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晚熟是正面的褒义词

莫言:晚熟是正面的褒义词

莫言:晚熟是正面的褒义词

本文摘选自莫言《晚熟的人》新书分享会速记稿,未经发言者审定。图片来自分享会现场



莫言谈《晚熟的人》

这部小说里面很多人物都是我的小学同学。我们从五六十年前就认识了,所以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故事一直延续到现在。里面的人物跟我一起慢慢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在成长、在晚熟。


我作为一个写作者,同时也作为作品中的一个人物,深度地介入到这部书里。我之所以敢把自己的真实名字放到小说里,就做好了接受一切的准备,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来解读都是可以的。正像敬泽刚才讲的一样,我跟小说里的这个莫言是在互相对视,我在看他,他也在看我。有的时候他在小说里的表现也是我控制不了的,因为我在生活中也许不会这样做,但是在小说里他这样做了。

莫言:晚熟是正面的褒义词

知识分子还乡这个角度的小说是一种延续了上百年的题材,譬如鲁迅的《故乡》。当然也包括很多欧洲或者美洲的作家也都写过类似的角度。一个人原来在农村出生,然后到外地去,过了若干年之后重新回来,这样的返乡视角小说,不乏成为经典的作品。


我在80年代初期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就用过这样的视角。到现在近四十年,依然选择用这样的视角写书,也有我自己的想法:首先从我自身来说,我作为一个作家、一个讲故事的人,是一直在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视野可能变广阔了;我的思想很难说是不是变深刻了,但变复杂是肯定的。只要我这个人发生了变化,我看问题的角度当然就会不一样。另外从身份来说,我们客观地讲,过去我仅仅是一个作家,或者说是一个知名作家,因为2012年诺奖这个事件,使我作家的身份又添加了一层更加复杂的色彩。在当今这样一个商业运作快速、网络信息发达的社会里,这样一种身份的人回到故乡,他所遇到的人、遇到的事也比过去要丰富得多。


所以从这些方面看来,虽然还乡的视角是旧的,但是因为人变了、时代变了、故事变了,所以这个视角又有了新的含义。


一个作家要写什么,有时候真的是不完全由作家自己作主的。我简单地回顾一下我的创作历史,我曾经有很多幻想,一会儿想写天文,一会儿想写科技,有时候也想写童话等等。但为什么一直没有写?因为有些要写的东西不允许我去写我幻想中的东西。所以写《晚熟的人》这样一系列的故事,就是因为这些人物,有的就是我的朋友,有的甚至跟我像孪生兄弟一样的,是彼此的知己。这七八年来很多很多的感受,仿佛只能通过还乡这样的视角才能表达出来。


莫言坦言想做“晚熟的人”


谈“晚熟的人”

晚熟也是一个很丰富的概念,首先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讲,一个作家或者一个艺术家过早地成熟了、定型了、不变化了,我想他的艺术创作之路也就走到了终点。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不断变化,能够不断超越自己,但超越自我的难度是很大的。从这个意义来讲,你就不会希望自己过早定型,过早成熟。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晚熟,使自己的创造力、艺术生命,能够保持更长久一些。


如果你早早成熟了,固化了,你将来的创作就会不断地重复自己。如果你有强烈的求新求变的精神,不愿意把自己过早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这就说明你是希望能够不断超越旧我的。

莫言:晚熟是正面的褒义词

这也是一种来自民间的智慧。当年很多人对农村的一些智力水平不太高的人,嘲讽他晚熟,间接说他是一个傻子。大家都觉得他傻,但他实际上在装傻。他可能装几十年,他在装傻中体会到一种乐趣,其中就包括因为装傻而得到利益。有的事如果是明白人干的,大家都会找他算帐,一说是傻子干的,大家就都会原谅他。同样一句话,我说了可能引来很大的灾祸,但这个晚熟的人说了,大家可能会说他说的不要当真。所以在农村确实有一种人在装傻,大家都说他晚熟。当到了一个合适的时代,出现让他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他会突然焕发出光彩来。也就是说在一个不太正常的社会环境里,有很多人的个人才华是被压住了,没有舞台、没有时机让他展示。但是后来社会进步了,人们的自由度越来越高,社会能够为更多的人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时,那些当年看起来普通的人、平常的人就会突然冒出头,干出他们的一番事业。所以在我的小说里就有这样一些人,当年大家都说这是个傻子,结果过了几十年机会来了,他表现得比谁都厉害。

所以我想晚熟是正面的褒义词,代表了求新求变,不愿意过早固步自封的精神。

谈“诺奖魔咒”

所谓的诺奖魔咒应该是一个客观存在,因为大部分的作者在获奖以后很难再有力作出现。这有客观上的原因,获得诺奖的作家一般都是七老八十了,他们的创作巅峰期已经过去,有的人甚至获奖以后没有几年就告别了人世。但是也有很多作家在获奖后依然写出了伟大的作品,像我们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马尔克斯,他在获奖之后还创作了《霍乱时期的爱情》等至今还在被我们阅读的了不起的著作。所以我想我能否超越自己,能否打破诺奖这个魔咒,现在还不好下结论。我是一直在努力的,获奖以后的这八年里,尽管我发表的作品不多,但还是一直在写作,一直在做准备,也就是说我花费在案头上的准备工作远比我写这本新书的时间要多。

莫言:晚熟是正面的褒义词

谈长篇、中篇、短篇

大部分读者,包括很多评论者,都说一个作家只有拿出一部长篇来,才能够证明他的才华,证明他的力量。但我们都知道,鲁迅没写过长篇,沈从文也没写过长篇,甚至国外没写过长篇的伟大作家更多,像莫泊桑、契诃夫等等。我们应该承认,长篇小说无论从它的体量上、从它的广度和深度上、从它对反映生活的丰富性上,确实超过了中篇和短篇。一个作家当然可以一辈子不写长篇,只写中短篇,这丝毫不会影响他对文学的贡献。

我并没有把中篇、短篇和长篇对立起来,我觉得这三种形式是不能相互取代的。我自己也有一个长篇梦想,希望自己能够在最近几年里拿出一部好的长篇来。要写一部长篇也不是特别困难,半年时间一定能写完。我想如果我真的动笔开始写了,肯定写的内容是要和以前不一样的。

莫言:晚熟是正面的褒义词

让作家产生创作欲望的,推动他写作的最大动力还是人物形象。有的人会因为路边的一棵野草产生灵感写了一部小说,有的人是看到报纸上的一篇新闻写出一部小说......这种例子都很多,但最终都还是要归结到人物上来。你在报纸上看到报道一个案件,里面的人物或故事之所以能够触动你,让你产生创作的愿望,让你把这个故事扩展成一篇小说,就在于它激活了你头脑中的很多记忆,它激活了你生活中的很多经验,它也激活了你记忆中的很多熟悉的朋友。

谈流量

五十年前我就很熟悉流量这个词。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高密东北乡每年到了秋天阴雨连绵,洪涝虫灾,经常听到村头大喇叭里广播今天下午王五水库放下来八百流量,所有男女老少立刻上河堤防洪。所以流量太大会造成决堤,决堤的话村庄淹了,房子倒了,牛羊也死了,庄稼都涝死了。我所说的流量太大会造成灾难,是大自然当中洪水的流量。至于网络的流量太大会不会带来某些负作用,这个我不太好说,因为我的流量很小,所以我不担心,也没有体会。

莫言诺奖之后首部作品

《晚熟的人》

现已全面上市

莫言:晚熟是正面的褒义词

《晚熟的人》 |莫言 |精装 |2020年8月

莫言的想象飞越于整个人类的存在状态之上。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如果在世界上给短篇小说排出前五名的话,莫言的应该进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

莫言:晚熟是正面的褒义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马尔克斯   诺贝尔   鲁迅   褒义词   都会   长篇   傻子   视角   才华   流量   当年   角度   作家   人物   作品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