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货郎怒揍鬼子


炒货郎怒揍鬼子

赵通海,江苏省淮阴县城一个普通老百姓。他靠卖糖果炒货为生,忠厚正直,家中却一贫如洗。

日寇占据淮阴城期间,百业萧条,民不聊生。他,一个约莫30岁的壮实汉子,靠自己炒一些瓜子、花生,做一些芝麻糖、花生糖等,在淮阴城北门外大桥口赵园茶馆门前,摆了一个小摊子维持生活。


炒货郎怒揍鬼子

1940年夏的一天午后,淮阴城北城门口一个站岗的矮个子日本鬼子,换岗后,走过北门大桥,来到赵通海的摊子前,伸手揭开了盛糖果木盒的玻璃盖子,尝尝这样又尝尝那样。一尝尝到花生糖,又香又酥,吃得津津有味,吃了一块又一块,此时站在远处围观的人都在想,赵通海今天遇鬼了;赵通海今天倒霉了,亏本了。


炒货郎怒揍鬼子

哪知,小鬼子光吃不算,最后将花生糖同盛糖的木盒子,都要一起端走。

赵通海急了,这木盒是做生意的器具,随即用半生的日本话说:“太君,你的米西、米西的,这个,我的,你的金票的有?”

“米西的嘎、八格牙鲁”,鬼子骂人了,只好让其拿走。


炒货郎怒揍鬼子

大家劝说:“跟鬼子没理讲,算了吧,明天再重做。”

第二天,赵通海又做了一盒花生糖,摊子仍摆在老地方。北门大桥赵伯诊所门前拉黄包车的眼尖,看到鬼子又换岗了,一个小鬼子又过来了,赶紧向着赵通海喊道:“赵通海,鬼子来了!赵通海,鬼子来了!”


炒货郎怒揍鬼子

喊着,喊着,小鬼子已径直来到赵通海的摊前,伸手又将花生糖连盒子拿走,并说:“你的,太君的,米西米西的嘎。”赵通海一看,还是昨天的那个小鬼子,就上前去夺,不让鬼子将木盒子再拿走。

“八格牙噜,三面心交的嘎!”小鬼子说着,就要打赵通海,赵通海无奈,只得由他。小鬼子边走,边吃着花生糖进城去了。


炒货郎怒揍鬼子

第三天,赵通海又做了一木盒花生糖,依然将摊子摆在老地方。与往日不同的是,每次将扁担穿在摊子底下,今天将扁担支在墙上。谁也不知道今天会发生什么事情,也没有在意。今天鬼子还会再来吗?赵通海心里在盘算,你不让我活,我也不让你吃白食。

此时沈家铁匠铺仍“丁丁当当”地打铁,赵园茶馆的茶水炉仍然在“呼噜呼噜”地烧开水,赵伯诊所门前和往常一样,停放着六七辆黄包车,车夫们有的在闲侃,有的在打盹,有的拿破草帽在扇凉,但都不时地注视北门城门口。


炒货郎怒揍鬼子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鬼子!”说话间,还是那个小鬼子又从桥那边过来。

有人说:“小鬼子吃顺嘴了,又来吃白食了。”所有的人都瞪着眼睛看着小鬼子和前两次一样,来到赵通海的摊子上专拣花生糖,拿起就吃,最后连盒子拿走。

说时迟,那时快。赵通海二话没说,突然操起扁担,朝小鬼子劈头盖脸地打了下去,鬼子未防这一着,“哇里哇啦”地在地上直滚。

“我操你奶奶的,我叫你吃白食,老子打你个狗娘养的。”赵通海一边骂一边用扁担不停地砸下去,小鬼子被打得屁滚尿流。

城门口的鬼子发觉了,“叽里咕噜”地冲过来。

有人喊:“赵通海快跑,城门口的鬼子来了!”


炒货郎怒揍鬼子

赵通海赶紧摔掉扁担,撒腿朝大桥口巷后街跑掉了。只见北门口冲出十几个鬼子,拿着枪向桥这边哇里哇啦地跑过来,在场的人一看事情不对,便一哄而散,摊子没人要了,黄包车也没人要了,大家都跑得无影无踪。

后来听说,赵通海躲到煤球厂后的蒲地里去了,一直等到晚上,才溜回家吃饭睡觉,舒舒服服地出了一口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通海   鬼子   淮阴   花生糖   白食   茶馆   货郎   黄包车   太君   扁担   摊子   北门   大桥   城北   诊所   门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