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把抽动症当做多动症,别让误区耽误了孩子,家长们看这里

儿童多动症和抽动症是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异常,都与儿童的心理素质不稳定有关。因为两个名称相似,所以表现上也有相同的地方,因此很容易混淆。但是经过仔细鉴别,还是会发现这两种疾病是有区别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今天,来跟父母谈谈儿童多动症和抽动症的区别有哪些?

错把抽动症当做多动症,别让误区耽误了孩子,家长们看这里

1抽动症的临床表现

面部肌肉抽动:例如眨眼、翻眼、斜眼、扬眉、皱眉、撅嘴、咧嘴、歪嘴、张嘴、伸舌、舔嘴唇、缩鼻、皱鼻、做怪相等。

头颈部肌肉抽动:例如点头、摇头、仰头、扭头、挺脖子、耸肩等。

躯干部肌肉抽动:例如挺胸、扭腰、腹肌抽动、鼓肚子、吸肚子等。

上肢抽动:例如搓手指、握拳、甩手、举臂、扭臂。

下肢抽动:例如抖腿、踢腿、踮脚、跺脚、伸膝、屈膝,甚至步态异常。

喉部肌肉抽动:表现为异常发音,如干咳声、吼叫声、吭吭声、或随地吐唾沫,长出气,或发音时重音不当,或有时不自主骂人等。

错把抽动症当做多动症,别让误区耽误了孩子,家长们看这里

2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多动症属于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儿童,但在学习,行为和性情上都有缺陷。多动症大多始于儿童早期,进入小学后表现更明显,进入小学后,表现更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较大的儿童中,多动症的症状逐渐减轻,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不专心,情绪不稳定,易怒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症状保持不变。

那么,抽动症和多动症有什么区别?

1、发病率:抽动症是一种神经精神疾病,始于儿童(3至15岁)。男孩与女孩的患病率为3:1。抽动症患儿的注意力和智力往往不足,可能伴有其他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病。

多动症的发生率高于抽动症。它是儿童中较常见的精神障碍。经过调查发现,患病率为3%至7%,男女之比为9:1。患有多动症的儿童智力正常或几乎正常,并且在学习,行为和性情上都有缺陷。

错把抽动症当做多动症,别让误区耽误了孩子,家长们看这里

2、发作周期:抽动症有高峰期和缓解期,。在高峰期抽动是频繁的,然后进入抽动的缓解期。两者交替出现,重复并形成波浪过程。当孩子在精神上处于压力,焦虑和兴奋状态时,特别是在白天或生病后,症状会更明显,当注意力集中时可自行控制片刻,入眠后抽动消失。

多动症没有固定的发病期,它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它是一种持续的生理和心理障碍。

区分抽动症和多动症的关键是抽动症主要是由轻微的脑功能障碍引起的肌肉抽搐引起的,有些孩子有活动过度的症状。但是患有多动症的没有抽动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孩子   发音   高峰期   性情   注意力   临床表现   智力   误区   肌肉   症状   缺陷   肚子   异常   区别   疾病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