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大家好,我是梦想是个猪,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万魔的降噪耳机使用评测。

前言

前两年第一次接触到BOSE的主动降噪耳机后,便不由自主成为了降噪耳机的拥趸,这几年里陆续的入手了五六款不同品牌的主动降噪耳机,应该说,对这种产品还是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对于降噪耳机来说,从未体验过的人可能会有一些误解,这种误解分为两个方面:要么就是对降噪效果不屑一顾,耳机降噪,效果还能上天不成?要么就是对降噪效果过于神话,以为戴上耳机后就与世界彻底隔绝。

其实不管是哪种误解,都是源自于对降噪原理的不了解。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主动降噪的原理,简单来说,其实就是通过耳机上的MIC采集到环境音后,在耳机内部模拟出一个反相位的环境音,原始的环境音和模拟的环境音因为相位相反,两个波被相互抵消,从而表现出来的就是噪音被消除。

但是,降噪耳机能将环境噪音完全消除么?很显然是不能。

这就要和降噪耳机所采用的修正算法、处理器及控制电路的设计有密切关联了,主动式降噪耳机主要的处理方式有前馈式降噪、反馈式降噪和混合降噪,采用不同的降噪方式,其降噪效果是有明显区别的。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环境和车辆噪音是在100Hz-1KHz范围内,人声的频率范围是100Hz-8KHz,而一些敲击碰撞的频率会更高,目前的大部分降噪耳机都是针对100Hz-1KHz频率进行处理,但是人耳所能听到的频率是20HZ-20KHZ,这样自然就会有覆盖不到的频率,尤其是针对人声部分,目前降噪耳机的处理效果远远不如针对环境噪音。

在简要了解主动式降噪耳机的一些常识后,下面我们具体来说说这款万魔降噪豆。


外观设计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万魔降噪豆是一副采用了Hybrid ANC混合式降噪技术的降噪耳机,在开启降噪功能后,前馈MIC+后馈MIC分别采集外界噪音和侦测耳内噪音,两个MIC采集到的噪音同时送给DSP进行处理。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充电仓采用了金属外壳设计,金属表面做了磨砂处理,整体做工非常精致。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充电接口为时下主流的Type-C,除了有线充电外,万魔降噪豆的充电仓还支持无线充电技术。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这个充电仓的体积其实并不算大,厚度只有30mm,因此就先得整体较为修长,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充电仓塞在口袋里不会显得碍事。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充电仓上盖的磁性吸附效果比较好,盖上上盖后塞在口袋里或者装在背包中基本不用担心会被不小心打开,这样也能避免耳机不小心遗失或者损坏。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万魔降噪豆整体外观显得非常圆润,腔体表面采用了碳纤维纹理的设计,科技感十足。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在1MORE的LOGO左边红色椭圆形区域,就是这幅耳机的前馈MIC,LOGO右边隐隐约约的小圆点则是LED状态指示灯。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这幅耳机具有入耳侦测功能,在耳机腔体内侧可以看到的这个大圆点是这幅耳机的红外传感器,我们在用这幅耳机欣赏音乐时,只要取下耳机,音乐就能自动暂停,戴上耳机后又能继续开始播放。

靠近红外传感器的小圆点则是用于采集耳内噪音的后馈MIC,另外在耳机腔体外侧还有一颗通话MIC,在通话过程中,前馈MIC+通话MIC可以实现通话降噪功能。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除此以外,万魔降噪豆在左右两个声道的耳塞上都还设计了一颗实体功能按键。

关于万魔降噪豆的操控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万魔降噪豆一共有两档降噪+环境音,通过双击左右耳机的腔体正面区域,可以切换关闭降噪、打开强档降噪、切换弱档降噪和进入环境音增强模式。

关于环境音增强模式,其实就是在候机、候车等场合的时候,开启这个模式后,我们就能在安心享受音乐的同时,又不用担心因为耳机的降噪太强而错过了外界的重要提示音。

除了双击左右耳机的腔体正面区域外,万魔降噪豆针对通话或者播放音乐时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左右耳机的实体功能按键进行的。

先说说音质

不管是普通的蓝牙耳机还是主动降噪蓝牙耳机,其本质归根结底还是一副耳机,除了日常通话以外,听音乐是其重要的功能。

这里就涉及到了耳机的音质问题。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从价位上来说,万魔降噪豆并不是一副廉价的蓝牙耳机,恰恰相反,在一众国产品牌蓝牙耳机中,它的价位已经处于中高端水准了。

抛开降噪属性,这幅耳机的音质到底如何?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万魔降噪豆采用了圈铁设计,每一只耳机内部都有一个动铁单元和一个动圈单元。

一般来说,动铁单元的灵敏度是要高于同级别动圈的,因此,动铁单元具有更好的瞬态表现和声音密度,低阻抗和高灵敏度是动铁单元的特点,对于细节的回放更好,声音线条感更清晰,适合听人声、古典等需要声音表现更丰富和细腻的音乐类型,但由于体积问题,动铁单元一般很难达到全频高能,低频部分是它的弱点。

动圈单元得益于大尺寸的振膜,因此在中频和低频的表现会更加饱满,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声场,动铁单元由于自身体积的限制和密封式结构,声场相比会有些窄,没有那种恢弘大气的场面。

而圈铁设计,则综合的动铁和动圈的优点,既能表现出更好的细节回放,又有更饱满的中低频和更大的声场。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除了圈铁单元外,万魔降噪豆还支持APTX和AAC,AAC主要是对IOS的妥协,APTX则是CSR公司的专利编码算法,后被高通收购,所以在和采用高通芯片的手机连接后,就能使用这种高效的编码了,APTX编码可以使得声音保留的细节更多,实际听感要比SBC和ACC好,基本可以达到CD级别的听感。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在日常使用中,不管是听流行音乐还是一些常见的测试曲目,万魔降噪豆表现出来的素质都非常让人惊艳。

在高频的表现上,这幅耳机非常通透,解析力真的算是这个价位难得的了。音乐的细节非常清晰,能明显的感受到歌手细微的呼吸声换气声。中高频部分其实是非常考验厂家调音功底的,这也是万魔降噪豆的精彩部分,好的高频,给人的感觉是平顺的,明亮而不刺激,声音氛围通透晶莹,声音纵深好,通透耐听有感情味。

中低频部分,万魔降噪豆得益于10mm的钛复合单元,在低频的表现上非常不错,下潜的深度和弹性都很符合这幅耳机的价格定位,瞬态响应非常迅速,基本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而且中频密度非常好,人声表现得比较温暖。

整体来说,万魔降噪豆应该算得上是一副三频相对都比较均衡的蓝牙耳机了。

降噪能力如何?

终于到了降噪部分,我一般在出差的时候会带上索尼WH-1000XM3,而出街的时候一般会用WI-1000 XM2,相信用过这两幅耳机的朋友对这两副耳机的降噪能力还是会有很深的体会吧?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万魔降噪豆的官方数据是主动降噪性能可达40dB,这个参数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会觉有有点抽象。

但是要用比较直观的感觉来描述万魔降噪豆的降噪能力,可能确实不太容易。

我日常用的两款机械键盘,一款是青轴,一款是静音红轴,青轴的敲击声应该很多人都比较熟悉,在戴上万魔降噪豆,设置为强档降噪时,清脆的青轴声基本上至少被削减了70%左右,而在使用静音红轴时,强档降噪模式下,几乎是完全听不到键盘的敲击声。

另外,像我平时在深夜写稿子时,台式机机箱内的风扇声音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将这幅耳机的降噪设置到弱档模式就基本上听不到风扇转动的声音了。

从这些体验看,万魔降噪豆的降噪能力确实还是比较强的。

其他方面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在蓝牙连接速度上,万魔降噪豆表现非常出色,打开盒子上盖,就能迅速连上手机。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充电仓支持无线充电,这一点非常方便,每次只需要将充电仓随手放在无线充电器上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再插上一根充电线。

主动降噪+圈铁设计,万魔降噪豆表现着实出色

万魔降噪豆支持TWS+,真无线蓝牙耳机在发展中经历了好几个阶段,最初的真无线蓝牙耳机是分主副的,手机把数据发送到主耳机,然后主耳机再把数据中转到副耳机,主耳机负责和手机通信,而副耳机依附于主耳机,脱离主耳机后副耳机无法单独使用且主副耳机电量消耗也各不相同。

后来真无线蓝牙耳机发展到了TWS,TWS的进步在于左右耳机都能作为主耳机,所以左右耳机都能单独使用,但在数据传输上,依然还是会先发送到右耳,再从右耳传输到左耳,这在本质上其实还是分主副的。

而TWS+的两个耳机同时都是主耳机,从手机传输数据是同步直发到左、右耳机,减少了左、右耳机互联的环节,连接速度更快,而且延迟和功耗也更低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由于左、右耳机是与手机等蓝牙设备直连的,当左、右耳机切换使用时,不会有信号断开的问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厂商实现TWS+的手法不同,以高通为例,除了蓝牙芯片支持TWS+外,手机芯片也要同时支持才可以,像我的红米K20P就可以完美支持了。

总结

总的说来,万魔降噪豆不管是音乐性还是降噪能力都表现得非常亮眼。

在音质上,这幅耳机因为采用了圈铁设计,三频相对都比较均衡,而且支持APTX编码,日常作为HIFI音乐耳机是完全够格的。

在降噪能力上,虽然和头戴式降噪耳机存在一些差距,但在真无线降噪蓝牙耳机中,其出色的降噪能力堪称佼佼者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主动   蓝牙   声场   低频   人声   音质   噪音   耳机   单元   出色   声音   效果   能力   功能   环境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