的是人心;宽容是麦田,收获的是感恩;宽容是一本书,写满了人生智慧。人生匆匆几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把大好的光阴浪费在与他人针锋相对上,就算争了一时之快,百年之后,又能留下什么呢?这世上,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宽容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取悦自己,心灵会因为被美德填充从而感受到满足与幸福,在有限的人生里被无限的幸福所包围,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桐城   宽容   都会   颐指气使   流芳百世   人心   父子   婆婆   小伙子   董事长   老公   部门   可爱   幸福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