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插队并叫嚣“中国人都出去”后续:官媒发声,网友拍手称好

文章:橙果妈妈

图片:网络

01

4月1日,山东青岛当地市民都在崂山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排队核酸检测时,结果三名外国人直接进入采样点突然插队,遭到排队等候已久的现场市民的劝阻,结果三名外籍人士不仅不听劝,在这个过程中,还扔掉了一位市民的单据,出言不逊:“Chinese get out (中国人都出去)”。

外国人插队并叫嚣“中国人都出去”后续:官媒发声,网友拍手称好

视频一传到网络上,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和讨论。大家纷纷指责这三位外籍人士的做法。

当天晚上,青岛市崂山区卫生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进行了道歉。

4月2日凌晨,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称,针对网上反映的4月1日崂山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采样三名外国人现场存在插队现象的问题,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

外国人插队并叫嚣“中国人都出去”后续:官媒发声,网友拍手称好

02

让人感到惊喜的是,人民日报也对此事进行了评论,让网友拍手称好!

人民日报提到:规则至上不容插队。无视劝阻,强行插队,谁给的底气?出言不逊,叫嚷“中国人出去”,谁给的特权?谁也不能凌驾于规则至上,更不能破坏了规则还振振有词。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仍是重任,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须配合。依法依规处理,别让个别人影响防控大局。

外国人插队并叫嚣“中国人都出去”后续:官媒发声,网友拍手称好

这条消息瞬间就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点赞和留言人数很多,很多网友留言:

坚决支持,无论是谁都要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与社会秩序,外籍人士更加不能例外;

为人民日报点赞!

规则至上,关乎公平正义;

中国不是法外之地,不守规则的外国人必须严惩!

目前,这三名外国人迫于舆论的压力,在相关部门的批评教育之下,亲笔写了一封道歉信,信中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为自己的不当行为道歉,以后会尊重中国和中国的文化。

外国人插队并叫嚣“中国人都出去”后续:官媒发声,网友拍手称好

03

中国自古来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我们对在国内的外国公民一视同仁。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南怀瑾认为,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知书达礼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用礼仪来维护和表达感情是常情。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次疫情中,对于在中国国内的外籍人士,国家都是一视同仁的进行救治,我们尊重每一个在我国的公民的生命安全,包含外国在我国国内的相关人员。

我国是一个有爱、有责任的国家,一直将所有公民的身心安全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国家在这次疫情中,全国上下也是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来一起来抗击疫情,也经过共同的努力,终于换来了目前疫情的最终控制。

外国人插队并叫嚣“中国人都出去”后续:官媒发声,网友拍手称好

但这种爱和尊重也不是可以用来随意践踏的。在4月2号举行的外交部例会上,外交部华春莹对此类事情也发布了自己的看法:

她首先表示,看到这类的报道,心里是非常难受的。也表示,对于那些拒绝执行防疫措施、扰乱防疫秩序,危害公共健康和安全的外国人,中国的有关部门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特别赞同我国外交部的发言,的确如此,外国人在中国应该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如果不遵守中国的法律、防疫的规定,我们是不欢迎的。

正如前几天西安就对一扰乱防疫秩序并打骂工作人员的外籍人士,进行了行政处罚和限期出境的处理,让网友们点赞。

外国人插队并叫嚣“中国人都出去”后续:官媒发声,网友拍手称好


疫情面前,病毒都没有国界,病毒攻击的是所有国家和所有人。在疫情防控上,没有优待和特殊待遇,对所有人员必须一视同仁。

04

现在国外的疫情发展依旧肆虐,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突破20万了,而我国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将疫情控制住,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也努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援助,对世界的防疫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尽到了大国责任和义务。

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中国是一个懂得感恩和负责的国家,对于外国人,我们依旧是尊重和一视同仁。但尊重不等于崇洋媚外,也不等于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国土享有特权。

希望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都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 如果可以扰乱疫情抗击的相关规定,危害公共安全,我们也不欢迎,想说哪里来回哪里去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崂山   外国人   外交部   青岛市   人民日报   网友   出言不逊   疫情   防疫   中国   外籍   规则   人士   中国人   我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