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着无限可能,请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长大


爱自己的孩子本来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但过度的爱就会变成溺爱,溺爱属于是家长对子女一种畸形的爱,也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爱。


01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偷窃的少年犯被当场捉住,犯缚了双手,被牵到刽子手那里。疼爱孩子的母亲跟在后面,捶胸恸哭。儿子回转身来,说要对她说句心里话。母亲走近去,想不到却被儿子一口把耳朵咬了下来。


母亲骂儿子大不孝,犯了罪还不够,又把母亲的耳朵咬下来。那少年犯说:“如果我初次犯偷了同学的写字板拿去给你的时候,你不夸我,而是狠狠的打我一顿,那我何至于胆子越来越大,被牵去处死呢!”


如果不是父母这样的溺爱,孩子会在长大以后走向极端吗?


孩子有着无限可能,请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长大


02


一味娇惯子女,反而会害了他们,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一些父母要溺爱孩子呢?


1、父母心生愧疚


有一种说法,溺爱是家长对自己童年缺失的亲情做补偿;正是因为自己小时候吃了太多的苦,所以在有了孩子以后觉得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样。所以就会造成溺爱。


2、担心孩子的安全


觉得孩子还小,做什么事情都会发生危险,所以就会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这样也会导致过度溺爱,从而使孩子什么都不会,觉得父母来做都是理所应当的。


3、觉得自己有能力


我现在有能力,肯定得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好的生活,不管他喜欢什么都买,只要他开心就好。于是孩子的一切要求父母都会想办法去满足。


4、舍不得骂孩子


孩子在犯错的时候,从来不会去指出他的错误,反而会让他更加肆无忌惮的犯错,然后就会说:等孩子在长大一点就懂事了。


而这些孩子习惯了自己的一切要求都会被满足,就会忘乎所以。


孩子有着无限可能,请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长大


03

一个从小被溺爱的孩子,在将来进入社会后,没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以及面对困难时抗压能力。因为从小给他的环境过于优越,让他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太过于溺爱,其实也象征性地剥夺了孩子感受爱的能力,因为在他从小的认知的世界里,别人爱他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哪里有什么理所应当,家庭给孩子的爱,也需要有分寸和尺度,而这些过度的爱终会导致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迷失自己。


孩子永远不可能待着父母的羽翼下,请让他们自由地翱翔在天空中。


孩子有着无限可能,请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长大


04


懂得教育的父母都会尊重、认可孩子,但绝不会为孩子做过多的事情,而是教导孩子怎么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请停止毫无底线的付出


你们毫无底线的付出只会让孩子觉得“理所应当”,他并不会对你产生任何的感激。你是我爸,你就应该满足我的要求。


▲适当的放手


在孩子能力有限的范围内放手,从小就得培养他们独立思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让他们懂得父母并不亏欠他们。


▲让孩子懂得知错就改


一定要告诉孩子做错了事情就必须要道歉,并不能因为他想怎样就怎样。这一点就是:我们需要正确地给孩子树立是非观,让孩子明白是非对错,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也会影响着孩子。


孩子有着无限可能,请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长大


有人说,溺爱是一种不平等的状态。父母溺爱子女,其实是在不平等的对待子女,认为他们长不大的潜台词就是他们不是完整的人。


而孩子真正需要的,则是独立思考能力,是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以及面对挫折,困难和抗压能力......而不是家长们创造的美好世界。


教育孩子其实也是一门学问,父母作为孩子的引路人,一定不能宠溺孩子,否则只会把他们推向不见底的深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伊索   写字板   少年犯   孩子   都会   理所应当   承受力   溺爱   底线   子女   儿子   父母   母亲   事情   能力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