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灵气是怎么消失的?张爱玲生在今天,作文大概不及格

看到一条微博热搜,说有个小姑娘写了篇作文,兴冲冲地拿给姐姐看。

小姑娘小学六年级,文章里有类似“蓝天被窗棂割成四方格”,“水中倒影里的猴子捞天上的月亮”,“月光浇在碎石路上”,“我醒了,而时间还睡着”这种句子。姐姐被惊艳了。没想到第二天作文被发下来,上面全是红叉叉,妹妹的作文被要求重写。

姐姐找老师理论,老师没搭理她,还嘲讽说:你们高考作文就这么写呗!

小朋友的灵气是怎么消失的?张爱玲生在今天,作文大概不及格

微博上讨论地很激烈,除了为小女孩可惜的,剩下的主要分成两派。

一部分人认为,这就是个段子,这么美的句子,语文老师不可能鉴赏不来。这事儿绝对是瞎编的,是给人民教师抹黑,我不听,我不信。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也不能怪老师,当下应试教育总体情况就是这样,你不按照考纲要求来,遇到刻板的老师,就是吃亏的。要什么灵气,先求稳第一。


小朋友的灵气是怎么消失的?张爱玲生在今天,作文大概不及格

某老师点评曰:蜡烛把黑夜烧了一个洞,月光浇在石头上,这都是小菜,不过是股聪明劲儿。会说固然可喜,不会说也不遗憾。扎实的基本功才是最重要的。

先来说说第一点,这个段子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目前语文教学,条条框框确实蛮严重的。这个小朋友遇到的情况是完全有可能发生。

我家的妈妈群比较多,经常看到有家长抱怨,说小朋友的阅读理解,明明意思和答案一样,只是稍微有点出入,就被判错,被老师要求订正。这是主观题,又不是默写课文,怎么可能写得一模一样。

还有的妈妈说,二年级教“情”字,老师课堂上让组词,小朋友回答“爱情”,被老师要求改成“友情”。

再看微博,各种语文老师的神奇操作也是层出不穷。

有的孩子写展望未来的作文,脑洞大开,写将来会出现会飞的汽车,人们还能隔空传物,瞬移等等。结果老师专门在文章里批注:这是不可能的。

小朋友的灵气是怎么消失的?张爱玲生在今天,作文大概不及格

好家伙,展望未来的文章,就算老师不认同孩子的想象,保持缄默总可以吧?一句话“这是不可能的”,这不仅仅是批评了孩子,更是给人类的未来盖棺论定。

如果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有这么一个喜欢批注“不可能”的语文老师,那人类干脆就别进步了。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前,如果也遇到个老师,说:“痴人说梦!想飞?你是想上天啊?你以为你是鸟吗?不可能的。”那完蛋了,飞机到现在都没被发明出来呢!

还有个二年级的小孩,写了句句子:“这些花儿开得真热闹。”

结果被当了一辈子语文老师的爷爷批评:热闹怎么可以这样用呢?要求孙子改成鲜艳。

小男孩的妈妈,出马去和公公争辩。老头不好和儿媳红脸,就让孙子留下了“这些花儿开得真热闹”。

小朋友的灵气是怎么消失的?张爱玲生在今天,作文大概不及格

但是孩子自己是绝对不敢和爷爷争辩的。作为学生,遇到老师说不能用热闹,必须用鲜艳,也只能乖乖地改正过来。

爷爷作为退休语文老师,教书几十年,也不知道把多少“热闹”改成了“鲜艳”。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么改有什么问题,他也是真的为了学生好。爷爷能有什么坏心眼呢,他连亲孙子的造句都是这么改的。

这就是当前教育的悲哀了。数学、物理要求孩子严格按照标准答案来解,一点问题都没有。偏偏语文不行。语文,尤其是作文,如果条条框框太多,就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扼杀他们的灵气。

其实这些小孩写的东西一点也不出格的。就拿热搜中的妹妹写的作文来看吧。

“月光浇在碎石路上”,是个比喻,把月光比喻成水,浇下来。月光如泻,本来就是常用的。“泻”和“浇”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朋友的灵气是怎么消失的?张爱玲生在今天,作文大概不及格

“我醒了,而时间还睡着”,这句话也不稀奇的,这不就是拟人吗?把时间比喻成人,虽然比把小鸡小鸭,小猫小狗比喻成人要特别一点,灵动一点,也还算是中规中矩的修辞手法。

要是张爱玲晚生将近100年,跑到现在来当小学生,那才是各位语文老师的灾难。

这姐们最擅长的是“通感”,人家五感是同的,看见的和听见的,听见的和闻到的,闻到的跟摸到的全都可以串在一起形容和描写,那才真叫逼疯语文老师呢。

比方说,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写道:他和张爱玲“轧马路”,伊穿着一件桃红色的旗袍。胡兰成赞不绝口。张爱玲随口便答:“桃红的颜色闻得见香气。”胡兰成顿时觉得这句话比伊身上的旗袍更有味道。

如果张爱玲写在考卷上:桃红的颜色闻得见香气。恐怕立马要得到一个鲜红的大×。

再比方说张爱玲在《沉香屑第一炉香》里形容少女葛薇龙试穿衣服的场景:

薇龙一夜也不曾阖眼,才阖眼便恍惚在那里试衣服,试了一件又一件;毛织品,毛茸茸的像富于挑拨性的爵士舞;厚沉沉的丝绒,像忧郁的古典化的歌剧主题曲;柔滑的软缎,像《蓝色的多瑙河》,凉阴阴地匝着人,流遍了全身。

语文老师看了更加要昏过去了。明明形容的是衣服,怎么一会儿像舞蹈,一会儿像乐曲,一会儿又像水,流遍了全身。

小朋友的灵气是怎么消失的?张爱玲生在今天,作文大概不及格

张爱玲如果生到现在,语文十有八九是不及格的。形容花朵开得热闹,都要被打回去换成鲜艳,少女张爱玲的各种奇思妙想,怕不被老师视为专门同自己作对。

有人说,为了应试,为了孩子的前途,即便浪费一点灵气,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最终孩子成不成材,不是还得看学历嘛?

可是1万个应试教育批发出来的学历,也抵不上一个张爱玲啊!

小朋友的灵气是怎么消失的?张爱玲生在今天,作文大概不及格

不知有多少“张爱玲”,在学校里被一点点地抹去了灵气,泯然众人矣。一想到那个骄傲的天才少女,即便在乱世中,依然能仰着头笑着说出:出名要趁早呀。搁到现在,遇到个古板的老师,一次次被打压,只能含着泪一遍一遍地把作文重写,就让人觉得难受。

小学生的作文,往往有很多奇思妙想,老师如果也能带点童心,带点想象力去批阅,就能呵护孩子的灵气,保护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愿小朋友们的灵气,能存在地更长久一些。

也但愿各位语文老师们,都能去读一读张爱玲。

万一能教到一个张爱玲,万一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灵气   孙子   条条框框   妙想   会儿   鲜艳   句子   语文老师   小朋友   爷爷   语文   形容   热闹   月光   老师   孩子   张爱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