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市几个月销量上千万的保单,说停就停?

面市几个月销量上千万的保单,说停就停?

作者| 猫妹

来源| 大猫好规划


最近,因健康险“停售”而起的事儿还真多。


比如,几家上市的“带头大哥”保费增速一个月比一个月低,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年初那波开门红叠加重疾险“炒停售”导致的。


这样的境况,恐怕这一年都要持续。


再比如,最近某保险公司的代理人集体“维权”事件沸沸扬扬,不知如何收场,还是因为百万医疗险的停售而起。


保险停售,效力居然如此之大,那有人要问了,到底为了啥会停售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健康险停售这件小事。


面市几个月销量上千万的保单,说停就停?


面市几个月销量上千万的保单,说停就停?


上新,停售,上新,停售,本是保险公司的常规节奏。


所以,保险产品停售,可以说是必然规律。


但一说到停售,可能大家的第一想法就是抓紧买,因为这背后有个操作叫“炒停售”。


确实,预告停售——炒作——销量大涨,已经被这个市场的销售玩儿烂了。


因为一场成功的“炒停售”,诱惑大大滴。


比如,近期最成功的一次“炒停售”,就是重疾定义的新老交替,1月新单保费暴增,然后进入2月立马哑火。


干一个月,歇一年。


甚至,有些公司把“炒停售”玩儿成了正常的销售节奏。


上市,销量平平,不温不火,那就炒一把,带着节奏冲击KPI。


面市几个月销量上千万的保单,说停就停?


但是,炒归炒,如果放到保险行业大背景看,其实被炒作的停售还是少数,每年保险公司停售产品的数量,可能远超乎大家的想象。


比如,从保险公司官网披露的数据看,有些公司可能3年停售的产品数量超百款,涉及的产品也是五花八,停售前产品的销量分布也不均衡。


面市几个月销量上千万的保单,说停就停?


保险的停售原因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原因:


1、政策原因


政策原因导致的停售所占比例不小。


面市几个月销量上千万的保单,说停就停?


从上面这条停售公示就蛮有代表性,产品的停售原因,受到了几类政策的影响:

一种是行业定义改变,比如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就导致市面上的所有使用旧版重疾定义的产品集体停售。


一种是监管的新规,比如今年年初发布的“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短期健康保险的条款不得含有“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终身限额”等词句,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必须于2021年5月1日前全部停售。像最新这波百万医疗险停售,就是因此而起。

一种是地方监管部门的产品审核要求,比如有些产品,如果只在一个地区销售,那么就需要向产品使用地银保监局备案,符合当地的报送流程、满足报备材料要求。如果不能满足,那么要么改,要么停。



2、销量原因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产品开发、报备后,并没有产生什么销量,保险公司主动停售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这类产品的存在就是鸡肋,因为没啥收入不说,遇到各种产品自查、检查,还要各种报送,万一哪里有疏漏没查到,被监管查到了还要被通报、甚至被罚款。


所以,很多保险公司为了管控成本考虑也会主动停售一批销量低的产品或者压根就没销量的僵尸产品


比如从某家保险公司公布的2018年、2019年、2020年共178款个人短期健康险保险产品停售情况看,里面很大一部分保单销量为0或个位数,3年总销量过千的产品数量还不到两位数。


3、销售使命


还有一部分产品,销量很大,但也出现在停售名单。


比如:


面市几个月销量上千万的保单,说停就停?


一款产品的销量31918589,乖乖,三千多万呢,保险公司也舍得停?


如果细细分析起来,其实除了政策影响,还有了解保险产品的使命不同。


有些产品本身就是为了获客,为了短期KPI,自然是达到目的后就停了。


比如,这款销量三千多万的产品,非常可能是一款小额重疾险赠险,或者平台定制后赠送给客户的保险


有些保险产品会以极其优惠的价格销售也是为了获客赚眼球,比如去年某公司推了一款少儿门诊保险,在代理人渠道限量销售,摆明了让代理人拿去获客的,代理人一通宣传,但是到了开售日,秒没,很多宝妈就跟着抢了个寂寞。


前期的宣传、推介,后期的沟通,管他买没买到,线儿已经搭上了,至于后面怎么继续,就看代理人的本事


面市几个月销量上千万的保单,说停就停?


面市几个月销量上千万的保单,说停就停?


停售的背后,原因各不相同。


其实,我们作为保险的消费者最该关心的,是产品本身适不适合自己,而不是哎呀,产品马上停售了,快去抢啊


保险它又不是大白菜,每周都要吃,而且耐储存,遇到促销多买几颗,省点钱是点钱。


尤其是一年期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停售,抢个什么劲儿呢?


抢来了也就是保一年,然后一拍两散。


面市几个月销量上千万的保单,说停就停?


虽然银保监会在这次对短期健康险规范时,已经明确要求保险公司要做好后对原有效保单的后续保障服务。


面市几个月销量上千万的保单,说停就停?


但是,实际上,很多公司做得还不到位。


比如有些公司压根没提后续怎么处理,有些公司虽然写了期满后可以重新投保其升级产品,但是没有具体产品引导,完全就是敷衍了事,或者是虽然提了具体的转保建议,但是转保却要求必须重新核保,变相还是在甩包袱。


面市几个月销量上千万的保单,说停就停?


保险产品的开发、销售是市场行为,但还是需要监管的引导和监督,否则很容易跑偏


多一些自律,其实长远看,是好事。


关于保险停售的这件事儿,基本给大家说清楚了。


还是那句话,少做无脑跟风,多点理性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保单   报备   保费   销量   代理人   保险公司   事儿   使命   保险产品   节奏   定义   原因   政策   产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