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评析」评价《雾都孤儿》中街头扒窃的情节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以冷幽默方式描绘的伦敦街头的肮脏与下流,印象深刻的情节很多。但基本都是围绕着那个时代社会司法的荒唐,下层人民的苦难,贫穷带来的不良风气发酵了犯罪与丑恶。尤其是男主人公奥利弗·特威斯特在误入伦敦扒窃团伙跟着机灵鬼等小窃贼进行第一次盗窃活动时所遭遇的一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而波兰斯基的电影对这段情节的描绘也堪称精彩绝伦。

奥利弗·特威斯特最让我惊讶的地方就是像他这样一个济贫院长大后来又进入扒窃团伙的孤儿,没有得到任何慈善的对待与教育的男孩,居然没有长成一个满口粗话、良知泯灭、将盗窃视为呼吸般正常的小恶棍。相反,奥利弗没有任何反社会倾向,他的举手投足都很有教养,好像是个大户人家出身的孩子一般,有着纯洁的、完全没有被周遭这个挨千刀的世界所污染的宝贵心灵。

刨除主角光环,我们可以看到奥利弗人格的伟大。

他看到与自己同路的机灵鬼和查理·贝茨偷窃布朗罗先生的手帕,对此的感觉是莫大的恐惧。这份恐惧并非来自于担心被布朗罗先生发现,而是来自于对“盗窃”本身的惊惧。一个身陷贼窝的孩子,他本能地认识到偷盗是罪恶,这种认识在奥利弗的环境中是难能可贵的。

「名著评析」评价《雾都孤儿》中街头扒窃的情节

奥利弗因恐惧而逃跑,很快引起了成群结队的大追逐。狄更斯称这种行为是人类胸中极为根深蒂固的名为“追猎”的激情。但最为可笑的是真正的扒窃者机灵鬼和查理·贝茨也加入了追猎大军,上演了现实中“贼喊捉贼”的大戏。而这种场面如同袁绍和曹操抢新娘不成逃跑,袁绍掉进陷坑请曹操拉他出来,曹操却大喊“贼在这里!”一般,令人在啼笑皆非的时候对其人品也深表鄙夷。

「名著评析」评价《雾都孤儿》中街头扒窃的情节

右边两个孩子就是机灵鬼和查理·贝茨

多么荒唐的时代,不愿偷窃的孩子被人们追逐,真正的窃贼却混在诚实的市民中扮演见义勇为的英雄。颠倒黑白的社会现实,每天都在上演。

「名著评析」评价《雾都孤儿》中街头扒窃的情节

「名著评析」评价《雾都孤儿》中街头扒窃的情节

最终被打倒的,是无辜的弱者。真正该被惩罚的人,冷眼旁观这一切。

「名著评析」评价《雾都孤儿》中街头扒窃的情节

他们对奥利弗的遭遇没有丝毫同情,哪怕丁点儿内疚都没有。他们只会恼火这个小跟班怎么这么笨,会被人们抓住。

这个时候我们又看到了人性的巨大差异。

作为失主的布朗罗先生本来应对“盗贼”奥利弗最义愤填膺,但相反他反而救助了这个可怜的孩子。这让我想起了《悲惨世界》中替冉阿让瞒过盗窃银餐具犯罪事实的失主米利埃主教。

布朗罗先生的义举让我们相信,无论世界是怎样的畸形与变态,有怎样的恶棍与坏蛋,真正的好人是存在的。奥利弗显然也相信这一点,因此他将布朗罗先生的信赖看得高于生命。

「名著评析」评价《雾都孤儿》中街头扒窃的情节

这是因为如此,奥利弗才宁可在贼窝里待一辈子,也要哀求盗贼们把布朗罗先生交给他送还的书和五英镑钞票还回去。

为了挽回自己在布朗罗先生那里的声誉,奥利弗甚至下跪、双手合十来祈求。

在这里我们再次看见了奥利弗灵魂中的高尚,以及他与周围同流合污的盗贼们的巨大不同。

而他周围那些讥笑的嘴脸与奥利弗的哀求形成强烈的对比,极大地轰击了读者的灵魂。

「名著评析」评价《雾都孤儿》中街头扒窃的情节

「名著评析」评价《雾都孤儿》中街头扒窃的情节

「名著评析」评价《雾都孤儿》中街头扒窃的情节


文学影视公众号:芳绯文学(fangfeiwenxue)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孤儿   布朗   陷坑   机灵鬼   贼窝   伦敦   恶棍   窃贼   失主   团伙   盗贼   荒唐   名著   情节   恐惧   街头   评价   孩子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