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家小孩的玩具被抢时,你会怎么办?

导读


我们如何让孩子们在长大之后不随便拿他人东西呢?


就像文中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描述一样,孩子们不知道不应该随便拿他人的东西这件事情。这是一个果,导致这个果的因是我们强迫孩子们去分享。


如果一个孩子对自己的物品拥有所有权的话,那么他在心理上为自己和他人都建立了一个界限,这是我的,那不是我的,我的我可以拥有,他人的不是我的,所以我不能拥有。这个界限一旦建立,才会有:“用人物,须明求;尚不问,即为偷”的自律行为。

——王瑞君老师



▎当你家小孩的玩具被抢时,你会怎么办?


五一期间,我带着小侄女去找闺蜜聊天。闺蜜的女儿才一周岁七个月,见到我们很礼貌地喊“姨姨好,姐姐好!”小小年纪如此乖巧懂事,实在惹人喜爱。

我跟闺蜜闲聊,她们在旁边玩玩具,十分欢乐融洽,直到隔壁嫂子带着她儿子过来玩,才把这和谐的场面打破。

他们进来后,小男孩直接跑去推那学步车,闺蜜的小女孩看见了,立马走过去拉着学步车往自己这边拖,嘴巴还一直在嘀咕:“这是我的,这是我的。”


闺蜜跟我说:“这孩子,不喜欢把自己的玩具给他,但其他的小孩她却乐意。”跟我说完还对着女儿说:“给他玩玩吧,我们玩其他的玩具。”但小女孩就是不愿意。这时候,嫂子也对小女孩说:“给他玩一下吧,玩一下都不行,这么吝啬。”

折腾了一小段时间,小男孩终于放手了。但他一放手,立马又跑去拿其他的玩具。小女孩自然又不同意,追着要把玩具拿回来,可小男孩也不示弱,就是不给。


这时候,两位家长又发言了:“给他玩玩吧,你玩其他的,要学会分享,你这个吝啬鬼……”可不管大人怎么说,小女孩就是不愿意,用恳求的眼神看着小男孩,说:“这个还给我,是我的,还给我……”

但小男孩依然完全不管,压根就没有要还给她的意思。似乎,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似乎,这一切都是他的;似乎,对于这些玩具他可以为所欲为。

是的。怎么不是呢?家长也没有不让他玩啊,反倒大家都在责怪这个不懂得分享的小女孩。


当你家小孩的玩具被抢时,你会怎么办?


小女孩眼看多次恳求呐喊都毫无用处,急得大哭起来……

嫂子见她哭了,拉回自己的儿子,说:“我们回去吧,这个吝啬鬼,玩一下她的玩具都不行,回家吧。”边说边拉着儿子走了出去。

这一切,看得我很心疼。心疼闺蜜的女儿,心疼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心疼这个人情社会。

为什么大家都去指责小女孩而不是批评小男孩的呢?


为什么自己的玩具就必须要与他人分享,不分享就是吝啬鬼呢?


为什么家长看到孩子抢别人的东西的时候不但不去阻止反倒责怪别人呢?


为什么小孩需要父母支持的时候,你却背叛了他站在别人的阵营呢?

因为大家都很重视这个人情社会,宁可委屈自己,宁可牺牲孩子的利益也要去成全别人口中的美誉,保住与他人的情分。


因为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出现了错误的认知。


因为家长还不明白,你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很有可能影响孩子日后的行为举止。


▎怎么解决?


我想,教导孩子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教导孩子学会在拿取前询问,并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的不愿意,将发生“抢玩具”的可能杜绝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从杜绝错误行为着手,一步步纠正家长的错误观念,也一步步引导孩子向上向善。

当你家小孩的玩具被抢时,你会怎么办?


我想起刚刚担任班主任那会儿遇到的事情。

当时还是初一,开学两周后,我经常接到学生的投诉:老师,某某某同学拿了我的书本;老师,某某某同学拿了我的笔;老师,某某某同学拿走了我的作业本;老师,我的橡皮擦不见了;老师,是谁谁谁拿了……那时虽然听多了这样的事情,但也没有太在意。


直到有一次,我发现学生连我的东西都被随意拿走的时候,我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那天校运会,比赛结束后回到课室,我顺手把手机放在桌面便跟几个学生聊了起来,几分钟后,我回过头来想拿手机。一看,我的手机居然不见了。


我问是谁拿了我的手机,只见几个学生笑哈哈地围过来把手机给我,还跟我说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

当时,我生气、愕然、不解……

但也在那一刻,我才瞬间明白:原来,他们不知道不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原来,他们不知道拿别人东西之前是要询问的;原来,这么简单的问题,他们还不懂。

当你家小孩的玩具被抢时,你会怎么办?

这怪谁呢?

这些生活常识父母不是应该从小就要教导的吗?怎么到了初中了,依然有那么多的学生毫不知觉的呢?

因为很多父母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更没有想过对孩子的行为规范要有足够的重视和引导,很多时候只是放任他们而已。

《弟子规》中有言:“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如果家长从小也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又怎么会出现乱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呢?可惜,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因为还小才不懂事,不需要阻止,很正常,没什么。

但真的如此吗?

当然不是。

如果你从小没有告诉他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那就算他长到十几岁甚至成年以后依然不懂得注意,日后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还会不问自取。


如果你从小不阻止他肆意地抢占别人东西的行为,还责怪别人不懂得分享,那么,在他小小的年龄里便会形成我可以随便占有别人的东西的错误意识,别人若不给,那就是别人的错,自己没错。


更甚的,这还会让孩子形成蛮不讲理、霸道、唯我独尊的自私行为。

如果这样,那以后孩子的人生道路上不仅不得顺畅,还有可能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认为,不管是在教育学生还是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我们都容不得半点的大意,忽视不得任何细节。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都要对孩子有适当的引导,让他有清楚的认识,让他明白不能为所欲为,让他知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你对一件小事的态度,极大可能就会影响孩子一生。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今日教育传媒」,搜索「education-today」即可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玩具   吝啬鬼   嫂子   教育孩子   小女孩   心疼   小孩   随便   家长   事情   错误   东西   老师   孩子   学生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