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安家》热播,最先火的不是大咖主演罗晋,孙俪,而是神隐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随随便便一套,就能卖出上亿的老洋房。

太太太太太吓人了!多少人一辈子都挣不来的钱啊!真是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低调静美的上海老洋房,再也藏不住了。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绿树掩荫,红顶灰墙,兼具欧式与中式的折中主义风格,娓娓道来上世纪老上海的繁华与豪奢。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新上海也没有放缓前进的步伐,一直保持着老上海的快节奏快生活,稳稳的走在世界的前端,引领国内的经济与时尚。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快与贵,早已成为上海人行走江湖的代名词啦。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上海人的细,不是抠

上海,一座灯火辉煌,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永远在动的“魔都”。细致到每一粒米的使用,都要“精打细算”,莫要浪费了。

上海人真抠!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有一个经典笑话,说北方人买肉,是一大块一大块地可以当板砖拍人,豪爽;上海人则是买比巴掌还小的定量肉,抠门的很!

其实,上海人想不抠门,只能哀呼,“臣妾做不到。”

在寸土寸金的大上海,样样费钱,样样占地方,必须“细算”。

1.5亿独栋花园老洋房不是每个人都能住的起,上流的豪奢与大部分的上海人无关。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大部分人住在窄挤的弄堂里,几家几户共用一栋楼。就是《蜗居》里的人挤人,人挤楼梯。

《安家》里朱闪闪被称为壁橱公主,不是骗人的,每家每户都很小。

吃饭的餐桌更是小,胳膊伸长一点,就能把隔壁家的菜夹到碗里享用了。二楼以上,保险都不用买,打开窗户就能跨进对楼家。

像这种集体楼房,要做到不占便宜和不被占便宜很难,但上海人有的是办法,一吵,二解决。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公共水电最难算!那就均摊,多住一个人就会重新计算均摊份额。你会见到一间窄小的厨房顶上吊着十几只电灯泡,比花草都繁盛。

调料最容易被借了不还,那就各家都备齐,杜绝天天互借这种抠门小把戏。

简单的抠门被上升到日常相处和谐的大事情。

虽说远亲不如近邻,但不近情义的细致,却把邻里矛盾最小化。再大的事都能吵清楚,妙!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时间久了,便由此衍生出独属于上海的石库门文化,也就是弄堂文化。它是属于平民在特定环境下相处衍生的智慧。

上海人的心细不光用在生活中,还是为上海快速发展添砖加瓦的坚固基石。

他们把“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贯彻得透透的。

还记得“猪能吃的是湿垃圾,猪不能吃的是干垃圾”,前段时间上过新浪热搜无数次的魔改垃圾分类。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喜欢喝奶茶吧,平常都放几粒椰果,几个芋圆?

……抬头不知道,低头还是不知道。

等到上海开始垃圾分类,奶杯扔的时候必须是奶杯。

于是点餐的时候,嘴里溜溜的,“爷叔,5个芋圆,不要椰果,椰果喝不进嘴里哒。”

谨遵不疯魔不成活的垃圾分类细则,不敢有一丝逾越。上海的文明城市建设又火速前进一步。

上海人的细,真飒!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上海人的精,不是自私

上海人的精,又早又快。

武汉市还在报道疫情辟谣疫情中循环时,上海人就开始大肆购买口罩,为身体健康筹谋。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等到全国网友反应过来,跑去一向货源储备充足的淘宝,居然没货了。问其原因,54%的口罩都被上海人买走了。

平时硬杠杠的阿拉上海宁怎么“怂”了。其实他们更怂。

平日里,繁华的上海滩在大白天变成寂静的风景明信片,是没几率的。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里是上海的某社区免费发放口罩的现场,每人自觉隔2米排队领取。

阿拉上海宁解释,安全第一。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听钟南山的话,“不聚集,少出门”,就是最好的防疫。

比起别处动不动被抓的麻将馆和私人聚会,上海人对疫情严重性认识深刻,对自我保护也做的很精准到位。

上海人在挣钱这方面,脑袋也是精光光的!

上海从被割让为上海,从民国到现代,从来没有在经济上掉过链子。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与从未退下过神坛的纽约并肩的大都会中,一直有它。并在2019年世界一线城市中排名第六。

高度现代化的社会,让上海每一个拼搏的人都是一颗永动的螺丝钉,过着华尔街的时间。

唯有跑在时间前面,才不会被甩在他人的身后,并得到翻倍的价值。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就像引领上海前进的舵手,上海市政的作风,又快,又精细务实。

武汉没封城前,上海已经开始布局全城的公共卫生防疫。在武汉封城后,上海是第一个派出医疗队支援武汉的,并先后派出四批,家底都掏空了。

大难当前,还需共克时艰。有问题就解决问题,绝不糊弄逃避事。

如此掏心掏肺的上海耐不住武汉某会的小心思慢调子,直接走省级应急通道,启用直升飞机直飞定点医院,为医务人员送上急需的医疗物资。

给予一线医务人员和死神赛跑的最大保障和武器,为病人赢回一线生机。

以前总会有人说上海人太精,如今疫情当前,才衬托出上海人的精,更是一种现代化的务实之措,快捷实用。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上海人的嗲,不是作

上海与江苏,浙江接壤,东面临海,实打实的生活在吴侬软语里。要想上海人不说一口嗲音,除非把他们搬到内蒙大草原,也许能被矫枉过正。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很多人觉得说话嗲嗲的上海人,有点作。

其实不是作,是骄傲。

有句话这样讲,“如果你去广东,除了广东人以外,都是外地人;如果你去上海,除了上海人以外,都是乡下人。”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上海人经济发展早,和西洋交流的多,生活且富足,对于西洋的小资作派学的透透的,在崇洋媚外这方面他们是一把好手。

那为什么和上海同一时期接触西洋的广东人,至今没有那些傲娇的小资作派呢?

其实,上海人很惨的!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上海人往上数三代,没有一个是上海人。

大家来上海都是混生活的,怎么好弄怎么来,唯快不破。拿来主义的用处就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比如,为了做生意,追随欧美打扮好与洋人打交道。为了好看方便,规矩繁琐的清宫服到了上海人手里被改为引领风骚的旗袍。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时至今日,发展起步快的上海早已跨过暴发户爱炫的阶段,但上海人还是骄傲。

因为全国三代以上人都羡慕崇拜过上海人的发明。

比如吃起来甜甜的大白兔奶糖,穿起来凉爽的的确良衣服,抹起来香滑香滑的百雀羚,好看的上海老电影……各种奢饰品潮牌……

……对了,上海男人还怕老婆!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胡歌在回答金星的采访时说,“不是,上海男人把财权交给老婆,其实是对老婆的尊重。”

“《2018盒区生活报告》显示,上海男人的顾家指数无人可比,21.2%的男性都有每天买菜做饭的煮夫情结,而在日本,只有3.8%的男人有此境界。”

通勤买菜两不误的上海男人,既接受教育的程度较高,又受西洋文化影响极大。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他们思想较其他城市更为开放,农耕父权文明里的大男子主义在他们的身上存在感很弱,对女性能力的认可度更高,更加尊重女性。

经常能看到上海男人扎在厨房里,也经常被日本女性羡慕着。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忙习惯了的上海人,按照吩咐,不出门,不聚会多日,终于窝不住了,关注起医护人员的安全和饮食。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发起捐防护服不够,还发起了投喂医护人员。定外卖,送零食,送水果。为医护人员实现车厘子自由,肯德基自由,奶茶自由。

这座城市,精细的时候特别精细,生怕吃一点亏,浪费一点点资源。

可热情的时候,也像他们讲的吴侬软语,嗲嗲的贴心就把人心收买了。

《安家》一套老洋房卖1.5亿,我们都误会上海人啦!


待疫情结束,来上海逛一逛啊!跟上海人过过招,吵吵架,体验体验上海的弄堂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上海人   海宁   阿拉   豪奢   西洋   抠门   弄堂   医务人员   武汉   口罩   疫情   上海   误会   垃圾   男人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