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复新疆


左宗棠收复新疆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自从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轮台设都护府以后,历代中国政府都在那里设有政治机构,进行着有效的统治。

1865年,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趁新疆各部封建主内战而清政府又无暇顾及之时,乘机侵入新疆,攻占了南疆大部地区。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67年,阿古柏在喀什噶尔(今喀什)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

1870年,阿古柏进占乌鲁木齐。

1871年5月,沙皇俄国以阿古柏侵占乌鲁木齐影响中俄边界安宁为借口,悍然派兵,分两路向伊犁地区进犯,7月上旬占领了伊犁九城,并撕去其虚伪的面纱,公然宣布:伊犁永归沙俄管辖。沙俄和阿古柏政权恣意蹂躏新疆各族人民,美丽富饶的新疆变成了恐怖的人间地狱。各族人民翘首东望,日日夜夜盼望着祖国的旌旗。


左宗棠收复新疆

新疆危机也使清廷震惊,但清政府当时国库空虚,士兵疲惫,不愿与沙俄和阿古柏以兵戎相见,就派人与沙俄谈判。

然而,这无异于与虎谋皮,野心勃勃的沙俄哪会就此轻易放手呢?清政府又想以祖传秘方一一“招抚”使阿古柏归顺,但这同样是异想天开,根本无法奏效。


左宗棠收复新疆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清廷决定以左宗棠为统帅,率军西征,以武力收复新疆。

然而,就在这时,又发生了日本侵占台湾的事件,东南沿海海防告急。围绕着海防与塞防孰轻孰重的问题,清廷上下发生了一场争论。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代表的“海防派”,认为新疆远离首都,即使不收复,也无伤元气,况且收复后也难以保住;而东南沿海不防,则会酿成心腹大患,因此主张暂不收复新疆,把不多的粮饷用于海防。以陕甘总督左宗棠为代表的“塞防派”,则坚决反对李鸿章的主张。他们认为,只有保住新疆,才能保住蒙古,保住了蒙古,才能保住京师;况新疆乃祖国神圣领土,岂能轻易放弃?因此,极力主张收复新疆。清政府最终采纳了左宗棠的意见,并令其率部收复新疆。

此时的左宗棠已年逾花甲,且身体多病。他本来打算告老回乡养病,但看到新疆被占,心忧如焚,还是决定不顾年老体衰,率部出征。


左宗棠收复新疆

新疆是我国西北地区最远的一个省份,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从内地出兵远征,后勤运送粮饷军械的供应线长达数千里,所运粮饷几乎要全部消耗在路上。所以,当时署理两江总督刘坤一说:左宗棠是“任天下之至重,处天下之至艰。”但是,左宗棠不避艰险,千方百计地克服了上述种种困难,毅然率部西征。

1876年4月,左宗棠亲率部队由兰州向新疆出发,跨出了西征的第一步。左宗棠与诸将准确、全面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长处和短处,综合各种因素,根据西北的自然条件和双方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指导收复新疆的战略方针一一“缓进急攻”。就是在每个关键性战役开始之前,先用足够的时间集中兵力,筹集和储备足够的军火、粮饷,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作好充分的准备。这样虽费时较多,但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待各方面布置妥当,万事俱备时,集中优势兵力,以泰山压顶之势发动进攻,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结束战斗,而不打持久战,以“缓进”保证“急攻”的成功。为了避免同时与沙俄和阿古柏南北两线作战而分散兵力,左宗棠又规划了用兵次序。他决定先消灭阿古柏,收复北疆和南疆地区,再从沙俄手中收回伊犁地区,以实现各个击破。

1876年7月,左宗棠命西宁兵备道刘锦棠为前军统帅,进军北疆。西征军首先攻下了乌鲁木齐外围的重要据点古牧地,然后一鼓作气收复了乌鲁木齐,歼敌近7000人。11月6日又攻克了玛纳斯城。守敌南窜,北疆克复。这一胜利,结束了10多年来中国军队在新疆作战一直失败的记录。阿古柏心惊胆颤,而新疆人民却欢欣鼓舞。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7年4月,左宗棠又组织优势兵力向南疆进攻。西征将士,意气风发,不顾长途跋涉的劳累,一举攻克了达坂、吐鲁番,然后合击托克逊。三城尽克,南疆门户大开。阿古柏的主力大部被歼,余部也成了强弩之末。阿古柏在绝望中服毒自杀,他的儿子们逃到新疆最南端的喀什噶尔一带,准备作最后挣扎。阿古柏政权是受英帝国主义支持的傀儡政权。英帝国主义见他们所支持的这个傀儡政权岌岌可危,便出面玩弄“调停”把戏,建议以阿古柏的儿子交出南疆东四城作为交换条件,中国政府允许其保留南疆西四城。他们的目的,是企图为阿古柏的儿子争得一个喘息的机会,以后再战。这一建议,遭到左宗棠的坚决反对。他在给清廷的复奏中,揭露了英国的阴谋;历陈乘胜收复南疆的重要意义和有利条件,表示了全力进军、收复领土的决心。清廷再一次采纳了他的意见。

南疆八城地域广阔,左宗棠根据这一特点,命刘锦棠在前负责军事进攻,命张曜在后负责巩固后方。他还特别强调民族关系和军队纪律,严厉申明:不准奸淫抢掠,不许滥杀无辜,要成为真正的道义之师。西征军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支持。到1878年初,新疆八城全部收复,被阿古柏侵占达10多年之久的新疆领土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左宗棠收复新疆

平定阿古柏之后,左宗棠又把收复伊犁地区作为作战的目标。这时,清廷挟新疆大胜的余威,命崇厚赴俄谈判,但结果却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朝廷又派曾纪泽重新赴俄谈判,同时命左宗棠做好开战准备。这时的左宗棠已年近古稀,多病缠身,但他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他命士兵抬着他的棺材同行,以示为国捐躯的决心。曾纪泽唇枪舌剑。据理力争,废除了崇厚所订的条约,收复了伊犁,结束了沙俄对伊犁长达10年之久的占领。

至此,新疆全部收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新疆   沙俄   噶尔   南疆   喀什   伊犁   乌鲁木齐   古柏   清廷   北疆   海防   作战   兵力   领土   政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