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石门峪,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石门峪是蔚县南部五大峪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在历史上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石门峪位于蔚县下宫村乡南的大南山里,呈南北走向,峪长15华里,这里地理条件复杂,道路时而宽阔时而狭窄,两边山峰陡峭,奇峰怪石,非常壮观,一年四季的景色美不胜收。

蔚县石门峪,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石门峪

石门峪是通往恒山余脉的西甸子梁上“空中草原”的一条捷径,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重要的军事重地。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也曾是蔚县人民抗击日寇的主要根据地之一,杨成武司令员曾率领八路军115师独立团从这里进入蔚县,石门峪为蔚县人们抗击日寇做出了巨大贡献。相传,三国时期关公和张飞曾在此安营扎寨,休养生息,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

石门峪一路古迹众多,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可惜,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战火的洗礼,好多古迹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那些美丽的传说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传说给石门峪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蔚县石门峪,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石门峪

【石门峪风景区】

一:雷家坡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蔚县成立两个区小队,第一区小队在九宫口峪里的王喜洞,第二区小队在石门峪里的雷家坡。1943年1月,第二区小队干部和队员正在雷家坡开会,被一千多名日伪军包围,经过浴血奋战,七名干部壮烈牺牲,当地老百姓将烈士埋在了雷家坡村北,被人们称为红军坟。

蔚县石门峪,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雷家坡

二:营盘山

在石门峪的峪口西端是营盘山,相传,这里是张飞和关公在此安营扎寨的地方,所以被称为营盘山。

三:关公系马桩和关公避雨堂

相传,当年关公和张飞带兵来到此地,由于连夜行军,人困马乏,看到石门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于是决定在此休养生息,关公自己进山观察地形,当走到系马桩的地方,关公坐骑突然大叫不前,关公很是纳闷,这时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电闪雷鸣,山洪暴发,关公急忙将坐骑栓在系马桩上,转身看到身后有一山堂,急忙躲了进去,关公躲过一难,可以马儿被洪水冲走了。

传说毕竟是传说,已经没有历史依据了,无可考证,但动人的故事却被一代一代人传了下来,但当年的系马桩和避雨堂都还在。

蔚县石门峪,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石门峪

四:七井寺村

七井寺村位于蔚县原果庄子乡3.8公里处,是下宫村乡的一个行政村,属于深山区。相传,七井寺村建于明朝初年(1368——1389年),由于这个村有七口井和一个寺院,所被称为七井寺村。

蔚县石门峪,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七井寺村

关于七井寺的传说,当年,关公和项羽在此驻兵,遇天气大旱,望着将士们干裂的嘴唇,关公急在心里,翻山越岭地去找水源。

蔚县石门峪,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七井寺村水池

一天夜晚,关公走到七井寺附近,(那时还没有寺庙)凉风习习,倍感舒爽,困意来袭,他便躺在地上睡着了,梦中它看到七仙女下凡,每人手中都拿着一瓶水,他急忙过去求救,但是始终没有追赶到仙女,关公心急大喊,从梦中醒来。

关公梦醒反复地想着做的梦,莫非是仙人梦中点拨,于是让士兵在附近找水瓶,挖了七天七夜终于找到七个水瓶,并挖成了七口水井,关公在此建了一座庙,叫七井寺,从此后官兵有水喝了,附近的老百姓也有水喝了,这些井水救活了好多人。

据当地人说,这七口井的山泉水非常好喝,清凉甘甜。

石门峪还有很多的古迹和传说,比如:桌子石,鞭杆崖,猫耳洞,红裙崖等等。

蔚县石门峪,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石门峪

石门峪是一个天然的风景区,这里是最原始的没有经过任何雕塑的自然风景区,特殊的地貌造就了它奇峰林立,千姿百态,烟云弥漫的蔚县八景之一”石门浓岚“的胜景。这里有悬崖峭壁,有崎岖蜿蜒的山路,有一线天的景致,也有平坦的高山草甸,开阔的大峡谷,漫山遍野的苍松翠柏,奇花异草。

蔚县石门峪,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石门峪风景

蔚县石门峪是旅游的好地方,朋友们秋天到了,山里将是另外一番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蔚县   石门   抗日战争   兵家必争之地   安营扎寨   营盘   日寇   险要   休养生息   奇峰   小队   坐骑   梦中   古迹   风景区   当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