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是否推行家长坐班听课制


家校共育,是否推行家长坐班听课制

每个学校,每个年级的每个班,每节课都应该有家长监堂,所有家长轮流,两个月才轮到一天,完全可行。——某位家长建议家长每节课都坐教室监督老师上课

家校共育,是否推行家长坐班听课制

当看到家长这个建议的时候,我觉得这位家长提得很有必要,现在提倡的家校共育只是停留在表面。甚至一些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成为学校违规行为的“挡箭牌”,根本发挥不出积极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现实中,一些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共育的理解还是片面的,造成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责任边界趋于模糊,导致家校共育停留于表面,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家校共育,是否推行家长坐班听课制

一些教师认为,家长更应该担负起督促学生学习的认为,让家长代替自己批改学生作业,部分家长成为“编外教师”。

个别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的责任就移交给了学校和老师,自己可以当“甩手掌柜”。

家校共育,关键在“共”。学校和家庭的互相配合程度,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学校教育不应当由家庭代劳,同样的,家庭教育也不能一股脑儿推给学校和老师。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家校合作协同育人,才能达到“1+1>2”的效果。

家校共育,是否推行家长坐班听课制

如果能让学生家长轮流坐班听课,其实好处很多!

让家长更理解老师。如老师上课内容一样,总有一些孩子学不会,学不好;真切地感受老师们除了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学生谈话之外,还有无数各种检查等非教学任务。

有利于学校管理。家长坐在教室里,不仅对老师们是一种督促,更是对孩子的一种监督。家长一定会去厕所,会去学校的餐厅,会看校园环境,这会促使学校管理上台阶。

利于学校和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参与坐班听课的家长更了解学校的管理,当遇到学校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家长也可以参与到问题的解决。学校能够听取收集社会各界、家长群众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师师德师风的意见和建议。

各学科老师在思想上、行动上都会重视,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制作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

家校共育,是否推行家长坐班听课制

结语

不管怎样,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我们一起来共同完成。学校家庭教育怎样才有更有效,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让自己的教育更为有效,让自己获得提高。

了解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脑儿   甩手掌柜   家长   编外   作业   家庭教育   学生家长   表面   效果   老师   建议   教师   孩子   家庭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