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教我写作业妈妈被爸爸打进医院”教育分歧,如何“避雷”?


“因为教我写作业妈妈被爸爸打进医院”教育分歧,如何“避雷”?


当下,“陪孩子写作业”已成了一个让很多爸妈无比头痛的“世纪大难题”。而最近,陪写作业系列又升级了,惊动了医生和警察,也让大家“惊掉了下巴”。

据报道,在江苏常州,因为孩子的作业,一对父母竟大打出手,后果极其严重,简直就是“要命”级别的:


“因为教我写作业妈妈被爸爸打进医院”教育分歧,如何“避雷”?


事发当天,一位妈妈下班后,发觉爸爸在客厅玩手机,并放任儿子不做作业、在看电视,就敦促孩子做作业。当孩子做题“卡”住时,妈妈一心急,就呵斥起来。

爸爸觉得,妈妈对孩子态度太凶了,就说了妈妈几句。妈妈听了就很火大,把水杯和作业本都摔在地上,和爸爸揪打到一块了。

冲突中,爸爸一脚踹到妈妈肚子上,妈妈疼得说不出话,送院后经诊断,她的脾脏居然被踢破了,需手术切除,经鉴定属重伤二级!而爸爸则因涉嫌故意伤害罪,已被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因为一道数学题,妈妈重伤、爸爸被起诉,最可怜的,是那个孩子,目睹爸妈因他而爆发争端,他的内心肯定惊惶、自责到不知所措!

遗憾的是,这样的爸妈并不少。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只要家庭能让孩子感到稳定,只要孩子能从父母的互动关系中收获了幸福感和满足感,那么孩子在早年生活中就会始终抱有希望。”

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各执一词,难以达成共识,甚至因此争吵谩骂、同室操戈,导致家庭失和,其间最大的输家,无疑就是那个天真、稚嫩的孩子!

意见不一“硬碰硬”

会让孩子“很受伤”

此前,苏州的刘女士因为被丈夫打了而报警,起因也是孩子的作业。

家庭心理治疗师弗兰.沃费什说:“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批判或指责对方,这一点非常重要。父母在孩子眼中应该是互相支持、互相爱护、互相团结的。”

但我们却忽略了这一点,都想着“为孩子好”而“硬碰硬”地各执己见,或拳脚相向,最受伤的,还是孩子。

《你的经历是怎样塑造你的生理特征的》一书中提到:“长期生活在恶劣的应激压力环境中,会改变个体的大脑结构,影响个体对于外界事物的加工模式,甚至身体怎样反应(激素产生水平、心率等等)。”

父母在教育上有分歧而经常争执,甚至迁怒于孩子,会让孩子容易受到身心情绪上的困扰:焦虑不安、自责、自卑……

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伴随孩子的一生,伤害不可估量。

教育步调不一致

最吃亏的是孩子

在面对孩子时,如果我们不能保持一致,又不愿努力协商调节,反而因此争吵动手,除了破坏家庭教育的气氛,更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游移不定,更会不知对错,最终连真正的规则、事理也没真正理解,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手表定律”,说的是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时间,但拥有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手表,却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这一定律同样适用于育儿——爸爸妈妈相悖的教育方式、互相质疑、彼此否定的态度,好比是两只时间节点不同步的手表,都要往孩子手上戴,都声称自己的时间是最准的,那么,在这样的“双重标准”下孩子要相信哪一个?要听谁的话?

久而久之,这样的“不统一”会导致父母在孩子心里逐渐降低威信,而孩子则会显得无所适从、不辨是非,还有可能会利用爸妈之间的分歧,而“聪明”地“钻空子”。

演员胡可在一档节目里,就曾提到过父母意见要一致,才是正确的教育。她说,即便是夫妻两人教育方法和态度都不一样,但是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要表现出分歧,一定要统一战线,因为小孩太“聪明”了。


“因为教我写作业妈妈被爸爸打进医院”教育分歧,如何“避雷”?


父母教育步调不一致,最吃亏的,是孩子。

对此,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说:“一些父母在家庭教育问题上爸爸说东,妈妈偏说西,他们的分歧令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听谁的才好。”“长此以往,容易使孩子不明是非,产生双重人格。”

正确面对育儿分歧,

是给孩子最有效的教育

演员黄磊和妻子孙莉的“育儿经”一直为人称道。

他们在教养孩子时,一直都坚守“统一战线”的原则。在一次采访中,黄磊曾说:“我们(夫妻俩)没有什么红脸白脸,我永远跟妈妈是一头的。我跟多多说,咱们俩都得听妈妈的。”“如果小孩子知道父母有不同的立场,她就会钻空子,知道在爸爸这不行,就去妈妈那。”

在爸妈“夫妻同心”的爱与教育里,女儿多多长成了一个非常优秀大方、自信开朗的“宝藏女孩”。

睿智的父母,在遇到教育分歧时,会在大局上保持一致,细节上进行、妥善的、正向的沟通,给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我们不妨由以下的“五字诀”入手:

(1) “冷”:我们意见不合时,切忌在孩子面前爆发争吵,而是先给情绪来个“冷处理”,收住话头不再争论,或者“撤离现场”,让自己冷静一下,避免正面冲突,私底下再跟对方平和交流。若我们一言不合就大吵大闹,只会给孩子留下不良影响。

(2)“快”:如果我们控制不住吵架了,千万不要怄气、不管孩子,而是要赶紧要安抚孩子,跟他好好解释;同时更要尽快、积极地跟伴侣和解。任何的赌气、冷战和僵持,对孩子来说,都是一场隐形的情感“酷刑”。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相亲相爱,不愿意看到他们决裂互怨。

(3)“静”:在伴侣教育孩子时,要跟他/她暂时保持一致,不轻易去插嘴、不拆台,即使有想法,也要在事后再跟对方进行平心、静气的沟通,尊重、理解他/她的想法,并提出你的疑问和建议,让对方好好思虑。而不是当着孩子的面,急吼吼地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或逼孩子服从你一人的“指令”。

(4) “尊”:在我们意见不和时,千万不要逼孩子“站队”,而是要从尊重孩子的角度出发,多问问孩子的感受和看法,再结合双方的育儿“策略”作出相应调整,探讨出最佳的教育方法。

(5) “学”:做父母也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爸妈平时都要多些学习、了解相关的育儿知识和儿童心理学知识,才能拓宽思路、多加反思,获得新的认知,便会逐渐减少分歧和争端,更好地教育孩子。


“因为教我写作业妈妈被爸爸打进医院”教育分歧,如何“避雷”?


愿我们都能珍惜彼此、求同存异,妥善面对育儿生活里的分歧,让孩子在我们同心、合力的爱里,快乐、有序地拔节成长。


“因为教我写作业妈妈被爸爸打进医院”教育分歧,如何“避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分歧   爸爸   妈妈   硬碰硬   可能会   作业   这一点   步调   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   手表   父母   意见   孩子   时间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