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我翱翔于山水之间,回归自然,回归纯洁,回归心灵的平静

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每天都在为生活和工作奔波,忙碌的身影充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长期处于这样的城市快节奏中,难免使人身心疲惫,很多人都盼望静谧美丽慢生活,可面对生活的压力,有几个人能够这么做呢?

十九世纪梭罗先生他就这么做了,1845年,在大家为金钱痴迷之时,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用一把斧子,建造了一座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瓦尔登湖》就是他对两年林中生活所见所思所悟的记录。

梭罗:我翱翔于山水之间,回归自然,回归纯洁,回归心灵的平静

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犯不着千辛万苦求新,无论衣服还是朋友。把旧的翻新,回到它们中去。万事万物没有变,是我们在变。

——梭罗

梭罗毅然抛开一切,只身来到湖畔树林间,开始他平静自然的生活,在那一汪湖水中寻找心灵的栖息地。他喜爱的自然万事万物,都在他的笔下都显得生动细致起来。

打开《瓦尔登湖》,人们甚至可以听得见蛙声和鸟啼,看得见湖水的波纹和林中的雾霭。春夏秋冬,阴晴雨雪;野鸭与老鼠,青蛙与乌龟;菖蒲与芦苇,河蓼草与眼子草;垂钓与种豆,泛舟与悠淡等等,这些在梭罗的审美中都显得是那样的细致,那样的真实,自然的一切细微都逃不过梭罗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支生花的妙笔,自然万物都带上了人的感情和个性。

梭罗:我翱翔于山水之间,回归自然,回归纯洁,回归心灵的平静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梭罗

当你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最好把心静下来,再去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会读不下去。书中记录的并不是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只是简单的生活记录,书中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大至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只是偶尔有几句值得我们反复思考的话。

也许你难接受这本书的枯燥无味,硬着头皮读下去后,渐渐喜欢上了他所描绘的瓦尔登湖的生活。

梭罗:我翱翔于山水之间,回归自然,回归纯洁,回归心灵的平静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美国文学史和政治思想史上的独特人物。他1817年7月12日生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城。对于自己的出生地,他深感自豪,因为康科德是打响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的城市。他说过,永远使他惊喜的是他“出生于全世界最可尊敬的地点”之一,而且“时间也正好合适”,适逢美国知识界应运而生的、最活跃的年代——小小的康缄一下子出现了四位大作家:爱默生,霍桑,阿尔考特,和他,梭罗。

梭罗:我翱翔于山水之间,回归自然,回归纯洁,回归心灵的平静

梭罗将自己放在一个杳无人烟的瓦尔登湖畔,一个简陋的小木屋,一张小小的床,一张普通的书桌和一些零落的稿纸,他开启了人生的新路程。

虽然生活清苦,孤独,但是梭罗却很快乐。他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单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梭罗:我翱翔于山水之间,回归自然,回归纯洁,回归心灵的平静

这也是一本值得你反复去读的书,当你在不同的时期和心境下对瓦尔登湖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它是一本值得你细细品味,才能读出你想要的东西的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这个世间,我们放不下太多东西,以至于得不到心中那份宁静,让自己的内心无处安放。当你感到无奈,烦躁,不安时我建议你,静下心来读一读这本书,让我们饮一杯清茶,同梭罗一起翱翔于山水之间,回归自然,回归纯洁,回归心灵的平静。

梭罗:我翱翔于山水之间,回归自然,回归纯洁,回归心灵的平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爱默生   瓦尔   杳无人烟   亨利   大卫   美国   所思   林中   湖畔   湖水   万物   细致   万事   山水   纯洁   平静   心灵   自然   简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