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钢琴,应该让孩子多一些主动,少一些勉强

学钢琴,应该让孩子多一些主动,少一些勉强


《纽约时报》曾报道:“在中国的大城市,周末走在街上的孩子如果没有背着乐器,那他就是在去学钢琴的路上。”此话虽夸张,但却道出了学音乐在中国的人气。


可人气和小朋友们无关,在他们看来,就是喜欢和不喜欢那么简单。学音乐投入不菲,但又和财力无必然联系,关键在于,孩子想学的意愿有多强烈,这直接决定着大人们这笔兴趣爱好“投资”的回报率。


那意愿从何而来?如何发挥正确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深入地了解一下~


1、巧用孩子天生的表现欲


学钢琴,应该让孩子多一些主动,少一些勉强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刚学琴的孩子对发出动听声音的乐器,有着无限好奇和向往,而真正开始学习后,就会发现充满了困难。短时的兴趣激发对孩子来说很容易,但将兴趣长期稳定下来坚持学习,却是个难题。


首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培养,比如,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孩子通过音乐记住枯燥的理论。除此之外,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孩子的兴趣培养上也不可或缺。师生间的正向互动,能够让孩子爱上音乐课,并且老师的鼓励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大的鼓舞。


另外,孩子的表现欲也可以激发孩子的学琴兴趣。孩子们都是天生的表演家,只要足够自信,他们是非常愿意表现自己的。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也不可小觑,和小伙伴一起练习,发现各自的问题后相互帮助提高。有了这种互动,孩子们学起琴来会更有劲。


2、要练琴,但该玩的照样玩


启蒙阶段的兴趣培养很重要,但想要真正的将音乐学习坚持下去,需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合理安排孩子的练琴时间是第一步,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孩子先把作业完成,每天固定时间弹琴,弹琴时让孩子把握进度、自己分配任务。孩子玩乐的时间也提前安排好。


3、不要打骂,多鼓励引导


学钢琴,应该让孩子多一些主动,少一些勉强


学琴好习惯的养成,除了安排好练琴时间外,还需要家长的循循善诱。孩子学音乐需要许多品质,如:耐心,坚韧等。学琴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麻烦,当遇到问题时,孩子会出现逃避的心理,此时孩子的耐心度会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学琴兴趣下降。或者当孩子玩心来时,看到小朋友在外面玩得高兴,而自己还必须在家练琴时,孩子的集中度会下降,导致练琴马虎了事。


当遇到这些情况时,家长们对孩子切不可打骂,更需要引导,打骂只会使孩子对学习更加没有兴趣。孩子需要的是事前的鼓励与引导,比如,可以经常告诉孩子,做事要耐心,碰到问题应该静下心来想想,或者多和孩子聊聊关于弹琴的开心事,这样会让孩子碰到问题时能自己独立思考,学着独立解决问题。


4、别让一味考级毁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钢琴,应该让孩子多一些主动,少一些勉强


在考级问题上,有些家长盲目拔高孩子的级别,导致孩子对音乐丧失兴趣。这对孩子,对家长来说都得不偿失。


有老师说:“我以前有个学生是很有天赋的,在幼儿园的时候还经常出去表演,是幼儿园里的小明星,后来这个孩子的妈妈,要求我帮她儿子准备考级,而且一下就报六级,我当时劝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说服她,没办法只有帮小孩准备了。这个小孩后来考过了,他妈妈还把证书摆在了钢琴上。但考级之后他完全丧失了学琴的兴趣,没再学下去了。”


业余考级的一到十级,其实就像十月怀胎一样,每一级有每一级该学的东西,只有把该学的学好,才能真正地把把音乐学好。学音乐不能片面追求考级,关键是看孩子通过学琴能收获什么。考级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考级来督促孩子,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让孩子快乐学琴


5、孩子学琴,家长的准备事项有哪些?


学钢琴,应该让孩子多一些主动,少一些勉强


首先,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的环境,播放经典音乐给孩子听,培养孩子的听力和乐感。可选择不同时期、不同体裁、不同作曲家的作品进行聆听或赏析,让孩子在日积月累的熏陶中培养良好的兴趣和节奏感。


除了听,还要让孩子学会唱,通过唱谱让孩子掌握音准、音程和节奏,对乐器的学习非常重要。另外在经济上也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购买乐器和琴谱的费用,以及器乐课的学费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要做好准备。学音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家长的决心是个不小的考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音程   中国   意愿   乐器   勉强   耐心   好奇   主动   小孩   家长   兴趣   习惯   妈妈   人气   孩子   时间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