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是你妈,没人欠你的

想了很久,还是决定把最近经历的一件小事写下来。


我有个对外开放,用来和读者们交流的微信号。曾经有个女生跑来加了微信,用撒娇的口气说想向我讨教公众号怎么运营的,还可以跟我“宣传互推”。


我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没人是你妈,没人欠你的


首先,微信运营是个很系统的问题,根本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得清的。好几个网课机构花钱找我去分享我都不去,没那个精力,也怕误人子弟。


如果是真心实意请教,至少你要拿着自己满意的作品来。虽然即便这样别人也不是有义务必须指导你,但我相信有才华肯定会遇到伯乐。


而不是两手一伸,网上有大把教微信运营的课程不去学,可能连公众号怎么建都不知道呢,就大咧咧随口一句话指望别人手把手教。


没人是你妈,没人欠你的


其次,互推的意思是粉丝差不多的号相互推广,一起涨粉。你连基本运营都搞不明白,而且我连你是谁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跟你“互推”?


我不是你妈,我也不欠你的。


我第一想法是怼回去,但是转念一想,可能就是个刚刚迈入职场的小姑娘,什么都不懂,当然第一时间就想去请教一下自己觉得做的还不错的公众号。


谁还没有过做新人的时候,我年轻的时候可能也这么给人添过麻烦而不自知,多亏了别人的包容。


这么想着,我就收起了反感,客客气气跟她说,虽然我帮不了你,但是你可以去网上找找运营经验分享。


她的回复又令我懵了,她说:不会写广告软文。


我也不知道这是想表达什么,反正既然爱莫能助,我就干别的事情去了。


就在前几天,我又莫名其妙收到了这个女生的微信,言简意赅:删了。


再一看,自己果然被人家删掉了。


没人是你妈,没人欠你的


就……行吧,谁让你没法教人家运营,又不能帮人家涨粉,“无用”之人,留你干啥?


这么想想,我就释然了。


因为微信开放加好友的缘故,这些年我遇到了太多这样的例子。


有的人,有问题想问,不管是夜里一点还是凌晨四点,叮咣就发过来——“为什么我的人生总这么艰难?”


我开始挺愤怒的,后来试着帮他们做个解释,可能人家是时差党吧。


但甭管你在中国还是美国,都应该先想想对方这个时间有没有睡觉吧?


有的人,特别勤学好问,明明上网随便一搜就能搜到的答案或者资源,都要跑来不厌其烦地问。我也只好强行自我安慰:可能人家觉得你更权威吧。


有人会说,举手之劳而已,这都要计较吗?


那么反过来,对伸手党来说,这些功课又何尝不是举手之劳,为什么要去浪费别人的时间?


没人是你妈,没人欠你的


有的人,最喜欢把博主们当不要钱的心理咨询师。


信任我的老读者跑来聊天,我只要看到信息,恰好有时间,肯定会跟他们聊几句的。


但有些人,上来加好友的目的就简单明确:


“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有心理(情感)问题想问你。”


我想跟这些人说,你需要先分清自己要解决的是心理问题还是情感问题,这完全是两个范畴的东西。


心理问题,失眠抑郁焦虑,都不是聊两句就解决的,你需要系统性地去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师,当然,他们都是收钱的。


情感或工作生活上的问题,我们现在三条开了讨论区,你如果愿意可以投稿,让读者自由回复,里面一定有比较中肯有建设性的回答。


但是我个人不会私下给任何我不了解的人提供人生建议。很简单,我不知道你经历过什么,我没法通过三言两语的描述就对你的人生负责。


没人是你妈,没人欠你的


刚做号那会儿,我是真的很热心(愚蠢)。有读者跑来留言提出困惑想听我的意见,我就掏心掏肺地回答,结果回答的人家不满意,就开始问候我全家。


这也是为什么专业人士都不会提供任何免费咨询服务。钱花到位了,反而对人有基本的尊重。


更多的例子就不举了,感觉在这些人眼中,屏幕对面的博主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台全能的、没有感情的、也不需要被尊重的机器。


他们觉得问什么问题对方都应该知道答案,并且应该随时随地无条件为自己解答。


一旦被拒绝,他们只会愤愤然理解为对方小气、自私,冷漠,而不会反省一下自己的做人哪里出了问题。


没人是你妈,没人欠你的


生活中,这样的人无处不在,他们交友的衡量标准简单粗暴,那就是对方有没有用。


他们个个都是做HR的好苗子,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不要紧,他们一定会根据你的身份量身定制出自己的需求,务求人尽其才。


你是个老师啊,听说你们学校贼难进,帮我弄个名额啊!


你是个设计师啊,帮我做个图呗。


你是个摄影师啊,帮我拍组写真呀。


你是个医生啊,帮我挂个你们医院谁谁谁(某专家大牛)的号吧。


你就是说自己在工地工作,他们都能让你给顺两块砖来。


比如开篇这个女生,她的行为就非常典型。加我的唯一目的就是想从我身上获得点东西,得不到就删掉。


她可能还觉得自己特别酷吧,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自作聪明的背后,是她连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都没搞明白。


1. 除了亲人爱人,别人谁也没义务帮你。


如果帮,我们更愿意把爱心留给那些已经拼尽全力的人,而不是伸手党。伸手和求助,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曾经有个挺优秀的女孩在公号创立初期,态度特别诚恳地找我约互推。虽然我们之前并不认识,粉丝数也差了一点,但我还是欣然答应了,因为我挺喜欢这个姑娘,也愿意看着她做大做强。


结果人家也没有用到我,自己几个月就做得比我大了,现在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网红博主。我没帮到她,反倒是她后来很热情地帮我推过书。


而文中这个女生,我根本不可能去帮她。


连最基本的问题都不愿花时间自己搞明白,恰恰就是你职位低薪水差什么都做不成的原因。


没人是你妈,没人欠你的


2.一个人社会属性上的“有用”,和能“为己所用”是完完全全的两回事。


马云有的是钱,你去借两千万试试?


一切感情都是人心换人心的。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没有。


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前提就是真诚,有什么好事随时想着对方,而不是如何从对方手里花式占到各种便宜。


即便你是个功利心很强的人,从功利的角度,至少也应该知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基本道理。


付出的前提通常有两种,一种走心,不计利益,不计回报。一种走金,利益交换人情往来,有来有还。


想让别人为你做事前,先问问,你为别人做过什么?别人凭什么要帮你,就凭你脸皮比谁都厚吗?


没人是你妈,没人欠你的


这些人其实挺可悲的。


十次里,他们至少也能遇到一两个老实厚道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于是就更加视作了理所应当。


他们洋洋得意,花最少的精力,把资源利用最大化,张张口伸伸手就来了。却不知自己早已被周围人默默标签成了“贱人”敬而远之,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有时候,我很想对那些夜里三四点发来信息问“我的人生为什么这么艰难”的人说,连最基本的礼貌和共情的能力都没有,你的人生不艰难才没天理了。


能不能从小公举的美梦里走出来,清醒一点,这个世界不会围着你转。


没人是你妈,没人欠你的


心里多装着别人,有事多靠靠自己。


别人不帮你,不是因为ta冷漠,而是你不值得。

没人是你妈,没人欠你的

没人是你妈,没人欠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公举   伯乐   主根   目的   举手之劳   人心   两回事   功利   公众   艰难   读者   女生   时间   人生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