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正确度五维图


思想正确度五维图

就具体的一个人来说,由于受自身时间精力、所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他的思想绝大多数是从所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思想熏陶中、从书本上的思想学习中得来的,很少是从自身的社会实践中来的。由于其所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思想和书本上的思想本身就良莠不齐,从自身的社会实践中来的思想也不一定正确。由此可见,现实上每个人的思想中既有正确的思想,也有错误的思想,特别是在对世界、对人生、对价值、对道德这四个主要问题上的看法和逻辑思维能力千差万别。对这四大问题的不同看法,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处世哲学、政治立场、阶级感情、价值判断和人生态度,一个人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其思想的正确性。

(一)世界看法的正确度。也就是世界观的正确程度。每个人对外界的事物的看法和认知是不一样的,比如是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还是认为世界是意识的(唯物还是唯心),是认为自然界是进化的结果、还是认为是神仙或上帝创造的(进化论还是神造论),是认为人类社会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还是自然环境造就的结果(资本论还是环境论),是认为人的本性是空、还是善或恶(本空论还是本善论、本恶论),这些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认识和看法都体现了一个对世界看法的正确程度。

思想正确度五维图

(二)人生信念的正确度。也就是人生观的正确程度。每个人对人生的目的、意义的认识不尽相同,确定人生的目标也是千差万别,信奉的人生信条更是各式各样。卡尔·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认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思想正确度五维图

一个人在人生中,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坎坷磨难。无论一个人的人生高峰处有多少光彩,他在低谷处仍然会遇见一段不为人知的负重前行。一个人无论多久处于低谷,他总会有一段精彩时光。有一句客家谚语“蚂蚁都有几介月红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易经》“离卦”中 “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这句话很值得人们领悟。它的意思是说:太阳东升西落,循环照亮世界,既带来光辉又正适所需,从而造化形成天下万物。柔和的光辉啊,既恰到好处又正适所需,所以亨通。因此卦辞说“饲养母牛,吉利”。人生同样如此,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之中,在重明前还是在重明后,都要坚守正道,顺应潮流,精准应对,从而在外部力量的帮助下度过难关、化险为夷,甚至因祸得福。

(三)价值理念的正确度。也就是价值观的正确程度。每个人对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价值判断,面对生和死、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善和恶、美和丑、正和邪、苦和乐的矛盾常常有着不同的回答和选择,这些选择既折射出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又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水平。西汉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书信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这句话,“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经过毛泽东的阐述和提升,这句话可以说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死观。

思想正确度五维图

是非黑白

是否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是衡量一个人价值观正确度的一个核心标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伯礼在抨击2020年新冠病毒抗疫期间一些人的扭曲价值观时表示:“一个人不管知识怎么样,学术怎么样,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人民,热爱自己的文化,这是基础,这是做人之本。”

思想正确度五维图

(四)道德观念的正确度。也就是道德观的正确程度。一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过程中处理各种关系的道德意识和水平,主要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比如,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否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坚持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能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努力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及社区生活中能否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始终做一个好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能否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不断养成一个好品行。在当今社会里,人们的道德水准大致有四个层次:自私自利的境界,这是一种不道德的境界;公私兼顾的境界,这是一种道德水平的中间状态;先公后私的境界,这是初步树立了集体主义道德的境界;大公无私的境界,这是一种最高尚的道德境界。

思想正确度五维图

(五)逻辑思维的正确度。人人都有逻辑思维,但一个人的逻辑思维不一定正确,就是其逻辑思维的素材不一定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即“事实总和”,其逻辑思维的过程也不一定正确,其逻辑思维的结果也就不一定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特点和规律。由于每个人都有时间、精力等方面的局限性,往往难于了解和掌握“事实总和”,常常基于部分事实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以致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思想正确度五维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轻于鸿毛   正确   思想   重于泰山   社会关系   逻辑思维   事物   境界   也就是   程度   看法   道德   价值   人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