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开始,始于兴趣,到初中一劳永逸解决文言文,没那么复杂

语文学习中,古文(文言文)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孩子怎么才能做到轻松愉悦地跨过这道坎?文中说的是我的做法,简单易行,我实践下来效果也挺好,也许对你有所启发。

我家孩子今年六年级,我的计划是在初中就彻底解决古文的问题。怎么个彻底法?就是可以自由无障碍地阅读,如果非要量化一下,就是在考试中古文方面不丢分,当然他现在也不丢分。

这里申明一下,我践行素质教育,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我认为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和分数,但学习需要考试和分数来检验效果。好的分数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必然结果,但绝不是全部目的,严格来说,在我的关注点中,这个比重不大。其他一些看不见,不容易量化的东西更重要,更难培养,我也更看重,比如毅力,勇气等。

从幼儿开始,始于兴趣,到初中一劳永逸解决文言文,没那么复杂

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

为什么要学古文?

因为要考试要考呀!古文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无用,无趣,而且很难,一个英文已经让不少家长孩子头大了,再加个古文,有些一言难尽。

不考谁还会去学它?跟英语一样,取消才好!如果你第一反应是这个答案,那么我建议你看一下我以前写的一篇文章,大体也说清楚了:为什么要学古文?文末我也附了链接。

这里补充说明两点:一是虽然现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但我觉得人类智慧的上限并没有超越古人。尤其是现代社会,虽然资讯发达,但大量毫无意义(laji)的信息满天飞,充斥着我们的眼睛和大脑,我们渴望抓紧每个碎片时间,有的是学习,有的在娱乐,最终结果都差不多,让我们逐渐失去了宝贵的独立思考能力。

看看身边,现在有几个人可以安安静静坐在那里发5分钟呆?何谈三省吾身,更不用说思考人生,探究社会,穷极未来了。

幸运的是,我们的祖宗思考过做过这些事,还记录了下来,而且经过千百年来岁月的洗礼,沉酿,历久弥香。有空,就陪孩子一起读一读吧,那才是可以滋润心灵的甘露。

再一个就是提高审美能力。阅读其实是有层次的,低层次的内容在高层次的人眼中没有任何意义。古文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毋庸置疑,从一开始就让孩子有一个更高的起点,眼界起来了,类似网文这种流行文学,你逼他看他也看不进去的。天天吃大餐的孩子会对肯德基念念不忘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我一向不喜欢男人娘里娘气的,我家的是个小子,所以从小一开始接触诗词的时候,我就有意加大曹操、李白、苏轼、辛弃疾、毛爷爷他们的作品量。他们的作品豪气干云,大气磅礴,雄奇瑰丽,现在脂粉气重的流量明星还能入他的眼?(游戏也是这个问题,看看你身边对游戏不感兴趣的是些什么样的人?下周我找时间写写这个话题。)

搞清楚学习古文的原因,有动机才有动力,其他科目的学习其实也一样。孩子或者说我们大人真的清楚为什么要学习?为了一个好分数?或者为了上一所好大学?还是为了将来有一份好工作?……

现在的孩子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生活学习条件可以说前无古人,无与伦比,如果仅仅只为了将来的一份好工作而学习,我不能说这样很low,但真的感觉好可惜,辜负了这个美好的时代,本可以轻松做得更好的。

从幼儿开始,始于兴趣,到初中一劳永逸解决文言文,没那么复杂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豪放派代表。

扯远了,拉回到主题:

那么古文应该怎么学?

首先,开局很重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何谓好的开局?我的体会是两点,一要早,二要好。

为什么要早?不是为了超前学习,而是2岁左右是孩子语言敏感期,这个阶段介入是最容易的。这个 阶段的孩子眼里,古文、英文和本地方言,普通话等等这些语言没有任何区别。根据孩子的情况,多让孩子听一听纯正的音频,大人陪着一起读一读,就可以了。

我不要求孩子能理解,也不要求他会背诵,只当是另外一种游戏,能够消除他的陌生感就足够了。这样,孩子长大以后,古文、英文听起来也是自然而然的东西,没有违和感。但孩子小时候机械记忆力很强,很多东西读个几遍就记住了,还是很超我预期的。

回想下我自己,初中才开始学英文。学之前我已经明确意识到:这是另外一种语言。这个想法很要命,很难形成英文思维能力!即使到现在,我也很难一口气用英文直接报出自己手机号,必须先想一下中文数字对应的英文,要转个弯才行。

对比我的孩子,还在幼儿园的时候,他就可以连比带划的充当中文老师和外教的翻译。我不是说他多厉害,而是惊奇于他没有开口的压力。

古文也类似,我就是要让他体会到中文的韵律之美,张口就可以来。

二要“好”,什么是好?合适就是最大的好!孩子刚接触古文的时候,无论是量,还是难度,一定要适合自己的孩子。比如被人称为七律之首的《登高》,真的适合小孩子背记吗?如果我家孩子能体会出作者的这种心境,你说我到底是喜还是忧?我宁愿他体会不出来。

我不是为了培养天才,所以孩子小时候基本都是在游戏中学习。我有印象的是那时候看《巧虎》,里面有很多简单快乐的诗词,都是表演加歌唱形式的,孩子看得很开心,经常跟着一起唱跳。

“好”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就是起始标准要高,比如听录音就不要听一些乱七八糟的了,古文音频有央广的就用央广的,有名家的就要用名家的,起势要正。我家孩子就很明显,一朗诵,那个味就来了,我们并没刻意教,但他从小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大家风范,自然张口就有那个味了。

我家孩子小学都毕业了,你再来说这个?孩子错过了这个敏感期怎么办?

先要明白,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再者,大孩子有大孩子的办法。

从幼儿开始,始于兴趣,到初中一劳永逸解决文言文,没那么复杂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从有趣开始

枯燥乏味的事情谁喜欢做?成年人都不喜欢,何况小孩子,专注力和自律力更差,就更难持续下去了。怎么个有趣?这要看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因为每个孩子的兴趣点不一样。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从孩子的兴趣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是关注孩子喜欢看什么,适合看什么,再一步步引导,而不是我们希望让他看什么!重要的不是我们想怎样,而是孩子想如何。

我身边很多家长的做法恰恰相反,我侄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根本没有阅读能力,都三年级了,数学解决问题都读不懂题!我一开口,弟媳每次就是一句“我叫她看书她也不看,打她也没用!”

我一问,叫侄女读的不是课本,就是老师推荐给全班的课外读物,她这水平,你说她能有兴趣吗,能看得进去吗?趁早从她感兴趣的故事绘本开始,把前面欠的补上。

暑假朋友带孩子出去玩,回来抱怨说孩子什么也不看,一路上就在玩他的泡泡枪。我呵呵一笑,这再正常不过了,孩子本来如此。去三亚,我感兴趣的就是看省面料的年轻美女,而孩子可以在沙滩和海浪之间奔跑一整天,乐此不疲。

学古文也一样,要找到合适的文章,合适的点来激发孩子的兴趣。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左传・晋灵公不君》

孩子看了哈哈大笑,这个晋灵公真皮呀,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说真的,我也想试试。你想试试,知道他最后的结果吗?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离骚》

大意是我老爸我祖宗十八代都很牛X,我也不简单,反正都不是一般人。一个开篇这样做自我介绍的人,是多么的自命不凡呀!他为什么会投江?

兴趣来了,那就一起读一读呗,要想让孩子感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还有两个注意事项。

从幼儿开始,始于兴趣,到初中一劳永逸解决文言文,没那么复杂

侠骨柔情

帮孩子降低学习难度

孩子只有看绘本的能力,你非要他读世界名著,这就有点像你非要我一个小职员在公司董事会上发言一样,Hold不住呀。所以在文章的选择上,要注意难度跨度不能过大,太大容易打击孩子的信心,体会不到阅读的快乐,失去动力。

怎么知道难度太大?孩子看着太费劲,读得不开心,那极可能是选文有问题。当然,过于简单也不行,边际效益太小。

再一个就是古文中往往生僻字较多,不好断句。我的一个简单办法就是先找到名家的音频资源,孩子读不下去的时候就同步听音频,直接把字句的问题解决掉。

有时候也可以适当做些铺垫,比如先有意让孩子看看白话文的相关文章或者故事背景,然后再看原文。

学习过程中不要太在意细节

古文中有很多特殊语法,字词的特殊用法等等特有的东西,如果一篇文章你要把这些全搞得清清楚楚,不仅费时费力,也没太大意义,最终结果就是大人孩子都累。一件做完了让大人孩子都心烦的事情,你想想能坚持多久?

细节是魔鬼,就不要轻易把它扒出来了。过度拘泥于细节,最终的结果就是陷在了细节之中。

跟学英文一样,孩子刚一开口,你一会儿这个音不对,一会儿那个音不对,还让不让人读了?把核心的东西把握住,孩子有收获就可以了,细节后面再一步步去打磨。

开心就好,先要嗨起来,孩子开心了,我们也开心了,学习的事情就简单了。

从幼儿开始,始于兴趣,到初中一劳永逸解决文言文,没那么复杂

云想衣裳花想容

进阶篇

流传下来的古文无疑是文学性、思想性上都是有很高造诣的。有一定功底的孩子大可在这上面挖掘出更多有用的东西来,我今天就不展开细讲了。

比如文学性上你可以学习他们的写作手法,我们到今天这个并没有多大的创新。

再如思想性上可以找同时代不同思想,或者不同时代不同思想的作品做对比,最后收获什么不重要,主要是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学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课堂上没有的东西。

最后小结

其实古文也好,英文也好,其他任何学习都一样,关键点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要让孩子感觉到开心!开心的事情他才会愿意去多做,反复做。

上学也一样,我平时尽最大努力配合学校,配合老师,教孩子记住在学校发生的所有美好的一切,学会处理、忘掉不开心不愉快的事情,最终都是为了让学校成为孩子心中喜欢的地方,这样他才会感觉到学习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如果学校对孩子来说成了一个不开心的地方,但每天又必须在那里上课,你想想孩子得有多难受?

兴趣最好的老师,想办法激发出孩子的兴趣,然后再想办法保护好这种兴趣,学习还是个问题吗?

文章中提到的相关内容:

我让孩子背古诗文的理由,考试排在第101位,前3是什么?

如何轻松背诵古文?


我是伟大时代,关注我,一起用心培养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兴趣   思想性   文言文   英文   古文   分数   难度   大人   细节   幼儿   音频   事情   我家   初中   能力   东西   孩子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