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原来是“酒鬼”

杜牧原来是“酒鬼”

文/罗建云

晚上教小帅哥哥读《唐诗三百首》,意外发现著名大诗人杜牧竟然也是“酒鬼”。


杜牧原来是“酒鬼”

在《唐诗三百首》中,描写酒的诗歌有好些篇。诸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便描述了酒对人生的价值。而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便体现酒对朋友之间的情谊。而李白号称“斗酒诗百篇”,更体现酒对古代诗人创作的催化剂作用。

如果说李白天生好酒,杜甫以酒抒情,而王维则借酒联谊,似乎各有各的门道,各有各的价值。但杜牧,一介文质彬彬的“村夫”形象,怎么也上升到“酒鬼”的层次呢?

先看《江南春》这首诗:“千里莺啼绿应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作为一位诗人,其实,他的所思所想与平民百姓没有二样。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心有所思,笔有所写。因为他也好酒,喜酒,甚至酗酒,所以,他在江南的春天,可以看到水村山郭酒旗风。如果换是一位好色之徒,他看到的可能是红颜知己,美女佳人。

其二,杜牧走马山西,清明时节,他未考虑如何赏花,如何避雨,如何农事,如何春耕,反而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老实说,别人祭祖哀思,他竟然问“酒家何处有”,如果不是酒瘾发作,他这是人干的事吗?

其三,杜牧《泊秦淮》时,他的酒瘾又来了。诗曰:“烟笼寒水月笼沙,夜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上看,杜牧借酒浇愁,忧国忧民。其实,从“夜半秦淮近酒家”一句可以看出他的真实面目,真正的“酒鬼”一枚,不急着找旅店住宿,反而到酒家饮酒听歌。

只是他有文才,会写诗,可以把饮酒升华到忧国忧民,这是无数普通“酒鬼”无法迄及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酒鬼   杏花村   水月   秦淮   酒瘾   忧国忧民   杜甫   所思   李白   夜半   酒家   时节   所想   清明   诗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