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国外曾有一个街头实验:

实验人员问孩子妈妈:“你会每天经常告诉你的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吗?”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妈妈们表示每天都会告诉孩子,之后实验人员说:“那我现在去跟孩子聊天,他是会跟我聊天还是跑开呢?”

妈妈们都很确定的表示,孩子不会跟着陌生人走,会回到妈妈身边。

当带着狗的实验人员去跟孩子搭讪时,孩子却无一例外跟着走了。一旁的妈妈们看的不可思议,明明每天都在告诉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跟陌生人走。”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国内也有类似实验:

实验人员随机选取了幼儿园、小学、超市、火车站、公园等五个地点,通过问路,谎称是孩子家长的朋友,利用零食、玩具吸引孩子等方式进行模拟测试。测试了50名年龄在3到10岁的儿童,其中有42名孩子被模拟拐走,只有8个孩子没有被拐。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家长们觉得安全教育做的挺好,孩子应该不会跟陌生人走,但没想到如此轻易被骗走。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失踪儿童人口高达20万,而找回率仅有0.1%,这还只是2013年的数据。

因而作为父母,我们丝毫不敢大意,每天都要对孩子耳提面命:“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为什么,每天耳提面命的教育,孩子还是如此轻易就跟陌生人走,而理由仅仅是玩具、小狗、游戏等。

因为时代变了,社会环境变了,而我们教育孩子自保的知识却没有更新换代,还停留在老套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上。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我们没有教授孩子具体的自保知识,也没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机会教孩子学会自保,我们抱着侥幸之心,疏于教导孩子自我保护。

说到这,有家长会问:那父母需要教给孩子哪些具体的自保知识,什么时候教最有效?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家长迷茫的这些在美国教育学家保拉·斯坦曼的《孩子,你要懂得保护自己》这本书里,都可以找到答案。在书里,保拉·斯坦曼根据儿童发展阶段,把自我保护的知识区分成了3个年龄层次,分别介绍父母需要提供给孩子的安全知识教导。下面我们一一来分享:

一、学龄前儿童

1、 别盲目告诉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父母最常教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其实这个规定,孩子很困惑,因为他们不能真的理解“陌生人”到底指的是那些人。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如果说“陌生人”指的是“不认识的人”,那我们大人每天也在跟不认识的人说话打招呼,同时还教导孩子有礼貌,比如“对店员说谢谢、对让座的叔叔说谢谢”。

所以与其教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如告诉他们“无论你跟任何人去任何地方,一定要告诉父母或照顾你的大人。”

另外学龄前阶段,要教孩子辨别周围的人,并教他们区分陌生人和真正帮助他们的成年人。

有个妈妈经常教导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走”,当孩子在街头走丢时,街边巡逻的警察试图帮他找妈妈,孩子却哭闹着不肯让警察接近。

因而父母不要恐吓孩子“陌生人都很可怕”,要教他们学会辨别不怀好意的陌生人

当然这个辨别能力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学会,但父母从小要有意识教导孩子。

2、 记住个人资料

很多父母在孩子会说话后,就会教他们记住父母的电话姓名。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保拉·斯坦曼在《孩子,你要懂得保护自己》里也这样告诫父母:“务必教导学龄前儿童说出自己的全名、地址、电话号码。”

教会孩子后,要记得时常帮他们复习熟记,保证孩子在紧急情况下能完整说出。

另外,告诉孩子不要随便把这些信息透露给别人,只有警察、消防员等救援人员询问时,才能如实告知。

3、 主动介入孩子与他人的互动

假如你带着3岁多的宝宝去公园玩,碰到有人夸奖孩子,并要求抱孩子时,你会怎样做?

可能很多父母都会断然拒绝,但也有部分父母碍于面子,会让陌生人抱孩子,心想“自己在跟前看着,不会出事。”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但这种做法很不妥,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必须主动介入,为孩子设下安全界限,如果不好意思断然拒绝,可以委婉表示“谢谢厚爱。孩子不喜欢陌生人抱。”

还有一种情况,碰到有人给孩子食物,很多父母都盛情难却,勉强接受。在父母影响下,碰到陌生人给食物的孩子,可能就会下意识接受。

而很多孩子被拐走,可能就是接受了陌生人的糖果点心,因而父母要告诫孩子“接受任何陌生人的食物、礼物前,都必须征得父母同意。”

关于这个规定,父母每隔几天都要口头提醒孩子几次,让他们把规定内化,这样才不至于被轻易拐骗。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4、 为孩子准备完整身份辨识材料

其实这件事,孩子出生后父母就应该去做。

为孩子准备一份完整的身份辨识材料,其中包括一张清晰近照和一份完整外貌描述,并找适合的人帮你录像、录指纹。然后把这些材料放在安全地方,而且要容易取到。

因为孩子长得快,所以要及时更新照片。当然希望所有的家长都用不到这份材料。

二、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

保拉·斯坦曼在《孩子,你要懂得保护自己》里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比学龄前儿童具备更多能力,也能够吸收更复杂的资讯。但他们刚开始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这个阶段父母必须用孩子能理解的话语,教他们安全自保的知识技巧。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1、 教孩子主动寻求帮忙

我们已经教过学龄前儿童如何辨别那些大人是帮忙的,在孩子上了小学后,我们就可以教他们如何主动寻求某些成人的帮忙。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可以借由角色扮演,让孩子练习在紧急情况下,告诉好心人他的姓名、地址与电话号码,告诉孩子表达清晰。

当然最重要的是帮孩子发展信心,信任来帮忙的警察、消防员等。

2、 学会“呼救”

保拉·斯坦曼在《孩子,你要懂得保护自己》里说:“你的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可以学习一项自我保护技巧‘呼救’”。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告诉孩子遇到有人在公共场合抓住他时,练习具体字句,比单纯喊“救命、住手”更有效,比如教孩子这样大声呼喊“我不认识这个人、他要绑架我。”

有些孩子可能觉得在公共场合大声喊叫很丢人,父母一定要告诉他们:在紧急时刻大喊大叫是值得鼓励的。

3、 教孩子辨别、信任自我感觉

美国安全专家、危险预测专家加文·德·贝克尔在《恐惧给你的礼物》中再三重复:“相信你的直觉,而不是科技,将保护你免受暴力的威胁。”

这也是我们要教孩子的,相信直觉,当察觉到危险时,及时做出反应。

但对危险的直觉意识需要父母培养,当孩子对你表述不舒服时,你要尊重他们的感觉,并且不要因为负面情绪批评他们,鼓励他们表述。持续教导下,你就能建立一个让孩子能辨别信任自我感受的环境。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这样当孩子在外遇到危险,会立刻察觉,产生更敏捷的反应能力,从而保护自己。

4、 和陌生人进行安全互动

表姐前天给我讲个事:有人敲门说送快递,家人都没反应过来时,10岁的小石头就已经冲过去开了门。

表姐狠狠批评小石头“不问清就乱开门”,小石头不服气辩解:“送快递的,我才开门。”

很多孩子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开门,比如送快递、送外卖。但我们知道,这种情况下也隐藏着危险。

所以,父母要告诉孩子,无论是快递还是外卖人员,都要先告诉父母才可以开门。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学习如何与陌生人安全互动,父母不要跟孩子说陌生人都很危险,而是要告诉陌生人对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正当的。比如陌生成年人请求孩子帮忙、或刻意接近孩子时,告诉孩子严肃拒绝。

5、 利用通关密语

上小学的孩子放学通常需要接送,但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可能无法及时接孩子,于是找亲朋好友帮忙接送。

对此,保拉·斯坦曼在《孩子,你要懂得保护自己》里说:“你可以教导小学生,他们只可以跟几个特定的人上车。不妨拟张授权驾驶清单,列出可接孩子的人,然后告诉孩子名单上的人都有谁。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名单写下后要定期更新,并经常和孩子复习名单,确保孩子记牢。

如果碰到特殊情况:你需要找不在名单上的人来接孩子,这时候就用上“通关密语”。

在这之前,先跟孩子说好:“如果我不能及时来接你,我可能会找别人去接你。为了确保这个人时来接你的人,我们来设定一个通关密语,来接你的人能说出通关密语,你才可以跟他走。”

如果孩子不慎泄露通关密语,及时更换,并鼓励孩子保密。

三、小学四到六年级

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他们渴望自由,讨厌管束,所以父母要学会适当放手,比如让他自主上学、回家。

但在这之前,你要保证他们学到了足够的自保知识以及技巧。

1、 更新防范陌生人的技巧

这个年龄的孩子总希望独自外出,或者结伴外出,并且讨厌父母跟着。所以就算之前你已经告诉他如何安全与陌生人互动,你还是应该另外告诉他一些信息:

跟朋友结伴外出时,不要落单。在人行道走时,要跟陌生人保持安全距离。如果有人在人行道太过于接近自己,内心感到不舒服时,告诉孩子尽快过马路,寻求救援。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如果碰到有人开车靠近或者跟踪,就离马路远一点,无论车里的人怎么说,都保持离车3-4米的距离。

为了保证孩子明确认知安全距离,父母可在家给孩子演示,让他知道安全距离有多远。

2、 街头自我保护技巧

在你决定让孩子自己骑车或者坐车去上学前,你必须亲自跟孩子走一遍路线,确认路上是否有不安全的地方,以及如果碰到危险去那里求救。

跟孩子约定好安全路线,告诫孩子要走预定的安全路线,不要试图走捷径,抄近路。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如果孩子需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去上学,他们需要认出沿途路标和街名,熟悉要上下车的站点,以及沿线经过的所有停车点,最好熟练背下来。

为保证孩子更熟悉线路,父母可陪孩子坐车上下学锻炼几天,直到孩子熟练掌握,再放手。

另外,告诉孩子,独自搭车时尽量靠近司机或乘务员,不要在车上埋头玩手机或睡觉,保持必要警觉。

之前教过孩子遇到危险可以向什么人求救,现在再次复习并确保他们熟练掌握。

我们应该给孩子足够自由,让他们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成为自信的孩子。但同时我们也不能给孩子超出他们所能掌握的安全责任。

别盲目教“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教孩子自保要分3个年龄阶段

教导孩子安全自保是长期不间断的过程,因而父母必须学会随着孩子成长,不断更新自保知识技巧,并及时教他们。

父母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教会他们辨别危险、应对危险的能力,让他们在遇到危险时,不要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应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斯坦   说话   都会   密语   盲目   陌生人   快递   危险   父母   能力   妈妈   人员   孩子   小学   年龄阶段   技巧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