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了我妈的样子后,我很讨厌自己

你怎么总是记不住,我说了多少遍了?”周末因为一点小事,我狠狠地在念叨着孩子。

被我不停唠叨的孩子默默低着头,好像在听我说,又好像压根没听。

当我停下来,看着被我唠叨却毫不在意的孩子,那一瞬间,我恍惚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十几年前:

“你一天天不带脑子吗?我说了多少遍,你怎么记不住?”

“天天说,天天记不住,也不知道脑子干啥吃的?”

“你还要我说多少遍,你才能记住?”

活成了我妈的样子后,我很讨厌自己

因为一点小事,我妈从早上骂我骂到晚上,直到现在我还能回忆起来我当时的愤怒与不耐烦。

可是,没想到十几年后,我却活成了我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当我因为一点小事对着孩子不停唠叨时,我仿佛被妈妈附了体,那些在妈妈身上我曾经最讨厌的特质,都出现在了我自己身上。

意识到这一点时,我有点灰心,也有点绝望。

幼时被妈妈责骂时,我曾不止幻想,如果有一天我当了妈,我绝对不会骂孩子,也不会唠叨孩子,会尊重孩子,接纳孩子。

可是当我真的当了妈,我却发现自己在重复着妈妈曾经的行为。

原来我始终没有摆脱原生家庭的轮回。

活成了我妈的样子后,我很讨厌自己

01原生家庭中的“复制”魔咒

前几天带孩子去超市,她看中一款芭比娃娃的玩具,哼哼唧唧地请求我给她买。

我下意识拒绝她:“买什么?咱们家里的芭比娃娃还不够多吗?”

她委委屈屈不再说话,而我则继续唠叨:“天天一到超市就买买买,一点都不知道节省,爸妈的钱是大风吹来的吗?”

唠叨了半天后,我突然醒悟过来:刚才的场景太熟悉了。

那不是我妈经常骂我乱花钱时的场景?我离开她十几年,可是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脑海里第一时间想起的竟然还是她的唠叨。

原来不知不觉中,我早已经内化了她的亲子关系模式。

我们这一代人当了父母,因为接受了太多西方的先进教育理念,也了解了关于原生家庭的种种心理学知识,所以总觉得会当个与父辈不一样的父母。

但是当父母越久,越发现我们好像始终都困在原生家庭里,似乎从不曾摆脱原生家庭的“复制”魔咒。

活成了我妈的样子后,我很讨厌自己

02不自觉的行为伤害孩子最深

我认真回想,在我意识到我用妈妈的方式唠叨我的孩子时,我已经重复这样的行为很久了。

最开始,当我因为孩子做错事不停唠叨她时,她会哭着跟我道歉:“妈妈对不起,我错了,你抱抱我。”

后来当我再次因为某些事不停对她碎碎念时,虽然还不会反抗,但她会不耐烦,甚至在我念叨了一半时走开。

我反思这些行为时,才发现我对孩子的伤害已经不止一星半点。

当孩子做错事时,他们需要的不是教训,不是无休止地责备,而是父母的接纳。

因为即使你不说,孩子也会从错误中接受教训,从经历中学习经验。

但我们父母最常做的事是不停唠叨责骂:“连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你还有什么用?”“这次再出错,看我怎么罚你。”

被父母严苛对待的孩子,也许他能记住从错误中得到的教训,但他更记住了那种恐惧。

被恐惧笼罩的孩子,可能以后会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避免犯错。也可能他们会就此破罐破摔,彻底不再听从父母。

活成了我妈的样子后,我很讨厌自己

03有意识觉醒,就是好的开始

当我意识到我正在我重复走我妈的“老路”时,我很沮丧。

我觉得我自己已经这么努力改变,为什么还是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复制”魔咒?

可是孩子的一句话直接让我破防,也让我真正地去反思改变:

“妈妈,我一直都爱你,当你吼我的时候,我会生你气,可是当你不吼我的时候,你还是我的好妈妈。”

真正给予无条件爱的从来不是父母。

我们对孩子的爱总是有条件,你要乖乖听话,你要考100分,只有你做到了我要求的,我才会爱你。

而孩子不一样,他们是真的无条件在爱我们,即使我们吼了他,甚至是打了他,下一刻他们依然会甜甜叫“妈妈”。

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照着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慢慢一点一滴去纠正。

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但却不是第一天当父母,所以只要你对自己的行为有觉醒,那就离改变不远。

活成了我妈的样子后,我很讨厌自己

04从理解妈妈开始改变

我们总是抱怨原生家庭,愿我们的父母没有给我们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模板。

但又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着我们父辈的亲子关系模式,

其实与其一味抱怨,不如从理解父辈开始。

我们的父母固然不是完美的父母,也没有给我们更完美的原生家庭,可是他们有他们的时代局限,有他们的能力所限。

当然父辈的那些育儿糟粕确实不可取,但我们这一代当了父母后,就不要再沿袭旧的育儿传统。

我们要先理解我们的父辈,我们的妈妈,认识到他们有他们的局限,抱怨不能改变任何问题。这之后才能专心去改变,去摆脱原生家庭的复制魔咒。

当我们从心底开始理解了父母,我们也会从心底接纳自己。

我们要允许自己偶尔犯错,没有任何一个父母不会犯错。

所以即使你吼了孩子,唠叨了孩子,也不要因此懊悔,重要的是做出改变。

就比如我,当我发觉自己活成了我妈曾经的模样时,我深深厌弃自己。

可是孩子却依然爱着我:“妈妈,我永远都爱你。”

我想这就够了,这就是我们努力改变自己,不重复父母老路的最大原因了。

我是@唯妈养娃,佛系随缘妈,家有5岁敏感小妞,关注我,不定时育儿碎碎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破罐破摔   老路   父辈   芭比娃娃   碎碎   不耐烦   小事   教训   场景   脑子   心底   讨厌   样子   父母   妈妈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